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話胡瑋煒:共享經濟才剛開始,摩拜的訂單在漲

2014年,32歲的胡瑋煒回到杭州,希望能租一輛公共單車,但辦卡小崗亭關門,這次騎行沒有成功。

2015年1月,胡瑋煒從汽車朋友圈裡拉出一支團隊,成立了摩拜。

從軸傳動到智能鎖,從免費騎行到智能停放,摩拜的注冊用戶早已破億。胡瑋煒經歷了使命願景和商業實踐的三年磨合,也越發成熟。

近日,在摩拜單車的發跡之地上海,胡瑋煒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你為什麽開始,這決定你為什麽離開,“摩拜的願景是讓自行車回歸城市,真正通過騎行的方法改變城市,讓城市的生活更好。如果是這樣一個出發點,我們不會被太短期的東西所左右。”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

這三年,胡瑋煒自認個人沒有太大變化,但認知在迭代。

比如對商業來說,胡瑋煒認為,如果不能以盈利為目標的話,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所以從很早的時候,可能需要去想清楚這些問題。有一些階段需要不斷去迭代這個認知,“要盡快更加理性地、科學地提高效率,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加可持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這三年,共享單車行業則經歷巨變,全民騎行,資本盛宴,秋去冬來。

但胡瑋煒並不悲觀。

“共享經濟在我看來就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的出行市場也還有很多很多變化的可能性。”胡瑋煒說,經歷一個爆炸式的增長,摩拜現在在做精細化的運營,把全生命周期這件事情要做得更加完善,讓大家看到共享單車這個行業更加積極的這一面。

“在過去的7個月,我們幾乎沒有投入新的單車,但我們的訂單量其實是不斷上漲的。”胡瑋煒說,“我相信練好這些基本功,我們就會有更大的未來。”

2016年夏天,上海街頭,摩拜單車讓人們在出行時,想用就用、想停就停。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圖

以下是澎湃新聞記者與胡瑋煒對話精選

時代機遇:上下一致地相信一個目標

澎湃新聞:作為共享行業的代表性公司,你認為摩拜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是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機遇背景下取得成功的?

胡瑋煒:現在大環境和大時代都非常鼓勵創新和創業,在過去的40年,年輕的一代成長起來了。

摩拜能夠一步一步非常踏實地走到今天,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摩拜的願景跟整個國家發展的方向、城市發展的方向是非常一致的。我們有一幫非常好的年輕人,他們可能不是那麽的有經驗,但大家都非常相信這麽一個方向,並且共同為這個方向去努力。所以我覺得上下一致地相信一個目標,並且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們去做這樣一件事情,才能夠有今天共享單車這樣一個行業。

澎湃新聞:行業競爭這麽激烈,摩拜能夠一路披荊斬棘走到現在,源於公司哪些內在的決定性因素?

胡瑋煒: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非常相信我們這個初衷是為人們所需要的,我們的願景跟整個大的環境和城市決策者、管理者的願景是一致的。

摩拜能夠走到今天,其實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很好的團隊,有這樣一幫年輕人,他們也懷揣著很多的夢想,我們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努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科技創新,是真正去為人們更好的生活提供服務。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之前都在說希望能夠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但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除了這些物質生活以外,人們也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精神生活,這個裡麵包括我們怎樣更好地節約能源、能夠更綠色地出行。

基於這些,年輕的一代其實是有很多共識的,這個共識其實跟我們整體的發展方向一致,在時間的維度上做正確的事情,做大的方向上跟整個大環境願景一致的事情,保持年輕人的活力,讓年輕人做一件他們自己發自內心熱愛和相信的事情,才有摩拜的今天。

共享單車新階段:更加精細化,更加理性

澎湃新聞:摩拜在共享單車行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胡瑋煒:這個需求不是摩拜創造出來的,而是我們去找到了人們的需求,首先就是我們非常在乎我們的用戶、在乎用戶的需求到底是什麽。

第一年的時候,我們真的是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在非常認真地研究硬體產品,研究我們的軟體系統、軟體產品、研究如何運營,其實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做非常基礎的基本功。

這些全部都是基於我們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如何做一家好的公司來做的。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我們用一定規模的車輛證明了人們確實有這樣一個需求,順著這個需求,順著用科技的力量、用大數據的方法,更進一步迭代我們產品,更進一步、更好地服務用戶。

從摩拜視角其實一直是跟著用戶,人們真正需要什麽,然後做最好的產品、做最扎實的基本功這樣一個視角來做的。

共享單車經過了一個狂飆的發展階段,似乎大家開始各種搶佔市場份額,然後開始全方位地競爭,到了今天,其實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在我看來已經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進入了更加精細化,更加理性、科學,用技術的手段,用我們的聰明智慧讓這件事情更加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我們最後發現,我們還是要做時間的朋友,做時間的朋友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澎湃新聞:怎麽理解“做時間的朋友”?

胡瑋煒:比如說關於兩輪這個需求、關於自行車的需求,20年以後可能手機都不怎麽用了,但人們還是會騎自行車的。這個需求還是會一直存在,這個需求已經存在了100多年了,從它誕生那天起。

另外,比如說再過20年以後或者30年以後,自動駕駛已經開始盛行了,但是兩輪車還依然是需要的,因為城市裡一直會有一些短途的出行,比如說兩三公里,一公里左右的,這些其實還是需要自行車來解決的。

另外我的一個很重要的視角是,其實共享單車行業、共享行業也好,在我看來真的是剛剛開始,就剛剛從一些用戶層面去論證了它的可行性,然後從技術層面、從發展層面,它真的是一個剛剛開始的一個階段。

所以現在摩拜單車也好,我們自己公司內部也好,我一直在強調的是我們要做好基本功,慢就是快,而不是像之前那個狂飆的時代,各種爭搶資源。現在反而是我們跟這個大的時代、跟城市的管理者去更好地統一我們的目標,統一我們的願景,並且讓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和我們這幫年輕人想要做的事情,在相信的層面能夠達成一致,然後把這些工作做得更加細致。

從這個視角來說,我覺得摩拜單車還正在做正確的事情,而且這是一件可持續發展的事情。這個過程當中,從最開始人們會說這是一個很酷的新產品,新事物到最後人們發現它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問題,會有不少負面的評價。到了今天,我們的初衷從來都沒有變過,我們一直說是用科技的力量做一款真正能夠為人們服務的產品,能夠回到本質解決問題的一個產品,讓人們能夠更加簡單、方便地去用到這些兩輪產品的一家公司。

所以從這個視角來看,我覺得我們未來在做很多商業的時候,都應該用一個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就是更長一個時間的維度來看很多事情。

2016年夏天,上海街頭,掃一掃車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使用摩拜單車,車費1元/半小時。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圖

商業競爭:我們不會被太短期的東西所左右

澎湃新聞:你現在覺得當初的初衷實現了嗎?

胡瑋煒:其實我自己認為,從我的視角來看,這個初衷其實從來都沒有變過,它的表現形式可能是說,我們大概用了三年時間讓自行車重新回到城市,無論如何我們看到了讓人非常欣喜的變化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騎自行車,因為我們現在其實從訂單數來看、從每天服務的人數來說都是很大的一個基數。

此外,可以看到在與城市管理者的互動過程中,整個城市的結構和設計上也越來越重視自行車停放空間和自行車行駛空間的設計,其實相當於是把公共的路權有一部分還給了騎自行車的人,這個其實是讓我覺得非常欣喜的一點。

當然,前提是大家都在相信一個同樣的願景和一個同樣的目標,這個願景和目標是,在出行層面,交通工具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多種多樣,只有提高像自行車這樣佔地面積小、效率高的個人出行交通工具,才能夠提高路面的效率。從這個視角來說,大家的願景其實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我覺得,我的願景其實是從來沒有變化的,真正回到本質去解決這個問題,用科技的力量、用我們年輕人的智慧讓人們實現回到生活的本質,用更好的產品實現更方便的生活和更美好的城市。

澎湃新聞:面對殘酷的商業競爭,這個過程中,你的想法有沒有什麽變化?

胡瑋煒:我覺得沒有什麽變化,我個人也沒有太大變化,但是你的認知是要不斷變化的。包括剛才我講的很多東西的認知,可能是我在做摩拜第一天是不知道的,比如說它的整個生命周期到底是什麽樣的。我們在競爭過程當中,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這樣的很多認知的迭代,包括對商業認知、對我們產品本身的認知,我覺得都是不斷去自我迭代的過程。

但這個願景其實是從來沒有變過的,我依然覺得,共享出行、共享單車、共享兩輪車這件事情真的僅僅是一個開始,它還在一個商業周期非常非常初始的一個階段。包括我認為,未來的很多關於出行的市場也屬於剛剛開始的一個階段,還有很多很多的變化、很多很多的可能性。只要我們年輕人相信,有行動力,其實都是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做的。

我也常常會跟同事們講,我說你為什麽開始,這個其實是會決定你為什麽離開的。像摩拜的願景是說,讓自行車回歸城市,能夠真正通過騎行的方法改變城市,讓城市的生活更好。

如果是這樣一個出發點,其實我們不會被太短期的東西所左右,我們會一直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所以你的初衷和你的過程是相關的,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決定你的結果。

澎湃新聞:你怎麽看待商業競爭的殘酷性?

胡瑋煒:我記得我最初開始創業,是因為我非常想做這件事。我當時還說過一句話,比起那些肯定能成的事情來說,我更願意去做一些很可能會失敗的事。但我現在回過頭來,我覺得這句話可能需要進行一個迭代。比起那些看上去一定會成功的事情來說,我更願意去做那些很大可能會失敗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通過你的計算、通過你的執行,還是能夠提高成功幾率的一件事。

商業對我來說,我看到的是,我們一群年輕人,每天付出的時間、生命,這些都是無價的。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當然你也對所有的投資人,對社會,你是負有責任的。做一家公司,其實大家一直會舉例子說,亞馬遜一直是一家虧損的公司。但其實你再去看它,它雖然是虧損的,但它現金流其實是非常健康的,它只是把很多的現金流放在了重新研發和新的業務上面去了。

所以對於商業來說,我覺得如果你不能以盈利為目標的話,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所以從很早的時候,你可能需要去想清楚這些問題。當然有一些階段可能是你需要不斷去迭代這個認知的,但我自己認為,有用戶,要盡快更加理性地、科學地提高效率,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加可持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摩拜辦公室,員工簽名版摩拜單車。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圖

克服困難:摩拜的第八把鎖

澎湃新聞:最近兩三年,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激烈,經歷了哪些困難或谷底,如何克服的?

胡瑋煒:其實我覺得,做事情或者更加極端地說一個人的命運,甚至很多事情的命運,它都是有一個周期和有高有低的過程的。如果一直都是順利的,就說明你自己也沒有再突破自己,包括公司也是,你只有不斷地去解決問題,去面對這些困難,你才能夠真正成長成一個可以永續的公司。

這個過程當中,比如說,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最初摩拜單車在研發智能鎖的時候,其實是研發了七把鎖,到第八把,我們才正式把它研發成功。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我們誰也不知道未來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但那個時候我們在非常有限的資源、非常有限的人和非常有限的時間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不斷地去迭代、不斷去解決這些問題。

我之前也跟我們同事講過,最早的時候,我們找了一些學校裡做人工智能或機器人的來幫我們設計那把鎖,我們拿著那個樣鎖去深圳,深圳那些工廠就說,你這個一看就是從實驗室裡面出來的。當時我跟那位做研發的同事非常難過,覺得我們為這個事情做了好幾個月,但最後還是沒有結果。

在回來的飛機上,其實飛機非常非常顛簸,但我們就一路站在那裡,討論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改進這個產品,有哪些可能性。我其實是一個很害怕飛機顛簸的人,當時完全忘了這些東西,我們就一路站回來,直到空姐說這個實在太危險了,你們能不能坐下來。

其實有很多時候,當你相信一個東西,你非常忘我地去投入、去做的時候,並且你不害怕失敗,你願意接受這些失敗的時候,你才能夠有機會真正去克服這些困難。

澎湃新聞:你覺得共享經濟接下來是一個什麽樣的發展趨勢?摩拜在當中,可能會扮演一個什麽樣的角色?

胡瑋煒:共享經濟在我看來就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在這個層面其實它有很多底層架構也好、有一些底層的基礎設施也好,其實是需要有一個變化和迭代的過程。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共享這個行業其實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比如說信用機制、依賴於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以及基礎設施與這個行業的匹配。大家都會抱怨停放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很大部分原因是城市結構沒有那麽多地為兩輪車設計,而是更多地為四輪車設計的。

行業會促進城市的變化,城市的變化會重新促進行業的變化,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它可能沒有一直那麽順利,但這樣來來回回相互促進的,在某一個節點它可能會真正地促使這些新的業態,包括像共享出行行業,有一個更健康的發展。

我覺得,摩拜現在還是先做好基本功,把很多工作做得更加精細,做得更加高效。基於這個基礎,基於內核的這種能力,未來我們去做很多事情,就會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性。我們團隊一直都在繼續這種力量,而且我相信這種力量無論放在什麽地方,去做什麽樣一件事情,基於你內在的這種能量和能力,你的可能性是遠遠要大於你現在僅僅是為了擴張而擴張,為了短期的目標而忘記長期的目標。這樣的視角我覺得是完全不一樣的。

經歷一個爆炸式的增長,現在其實我們在做一個精細化的運營,把摩拜全生命周期這件事情要做得更加完善,讓大家看到共享單車這個行業更加積極的這一面。其實我們已經基本上把這套跑得越來越通了。在過去的7個月,我們幾乎沒有投入新的單車,但我們的訂單量其實是不斷上漲的。

而且有更多的用戶來買我們的月卡、年卡,成為我們更長期的用戶。我們也把更多的能力放在了把這些車持續的翻新、維修,這些層面上來。

只有這樣,基於我們用大數據的東西來考核,我們還用產品類的一些數據來定義,我們的產品力到底是在什麽樣的一個層級上?

我不太想跟大家說未來我們摩拜要怎麽樣,而是說現在我們正在做這些事情。我相信練好這些基本功,我們就會有更大的未來。

回顧創業:感謝團隊裡的每一個年輕人

澎湃新聞:回顧你的這段創業經歷,你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什麽?

胡瑋煒:其實最大的收獲在我自己看來就是,你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認知的迭代,用迭代這個詞可能有點奇怪,但我是說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你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更大地得到了一些滿足。

比如說如果我不做摩拜,我可能就沒有切身地體會到比如說一個城市的管理者,他是怎麽看待這個城市的管理和怎麽去運營這個城市的?這些科技的力量是怎麽通過產品的能量影響到人的?你怎樣設計一個公司的架構才能更合理?

其實很多都是這樣,對這個世界的一些認知的迭代,讓我覺得收獲很大。另外更大的收獲其實是我們的團隊,以前可能我講自己的團隊講得不夠多,但我現在真的很想說,非常非常感謝在摩拜團隊裡的每一個年輕人。他們的智慧,他們身上的很多東西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其實是一個相互學習的一個過程,才讓我們能夠跑得最快,在做一件讓大家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