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德國最大銀行陷入危機,全球經濟風險加劇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隻願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李亦儒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2020年就是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成立150周年了,但就在今年本月,德銀149年的時候,它宣布了一次近二十年最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要回歸19世紀創建之初的理念,為德國大公司服務,成為一家企業銀行。這代表著德銀將把業務收縮至以銀行基礎業務為主,即吸儲、放貸。德意志銀行在華爾街的雄心壯志不再,股票交易業務不再——成為另一個高盛的夢碎了。“這將是德意志銀行數年來最根本性的一次轉型。”現任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Sewing 公開表示。

裁員1.8萬人、關閉全球股票交易業務、縮減投行規模等一系列重組措施預計耗資74億歐元,但這是否能拯救德銀?這個未知數讓人們擔心德銀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

國際性金融機構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在破產前,是美國國庫債券的主要交易商,美國的第四大投資銀行。因為次貸危機的影響,內部本就問題累累的雷曼兄弟遭受重創,嚴重虧損,於2008年9月15日申請破產保護,它的負債達6130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金額的破產案。而這個破產案也成為2008金融危機失控的開始,被稱為那次波及全球的危機的“傳染源”。那天之後,美國股市在24天時間裡下跌20%,雷曼兄弟在成為融資流動性極度短缺的受害者之後,它的破產也讓流動性顯得更加無力,全球交易幾近凍結,資本市場恐慌程度攀上頂點。

雷曼兄弟倒閉造成了2.6萬雷曼員工的失業,而如今德意志銀行要請走1.8萬人,算得上是雷曼之後力度頗大的銀行裁員了,也是2011年匯豐大裁員之後,最大規模的大型投行裁員案。瘦身、重組、尋求被收購失敗,雷曼兄弟破產前的緊急動作,德銀也在這兩年連續上演。

由於準確預測次貸危機,而被稱為“末日博士”的 Nouriel Roubini 在去年人們紀念雷曼兄弟倒閉十周年時又預測,2020年金融危機和全球衰退的條件將會成熟,人們可能要準備迎來新一輪金融危機了。他還和同事一起給出了十大理由,十個潛在的經濟下行風險,而今年夏天他又撰文稱,其中九個至今仍在作用中。

德意志銀行由一個私人銀行家和一個政治家於1870年的德國柏林創立,普魯士政府為它頒發了銀行經營許可證。1872年德銀進駐上海、橫濱,一年後又進駐倫敦,同時在美洲、亞洲等地區投資。成立初期,投資美國北太平洋和巴格達鐵路、為當時德國最大鋼鐵公司發售債券、操作拜耳在柏林證交所的上市等項目讓德銀快速發展壯大,之後發行業務逐漸成熟。德意志銀行依靠德國當時的國內環境與鋼鐵行業成長,然後又反哺了德國的電氣工程行業。

1914年就有人宣稱,德意志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之後是大並購、戰後拆分、合並再合並。1959年德銀通過發放小額貸款開始介入零售銀行業務,1989年通過收購倫敦摩根建富投資銀行,德銀開始進入投資銀行領域。2011年10月,德意志銀行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同一年,德銀資產增加至2.88兆美元,超過法國巴黎銀行,成為歐洲第一大銀行。

本月,不少中國的從業者感慨,從此 bulge bracket 再無德銀。bulge bracket 指美國精英投行,德意志銀行自從1989年收購摩根建富開展投行業務後,便一直致力於做大此業務,成為bulge bracket bank,直到此次重組。

對於更像高盛,或成為高盛這個夢,德銀一直很有耐心,在前幾年巴克萊(Barclays)、瑞銀(UBS)、瑞信(Credit Suisse)等歐洲投行紛紛收縮投行業務的形勢下,幾乎從未減注的德銀被寄予厚望:歐洲需要德銀與華爾街上的美國精英投行們競爭,需要德銀這樣一家全球性投資銀行龍頭。

懷疑也從未消歇,尤其是瑞銀退出全方位服務的投行業務後:德意志銀行的投行業務表現可否持續?《金融時報》的評論家們在當時分析:“看起來德意志銀行確實花了大血本,來換取當別人投降時,自己獲利所必需的額外產能。沒錯,但這樣的策略意味著,一旦低迷加劇,就需要快速削減可變成本(即雇員)。”

雖然在本月之前,德銀裁員的消息已不斷傳出,但真的當斧頭落下時,其流程化的動作還是被渲染得冷酷無情。德銀計劃,要在2012年裁去這五分之一員工,將員工總數控制在1.7萬人,其中亞太地區為裁員重點區域。而在德意志銀行投行業務高速擴張的時期,進入德銀的投行部門,代表著比高盛更優厚的酬勞,那時德銀投行部門的員工總數,等於高盛所有部門的員工數之和。

除了低迷加劇,2008金融危機之後監管的日益嚴苛也讓德銀有了厚厚一本被罰史,其中混雜著醜聞與改革失利。

2007年到2012年,德銀被美國當局調查,原因是涉嫌為伊朗和蘇丹企業洗錢,直到2017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德銀罰款4100萬美元;2015年因涉嫌操縱利率,德銀被美國和英國監管機構罰款25億美元;2016年因被美國司法部指控以犧牲投資者為利益為代價操縱股價,被罰3800萬美元。

2017年罰款不斷,因被指通過鏡像交易計劃幫助俄羅斯商人轉移資金,德銀被罰款4.25億美元,4月,被美聯儲罰款1.566億美元,同年德銀分支機構涉嫌參與洗錢,被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罰款1.63億美元,之後又因被指在美國逃稅被罰9500美元。

這年年末,德意志銀行的美國分行進入了美聯儲的問題銀行名單。2018年,美國的反壟斷訴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分別讓德銀支付了2.4億美元、7500萬美元的罰金。

最大一筆是2016年,德銀涉嫌在2008危機爆發前不當銷售抵押貸款證券。和解協議為72億美元,為美國司法部最初提出的140億美元的約一半,其中31億美元為民事罰款,41億美元為向消費者提供的補償金。

2016年9月,德意志銀行的股價跌至2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今年本月自然是創下了新低,每股7.59美元,而金融危機之前德銀股價最高點是150美元。在重組正式宣布之前,德意志銀行與德國商業銀行關於合並的談判失敗,德銀投行業務負責人也辭職而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6年發布的報告曾直接指出,德意志銀行似乎是系統性風險的最大淨貢獻者,而德國銀行系統對外部構成的外部溢出風險高於其對國內構成的風險。德國是歐元區的經濟支柱,在德意志銀行逐漸收縮的過程中,德國也面臨著增長放緩,而這被認為很有可能波及其它國家。

政府方面,由於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政府一向反對其他歐元區國家使用財政資金幫助銀行,所以在有政府援救德銀的消息流出時,德國官方選擇了直接出面澄清並駁斥。在德意志銀行與德國商業銀行談判合並的階段,默克爾還說過:“我們知道銀行越大,所需的資本就越多。只要牽涉到合並,就應當好好考慮系統性風險。”

媒體和分析師們認為德銀與雷曼兄弟的相似處,是對於衍生性商品的依賴。這種金融產品是2008年次貸危機的直接引線,而在德銀陷入危機時,其衍生品總額佔了全球的12%,銀行的負債是資產的約40倍,2018年,德銀的衍生性商品總頭寸為43兆歐元,而2013年摩根大通的計算就顯示,德銀衍生品交易規模頂峰時超過75兆歐元,這個數字是德國GDP的20倍。

德意志銀行和雷曼兄弟一樣對於全球市場的威脅,從2016年起就開始被討論,直到現在,還是有不少媒體和分析師認為無論從衍生品資金規模、風險性、流動性哪一方面來看,二者都不能一概而論。當然,也沒有人能說,這種風險可以避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