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孜孜不倦數十年 栽樹種草防風沙

剛剛進入六月時,氣溫就驟然飆升到30度以上,幸好眼前飄著清香的綠意遮擋了炙熱的陽光。腳下的坐標位於黑龍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放眼望去,無邊的綠草漫過天際,嬌豔的黃花鑲嵌其間,整齊的行道樹在草原上裁出一條條交錯的公路,遠處的濕地裡幾隻飛鳥恣意地覓食嬉戲。要不是看到腳下青草間隙偶然露出的黃沙,誰能想到,這裡地處科爾沁沙地邊緣,是黑龍江省西部嚴重風沙乾旱區、國家防沙治沙重點縣,這裡曾經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湖泊乾涸、一度出現了“沙進人退”的危機。

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改革開放以來,杜蒙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生態建設作為關係人民福祉、關乎發展未來的長遠大計來謀劃和推進,從“三北”防護林建設到堵住“西北風口”,從治理“三化”草原到草原禁牧,從生態補水到落實河長製,從生態立法到生態審計,從設立生態保護區到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實用性的舉措不斷實施,全縣森林覆蓋率、村屯綠化率分別達到13.6%、100%,草原面積146萬畝,水域面積205萬畝,2017年被國家環保部評為國家級生態縣。

包荒地沙坑裡種樹 長成了卻捨不得砍

儘管烈日當空,地面溫度高達40多度,克爾台鄉官爾屯村的王志紅依然和丈夫史金龍趕到村南頭轉一轉。“18年了,幾乎每天都要來,看到這些樹,就想起了當年風沙圍村,無論值多少錢,樹都不能砍”。

克爾台鄉官爾屯村位於杜蒙縣“西北風口”的最北端,由於長期受風沙影響,“沙包地、破皮黃,年年種地不打糧”是當年的寫照。“從小時候起,家裡輕易不敢開窗戶,幾乎天天刮大風,窗台的沙子能堆到半米厚,地裡的苞米籽經常給吹了,有時一年得補種好幾茬”。現在回憶當年的場景,王志紅仍然心有余悸。

為了增加收成、改變生存環境,2000年,24歲的王志紅和丈夫承包了村南頭的近千畝荒山包,頂著狂風在沙坑裡栽樹,與風爭時,與沙爭綠。“那時候風特別大,上午挖完的沙坑,中午回家吃口飯,再回去坑就被沙子填滿了,還得重新挖。樹苗成活率也低,趕上乾旱的年頭,載上一千棵都活不上100棵。雖然政府說誰種樹誰收益,但是村裡人都不看好,另兩塊荒地過了一年也沒人接手,有的承包了兩三年就不幹了,還有的村民乾脆搬走了”。

我就不信,我製伏不了沙子,真是再也不想過‘吃飯嘴裡嚼著沙’那樣的日子了”。靠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拚勁,王志紅和丈夫咬著牙堅持了下來。18年過去了,當初的小樹苗已經長成了10多米高的大樹,沙子被固定遮擋住了,千畝荒山也披上了綠衣。有人粗略估算,如今王志紅所植的樹經濟價值已達到130萬元。

價格再高咱也不能砍樹,我們正在琢磨在樹林裡養點雞鴨”。王志紅說,這些年種樹,儘管大部分樹苗是政府給的,但是加上澆水、加上忙不過來雇工的費用,家裡已經累計花了10多萬元。“雖然日子苦點,但是孩子都上大學了,最缺錢的時候都挺過來了,我們不能為了掙錢就不要綠化了”。

在王志紅一家的帶動下,官爾屯村全村承包荒地2.4萬畝,植樹造林2萬畝。王志紅一家獲評“全國綠色家庭”榮譽稱號,王志紅還被評為“全國十大綠化女狀元”。昔日風沙肆虐的官爾屯沙地,如今綠樹成蔭,碧草青青。

沙丘進屯都搬走了 她留下來守望綠色

隨著轉動的車輪,一簇簇綠影飛快掠過,不覺間來到了一處山坡前,坡上翠意蔥蔥,長滿了各種野草、野花和小灌木叢,一棟房子孤零零立在坡下,院裡堆積的牧草有10米高。這裡是胡吉吐莫鎮程地房子屯,這是一個曾經在杜蒙縣版圖上消失的村屯,同時也是我省歷史上唯一一個生態搬遷的村莊。

48歲的郭麗華皮膚黝黑,正站在牛圈裡喂牛。40年前,郭麗華隨家人來到程地房子扎下根,見證了這裡的水肥草美、鶴翔雲舒,見證了這裡的風沙肆虐、沙進人退,更見證了杜蒙縣的生態救贖、重喚綠色的發展新路。

小時候山上的草能沒過我頭頂,兔子、野雞什麽的都有,村前面湖裡的魚可多了,沒想到後來山上的草沒了,湖水也差不多幹了,天天刮大風,晚上睡覺耳朵裡都能灌進沙子。”郭麗華現在還能回想起當時“踩著黃沙,牛上牆,馬上房”的場景,而更讓郭麗華記憶深刻的是16年前全屯人的大搬遷。

由於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破壞了周邊植被,常年降水量不到蒸發量的1/4,地處“西北風口”的程地房子連續數年乾旱,糧食幾近絕產,草場寸草不生,流動沙丘不斷逼近,村民們箍上了沉重的“窮帽子”,杜蒙縣也淪為了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02年,程地房子32戶、109口人告別故土整體搬遷。

“沙子再多也不怕,政府正在栽樹,哪裡也不如家好,過幾年一定就好了。”剛搬走幾個月,執拗性子的郭麗華又搬回村裡。很快,郭麗華就見到了周邊的變化。“縣裡為了養護草場不讓放牧,只能打草餵養,過了兩三年草原重新綠了,牧草也越來越好打,湖裡的水也變多了,最關鍵的是風沒有那麽大了,沙子也漸漸少了。”杜蒙縣林業部門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杜蒙縣的草原面積恢復到339萬畝,草原覆蓋率恢復到80%以上,乾草平均畝產量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那時候全縣的人都來村裡種樹,我給好幾十人做飯,他們走後我就負責看護樹苗”。郭麗華告訴記者,村子附近累積造林近萬畝,這些年來為了護綠她騎壞了8台摩托車。

在程地房子屯東南20余公里處,蒼翠的林木間聳立著一座近10米高的紀念塔。“這裡就是當年的敖古拉荒坡,是2001年我縣開展堵西北風口工程的第一站。”站在塔前,杜蒙縣林業局副局長衛星告訴記者,“西北風口”位於杜蒙縣西北部,由“八大沙地”和“兩大荒坡”構成,呈西北東南走向,北起克爾台鄉,東南至敖林西伯鄉與讓胡路區和大同區交界處,全長89.8公里,面積達269萬畝,佔全縣幅員面積的29%。“當年大慶市委、市政府、石油、石化等中省直企業參與的治沙造林會戰在這裡全面打響,當年義務植樹5000畝,栽種了楊樹、榆樹、沙棘等20多個樹種,10多年來,累計參加造林人數超過14萬人次,投入資金3.8億元,造林保存面積63萬畝,區域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目前的30.4%,築起了一道長89.8公里、寬5-25公里的網、帶、片相結合的綠色屏障。”

栽樹防沙引來金鳳 伊利乳業等紛紛入駐

糧食畝產提高到300余公斤;森林覆蓋率、村屯綠化率分別達到13.6%、100%;草原面積達到146萬畝;水域面積增至205萬畝;年空氣環境優良天數提至335天……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是杜蒙縣數十年來孜孜不倦播綠護綠的生態成果映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杜蒙縣立足生態環境保護,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謀發展,風沙鹼兼治,林草水並舉,不遺余力地改善保護生態環境,在6176平方公里土地上拉開了綠色發展的大幕,引來了一批又一批金鳳凰。

2003年,杜蒙縣創建了德力戈爾工業園區,伊利乳業集團、美國合隆羽絨集團、香港聯塑集團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33家紛紛入駐,投資總額達30億元。

黑龍江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經理何睿告訴記者,杜爾伯特處於全球奶源黃金帶,氣候和環境能產出優質牧草,能為最好的牛奶提供保障。伊利集團在杜爾伯特先後投資了六期項目,共成立了三家企業,總投資額接近20億元,將打造亞洲最大的嬰幼兒奶粉基地。

目前,德力戈爾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伊利乳業、合隆羽絨、伯特蘇乳業、饞神等企業為代表的畜產品加工體系;以康大水產、巨集益水產等企業為代表的水產品加工體系;以伊品、牧泉元興飼料、豐緣飼料等企業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體系;以聯塑、九天新材料等企業為代表的化工建材加工體系;以海達紙業為代表的葦草加工體系;以遠景科技、瑞相摩擦製動等企業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體系;以龍江、中丹風力發電等企業為代表的新能源開發體系;以吉禾科技、泰康老窖、百湖酒業等企業為代表的食品飲品加工體系;以古道莊園、永明米業等企業為代表的糧食加工體系等九類產業體系。

依托生態建設的碩果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杜蒙縣以“全業全季全域”發展為目標,深挖地熱溫泉、濕地湖泊、民族宗教、紅色紀念等優勢,著力提升旅遊產業基礎,打造綠色環保的旅遊業品牌。截至2016年底,全縣建設景區(點)14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3個,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12萬人次,實現收入3.9億元,拉動服務業增加收入18億元。

四大率先三大法寶 打造生態紅利樣本

多年來,我們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大慶市委關於生態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狠抓生態建設,注重生態發展,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在中共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委書記王大勇看來,杜蒙縣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持續的生態紅利,是幾十年、幾屆班子、幾代人不懈努力的結果,更離不開“護綠四大率先措施”和“招商三大法寶”的實施。

2003年,杜蒙縣在全省率先實施草原禁牧工程,全面推行草原承包、圈舍飼養,草原生態從根上得以修養生息。在此基礎上,於2010年又在全市率先實施“三退三進”工程,轉變“小散低”畜牧養殖方式,積極向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轉型,目前全縣商品奶實現了牧場供應。

從改革開放初期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為起點,杜爾伯特人在造林綠化、美化家園的路線上孜孜不倦走過了整整四十年。”王大勇告訴記者,該縣也是全省率先躋身百萬畝沙地人工林、率先實施生態審計、率先探索生態文明法治化的縣份。

杜蒙縣的生態紅利同時體現在招商引資上,憑借“優質的資源、完善的設施、合理的政策”三件“法寶”。2017年,杜蒙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6.5億元、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實現4.76億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6億元、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0.6億元、增長8.1%;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7.5億元、增長13.5%。

數十年孜孜不倦的栽樹種草防風固沙,杜蒙縣先後獲得全國治沙先進縣、全國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生態環境濕地保護最佳范例獎等榮譽,被評為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突出貢獻部門,2012年在全省率先通過“省級生態縣”驗收,2017年獲評國家級生態縣。

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永遠保持。我們將切實落實慶偉書記來我縣調研時的部署要求,從一滴水、一棵草抓起、管起、建起,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乾,堅決把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大事抓實抓好,使杜爾伯特永遠山清水秀、安居樂業。”王大勇堅定地說。(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