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祝勇:故宮的古物之美——踏雪尋梅

被封為“遺產”的文化,是死的文化。因為只有死者,才談得上“遺產”。只有把文化交還給日常生活,文化才能活回來。博物館裡的文物,才能真正復活。——祝勇

踏雪尋梅

文 | 祝勇

本文選自《故宮的古物之美》

1

或許是農業文明的緣故,中國人的衣食住用裡,一直透著對自然的敏感。漆器是最典型的一種。這些以漆(一種樹的汁液)髹塗的器物,小至筆墨紙硯、盤碗碟盒,大至桌椅箱櫃,幾乎可以覆蓋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可見漆器的巨大包容性,可以含納不同品類的事物,讓它們擺脫日常的平庸,有了貴族般的光輝。

漆器上雕飾的圖案,除了山水人物(像攜琴訪友、南山采菊、垂釣問渡、文會雅集),出現最多的,當是各種花卉植物,讓我們在吃穿住用間,視野可以穿越紛雜的俗世,與山林田野相通。在故宮博物院所藏17707件漆器裡,幾乎找不出幾件漆器,上面沒有花卉植物圖案,即使以龍螭鳥禽、亭台殿閣為主題,也一樣是花團錦簇、草木如詩。所以,在這些來自自然(漆樹)的漆器上,花與植物,幾乎成為通用的語言。

故宮有一件剔紅賞花圖圓盒,作者張敏德,是元代雕漆大師,這件賞花圖圓盒,是目今能夠查到的張敏德的唯一作品。盒上雕刻著一文人雅居,正房的高桌上,豎著一隻空的玉壺春瓶。

[元] 剔紅“張敏德造”賞花圖圓盒,故宮博物院藏

在古時,玉壺春瓶,一般是用作插梅的。北宋曹組《臨江仙》寫:“青瑣窗深紅獸暖,燈前共倒金尊。數枝梅浸玉壺春”,就是描述玉壺春瓶插梅的景象。這件剔紅圓盒上的賞花圖,主題正是那沒有出現的梅花,而圖中花木,比如左下角,在兩位賞花老者面前盛開的花朵(鮮花與老人形成銳利的反差),還有殿閣前後的茂林修竹,其實都只是陪襯,只有那隻寂寞的玉壺春瓶,以及它所代表的梅花,才是整幅畫面的真正重心。

梅花尚未開放,亦沒有人去折枝,但它綻放的季節,遲早會來。

一隻春瓶,以空白的方式,預告了梅花盛開的季節。

2

漆器是將漆樹液體提煉成色漆,髹塗在器物胎骨上雕製而成的,自新石器時代起源,發展至宋元,已至爐火純青之境。宋人雕漆(漆器工藝的一種),要在器物上塗幾十層漆,然後再在上面雕刻人物樓台花草,“雕法之工,雕鏤之巧,儼若圖畫……紅花黃地,二色炫觀,有用五色漆胎,刻法深淺,隨妝露色,如紅花、綠葉、黃心、黑石之類,奪目可觀,傳世甚少”,讓日本學者大村西崖在《東洋美術史》裡驚歎:“誠無上之作品”。

到了明代,中國人的巧手在漆器上閃展騰挪,技術之精密更令人發指。有的漆器上,髹漆層次甚至多達百層。肥厚的漆層,如豐饒之泥土,讓草木繁花之美得以充分的釋放。像明代初期這件剔紅水仙紋圓盤,圖案並不複雜,複雜的是花與葉層次繁密、起伏環繞、彼此疊壓,雕者的經營盤算,容不下絲毫閃失,時隔幾個世紀,依然讓人驚歎那近乎變態的細致,比起電腦,亦毫不遜色。

[明] 剔紅水仙紋圓盤,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永樂時期剔紅雙層牡丹紋圓盤,內雕雙層重疊牡丹,穿枝過梗,各自成章,或藏或露,繁而不亂,肥而不膩。這構圖風格是永樂時代漆器的典型特徵,圖案以數朵(一般是奇數,如三朵、五朵、七朵)盛開的大花滿鋪,葉片豐腴飽滿,四周襯托著含苞欲放的花蕾,象徵著帝國的繁華與昌隆。

[明] 剔紅雙層牡丹紋圓盤,故宮博物院藏

但我更喜歡的,是那件明中期的剔紅梅花紋筆筒,放在木色蒼然的案上,抬眼即見一叢紅梅,不被季節所拘,時時刻刻,開滿筒身。

[明] 剔紅梅花紋筆筒,故宮博物院藏

梅作筆筒,最合文人的內心。我想這首先依托於梅花造型之美,有點有線,可密可疏,既有造型感,又有節奏變化,當然它的價值,有賴於冬季的凸顯,因為萬物皆枯、大雪無痕時節,一樹老梅綻放,美豔裡透著孤獨、凜然中又有溫柔,當然令人動心,驚歎生命的強韌與豔麗,一如歐陽修《對和雪憶梅花》所寫:

窮冬萬木產枯死,

玉豔獨發凌清寒。

梅是人,人亦是梅。

在書房裡、書案上,插一枝梅,應是一種易於實現的雅致。

從梅出發,我開始愛與梅有關的一切事物,比如林逋的梅妻鶴子、笛子吹出的《梅花落》、王冕的墨梅(故宮博物院藏《墨梅圖》複製本掛在我書房裡)、自號“梅花道人”(又號“梅花和尚”)的吳鎮、唱戲的梅蘭芳、踢足球的梅西……

當然,還有這隻故宮裡的剔紅梅花紋筆筒。

3

除了體現文人情趣,漆器更充當著日常生活的器皿。

其實文化人,也都過著日常的生活,隻不過多了一點講究。

宋明之際,文人成為生活時尚的引領者;在今天,生活時尚則是由明星引領的。

他們的創造,使生活變得藝術化,亦使藝術在生活中得以落實。

比如飲茶。

唐人喜歡煎茶,就是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同時把茶餅碾成不太細的茶末,等水微沸,把茶末投進去,用竹?攪動,待沫餑漲滿釜面,便酌入茶碗中飲用;晚唐時,又開始流行點茶,就是把茶末直接放到盞中,用煮好的開水衝茶。到宋代,點茶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習俗,宋人茶書,如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所述均為點茶法。

那時茶末越製越精細,有林逋起名的“瑟瑟塵”,蘇東坡起名的“飛雪輕”。蔡襄製成的“小龍團”,一斤值黃金二兩,時稱:“黃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徽宗時代,鄭可聞製成“龍團勝雪”,將揀出之茶隻取當心一縷,以清泉漬之,光瑩如銀絲,每餅值四萬錢,飲茶之細致,使飲茶器具也日益精細講究。

到清代,乾隆時宮廷裡有一種“三清茶宴”,直接以梅花、松子、佛手入茶,以雪水相烹。這種風雅,在漆器上亦有跡可循。故宮有一件清乾隆時的紅地描黑漆詩句碗,就是三清茶宴所用的,在茶碗外壁兩道弦紋之間,寫著一首詩:

梅花色不妖,

佛手香且潔,

松實味芳腴,

三品殊清絕,

烹以折腳鐺,

沃沃承筐雪……

末署“乾隆丙寅小春禦題”,證明那字是乾隆親筆寫的。

[清] 紅地描黑漆詩句碗,故宮博物院藏

詩的意思,大抵是誇獎這三種植物品質芳潔清正,以雪水烹煎後,清香爽口,意味深遠。

《紅樓夢》寫“櫳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的煎茶之水,是她五年前收梅花上的雪,得了一花甕,“埋在地下,今天夏天才開了”。不知這段故事,是否與乾隆時代的三清茶宴有關。

但不管怎樣,乾隆時代(亦是曹雪芹時代)的“三清茶宴”,讓白雪紅梅,通過一件漆器,再次相逢。

4

七千年的漆器文明,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它的長度、品質,比起青銅、瓷器更能代表中華文明,只是,在當下,我們很遺憾地與它疏離了,甚至與木器相處,也成了奢侈。

在日本,漆文明則通過一隻木碗、一個食盒,向日常生活領域,高歌猛進。

中國人都知道,China的意思,是瓷器。但很少有人知道,Japan的意思,是漆器。日本人以漆器為國名,不僅因為漆器華燦絕美,且與自然相融,更因為漆器的歷史,比瓷器的歷史更加久長。瓷器的歷史,大致有三千多年,而漆器的歷史,則可追溯到七千多年。日本的國名,不只暗示著其文明之絢麗,更企圖表達著文明之悠久,甚至蓋過了中國。

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尤其在今天),漆器的老家在中國。當我們的河姆渡文明孕育出調朱色生漆的木碗的時候,日本人還處在繩文時代,用土器盛放食物呢。因此,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更配得上“漆之國”這個名稱。日本人的漆器製造,是向中國人學的(主要在唐朝)。但日本人後來居上,威爾·杜蘭特在《東方的遺產》裡說:“油漆的藝術也是始於中國,但傳入了日本才達最完美的地步。”到15世紀,“日本的漆器工業水準就已經相當精湛,以至於許多中國工匠,要為向日本學習漆器工藝而遠渡重洋”。

不是日本人貪心,是我們自己丟的東西太多,想拾回來,要趁早。

對面的一件漆器,與我隔著遙遠的年代,山重水複,我鞭長莫及。

被封為“遺產”的文化,是死的文化。因為只有死者,才談得上“遺產”。只有把文化交還給日常生活,文化才能活回來。博物館裡的文物,才能真正復活。

the end

祝勇

著名作家、學者,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主要作品有:《血朝廷》《故宮的風花雪月》《故宮的隱秘角落》等。出版有12卷《祝勇作品系列》。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天山腳下》總導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