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吳昌碩與任伯年翁同龢吳大澂等的書畫酬答

《吳昌碩與他的“朋友圈”》於8月16日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匯聚了浙江省博物館及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湖州市博物館、安吉吳昌碩紀念館、蘇州博物館、常熟博物館及吳昌碩家屬親友所藏百餘件(組)展品,通過他與二十餘位師長、友朋之間的書畫酬答、詩文題跋和往來信劄等,集中呈現彼此間的的交集與互動,借此為管窺吳昌碩其人其藝以及晚清至民國這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社會、藝術思潮的傳承與新變提供另一種視角。

吳昌碩,1844年9月12日出生於浙江湖州安吉縣,1927年11月29日逝世於上海北山西路吉慶裡。從苦於生計的鄉村秀才、一官如虱的“酸寒尉”,到領銜海上的藝壇耆宿,其一生歷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五朝而至民國,遊學、遊宦、遊藝的足跡輾轉湖州、杭州、嘉興、蘇州、上海等地,更曾遠赴京津、北上山海關。

據浙江博物館提供的資料,吳昌碩中年時作有《懷人詩》、《十二友詩》記其青壯年時代的好友知己,又回憶生平交遊,列文二十餘篇,記與己有金石交誼者,結集為《石交錄》,自謂在黯淡仕途的“風塵奔走”中,“德業不加進,每思之未當不悔。獨幸所遇賢豪長者,往往契合,非伏處岩穴所能庶幾,此則差足自慰矣”,從中頗可體會師友之誼在其人生閱歷中的意義和對其藝術成長、成熟所產生的影響。及至晚年,吳昌碩更以開放的心態活躍於各種詩會、印社、書畫團體,在廣泛的社會交往中逐步拓展自己的藝術影響力,確立起藝苑領袖的地位。

作為集詩、書、畫、印“四藝”於一身,承前啟後的藝壇巨匠,吳昌碩所親歷的,恰亦是一個於動蕩中眾星雲集,大師輩出的時代。在他的友朋中,有著諸多聲名顯赫的積學大儒、高官大吏、收藏世家和工商巨子,也多狷介清寒的畸人墨客、在時代的潮流中安身立命並尋求突破的職業畫人。本次展覽匯聚了浙江省博物館及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湖州市博物館、安吉吳昌碩紀念館、蘇州博物館、常熟博物館及吳昌碩家屬親友所藏百餘件(組)展品,以吳昌碩的生平遊蹤和藝術發展脈絡為線索,通過他與二十餘位師長、友朋之間的書畫酬答、詩文題跋和往來信劄等,集中呈現彼此間的的交集與互動,借此為管窺吳昌碩其人其藝以及晚清至民國這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社會、藝術思潮的傳承與新變提供另一種視角。

吳谷祥(1848-1903),字秋農,嘉興人。山水遠宗文、沈,近法戴熙,亦擅花卉、仕女。同治年間即於上海鬻畫,亦是蘇州怡園畫社的重要成員。

吳雲(1811-1883),字少甫,號平齋,晚號退樓,湖州人,官至蘇州知府。工書、印,精鑒好古,收藏富且精。因藏有各種舊拓《蘭亭序》二百多本,故名其室為“二百蘭亭齋”,又先後收得阮元及蘇州曹氏所藏齊侯壘兩件,因顏其居曰“兩壘軒”。吳雲還以收藏古璽印著稱,所蓄先秦兩漢以來官私印多得自東南故家,僅從張廷濟後人手中就購得四百鈕,為一大宗。

吳昌碩於1872年初遊蘇州時造訪了這位鄉前輩,1880年更曾坐館吳雲府中,得與吳雲時相過從並綜觀其收藏。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有一組吳雲寫給吳昌碩的信劄,其中一頁署“甲戌秋七月三日”(1874),由信文可知早在此年前,吳昌碩已為吳雲刻有“聽楓山館”等多方印,是時,吳雲又請其為刻“師酉二敦之齋”兩方及“平齋晚號退樓”、“第一江山作郡來”印。 另多通信劄,內容亦為囑托刻印,吳雲在印作完成前後提出了細致的意見與點評,又以自己輯錄的《兩壘軒彝器圖釋》相贈。信中種種,頗能體現吳雲的古文字與印學思想,以及令吳昌碩一生銘感的知遇之恩。

楊峴(1819-1896),字見山,又字季仇,號庸齋、藐翁、遲鴻軒主等,湖州人。鹹豐五年舉人,應會試不中,遂以幕僚身份輾轉各地,曾入曾國藩幕,後官常州、松江知府,晚年被劾罷職後寓居蘇州,讀書著述,以賣字為生。

1882年,吳昌碩以捐納在蘇州謀得一小吏之職,舉家定居蘇州,得與楊峴比鄰,幾次欲拜這位同鄉前輩為師,楊峴卻回信以為師生之稱未免落俗,提議不妨以兄弟相稱,“師生尊而不親,弟兄則尤親矣”。

作為隸書名家,楊峴熟稔漢碑,而其書用筆明快爽利,墨色亦多變化,在以沉厚為尚的風氣中極具個性特色,卻也往往被詬病為偏離古意。但楊峴顯然並不以為意,就在二人以兄弟定交的信函中,楊峴便以讀書作文為例,勸勉吳昌碩“不必過事高古,惟古書不可不讀,使知宇宙間原有高古文字”,這種以古為用的藝術觀,與吳昌碩後來“古人為賓我為主”的思想可謂一脈相承。

東漢三老忌日碑有“浙東第一石”之稱,鹹豐二年(1852)出土,初為余姚名士周世熊(清泉)所有,由傳拓高手僧六舟拓數十紙,此為其中一紙。

楊峴、方濬益題跋均作於1883年。

此碑原石後為丹徒陳氏所有,1921年,有日商欲以重金購之運往國外,時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吳昌碩倡印社同仁書畫義賣,籌得重金將之贖回,並於印社築石室保存。

任伯年(1840-1895),名頤,號小樓,浙江蕭山人。早年隨族中長輩任熊、任薰習畫,並曾於土山灣畫館學習素描、水彩。其作題材廣泛,而以花鳥、人物成就最高。

吳昌碩與任伯年相識於1883年,任伯年從吳昌碩尚顯稚嫩的畫作中看到長年書法、篆刻磨練的筆墨功力,對他青眼有加。二人雖未定下師生名分,卻從此成為至交。

任任伯年曾為吳昌碩作過多幅肖像,包括1883年《蕪青亭長像》,1886《饑看天圖》年、1887年《棕陰納涼圖》、1888年《酸寒尉圖》。《蕉蔭納涼圖》畫上未署紀年,吳昌碩之孫吳長鄴在年譜中將其列為1888年繪,另有一說謂此作於1892年。

吳昌碩對此畫極珍愛,任伯年去世後,他常睹畫思人。1904年,他在畫上寫下了一首長詩,詩中感慨了自己並不順遂的人生,並以雨打芭蕉的意境,傳達了對故人的思念。此作曾被竊,令吳昌碩痛惜不已,1907年,它被吳昌碩的好友,詞人鄭文焯在上海發現,得以物歸其主。鄭氏題跋對畫作的失而復得作了說明。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別署瓶廬居士,常熟人,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先後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

吳昌碩曾於1894年赴北京,經友人引薦拜訪翁氏,並以印章書畫相贈。兩人的另一次交集,則是在四年後的1898年,吳昌碩赴常熟再次往謁戊戌變法失敗後被革職返鄉的翁同龢,卻未得相遇。雖僅一面之緣,但卻借吳昌碩的常熟摯友沈石友等人,留下了多次詩文往還。

此作後有吳昌碩及其另兩位好友俞鍾鑾、沈石友題跋,以鬥牛諷喻時事。

這件作品是吳昌碩1891年所繪, 吳大澂在1892年作了篆書題跋。

吳大澂(1835-1902),字清卿、號恆軒,晚號愙齋,蘇州人。歷官陝甘學政,左副都禦史,廣東、湖南巡撫等,吳大澂對先秦金石文字有開拓性的研究,擅篆書,有《說文古籀補》、《愙齋詩文集》。

1889年,吳大澂與顧麟士等人發起成立怡園畫社,並任社長,其主要成員包括顧沄、顧潞、金心蘭、倪田、陸恢、吳谷祥等人,中年時期與畫社成員的交流切磋,對吳昌碩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吳大澂題跋謂:君畫如我篆,象形會意殊草草。我篆類君畫,落花滿地隨風掃。兩人相對一燈青,筆酣墨舞同懷抱。此中真趣勿為外人道。並在詩後鈐蓋了吳昌碩為其所刻的兩方印“白雲山樵”、“愙齋詩書畫記”字裡行間,頗有將吳昌碩引為知己之意。

1911年夏,68歲的吳昌碩賃屋吳淞,正式開始了職業書畫家的生涯。他於1912年起定居上海,1913年,又在王震的盛邀下搬入北山西路吉慶裡923號。在成就藝術巔峰的晚年歲月,他與王震成為了情同父子的忘年至交。

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湖州人。實業家、社會活動家。曾任日清汽船會社買辦,華商電器公司董事、上海總商會主席等,加入同盟會參與了辛亥革命上海起義,並資助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

王震早年曾隨任伯年學畫,有扎實的筆墨功底,二次革命失敗後,從國民黨上海分部部長任上急流勇退,於書畫一途銳意進取。在吳昌碩尚未於海上書畫市場打開局面時,他以大量的書畫訂購給予了吳昌碩最有力的經濟支持,並以自身在商界、政界的地位,而成為吳昌碩藝術盛名遠播的重要推手。

1914年,任伯年之女任霞檢父親遺作墨竹,由王震於其上補繪吳昌碩小像。吳昌碩於畫上題跋謂“畫中之竹,廿年前伯年先生所作,一亭王君為余畫像其中,呼之欲出。一亭予友也,先生(任伯年)在師友之間也,道所在而緣亦隨之”。這段題跋,加之王震自題中“回首師門”之語,成為了後來研究者關於任、吳、王三人亦師藝友關係的最好說明。

諸文韻 (1894-1940),原名文蘊,號汶隱,別號天目山民,安吉人。曾任上海美專教授、新華藝專國畫系主任等職。於1919年首次拜訪吳昌碩,開始追隨其學藝,並於1923年將自己在上海美專的同事,日後成為一代藝術大師的潘天壽 (1897-1971,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寧海人)引見給吳昌碩。

晚年的吳昌碩,雖然並不篤信佛教,但每天晨起,都要對著一尊彌勒像燃香靜坐,藉以構思,並平靜心靈,也許正是這種習慣,促使他的兩個弟子在這件肖像中把他描繪成禪宗祖師達摩的形象應是由諸聞韻繪吳昌碩面部肖像,再由潘天壽添畫披著袈裟的身體和蒲團。

這種二人合作,並參用中西,結合寫實與寫意的肖像畫法,在晚清到民國期間並不少見。但像這件作品中過於大膽的強烈對比卻是鮮見的,吳昌碩欣然接受了這件生日禮物,並在畫上題寫了一首小詩,由此或可見出這位耄耋老者所懷有的一種開放的心態,這件肖像也像當時上海文藝的一個縮影,新與舊,中與西,在尚未成熟的變革與融匯中,也孕育著多樣的可能性。

吳昌碩去世五年後,其子東邁遵遺命將他安葬於超山宋梅亭畔,吳昌碩眾門生請吳昌碩晚年的摯交王震作此圖,並勒石墓側以志紀念,沙孟海作有碑記。

圖上所繪五人,分別是吳昌碩與他四個早逝的弟子:次子吳涵、陳師曾、李苦李和劉玉庵。

展覽名稱:《吳昌碩與他的“朋友圈”》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分館

展覽時間:8月16日——10月7日(感謝浙江省博物館及策展人張毅清提供圖文資料)

(澎湃新聞 陳若茜 綜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