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西晉祠元宵傳承千年 “80後”接棒“延續鄉愁”

山西太原民間藝人古法制作元宵。晉源區新聞中心供圖

(新春走基層)山西晉祠元宵傳承千年 “80後”接棒“延續鄉愁”

中新網太原2月14日電 (記者 李新鎖)14日,在山西太原晉祠鎮,磨米、炒餡、做元宵的場景再次上演。作為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項流傳千年的技藝不僅有了傳承人,其中還不乏“80後”的身影。

在太原市晉源區,當地流傳著一句民謠——“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其中,名列晉祠四寶之一的“元宵蛋蛋”就是晉祠桂花元宵。

山西太原民間藝人古法制作元宵。晉源區新聞中心供圖

14日,在晉源區晉祠鎮長巷村晉祠桂花元宵傳承人韓福元家中,全家老少正忙著滾製元宵。

提到晉祠桂花元宵的製作,已經68歲的韓福元介紹道,“一泡、二淘、三晾、磨米、炒作、做餡、滾製……”一顆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經過十幾道工序。

在韓福元家的磨坊內,3台3米多高的自動石碾機正在“轟隆作響”。旋轉的石磨一遍遍碾壓著晾曬好的糯米,經過篩子篩選,較細的米粉篩入布袋,而粗顆粒又通過提升機重新投放到磨盤上再次碾壓。

韓福元說,近些年,專程到晉祠購買桂花元宵的人越來越多。為解決晉祠桂花元宵供不應求的問題,在長期製作過程中,韓福元和鄰居設計了3台電動石碾,在提升碾米效率的同時,碾米用的還是石磨,依然保持古法制作。

據介紹,炒製餡料是製作晉祠元宵的關鍵——將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後,再把糖稀加熱化開加入白糖、冰糖、純天然玫瑰花醬和桂花醬翻炒,待炒至褐色放入木製的模子用擀麵杖壓實擀平,晾到一定程度切塊。

韓福元說,從炒到晾,考驗的是司機們的技術,炒得淺了味不香,炒得過了也不行;晾得太乾一切就碎,晾得時間不夠切不成型,而滾製元宵則需要“六蘸六滾”。

據介紹,以往,在晉祠當地,家家戶戶都會製作元宵。隨著時間推移,這門技藝逐漸式微。近年來,一批“80後”著手整理、開發、推廣這項非遺項目,晉祠元宵後繼有人。

31歲的杜鵬程生長於斯,看到晉祠元宵日漸式微的困境,他和嶽亮、趙愛彪等一批“80後”夥伴開始謀劃傳承、推廣。

在晉祠鎮索村東,一個由普通農家院落改造而成的元宵加工廠內,現代化、標準化生產車間赫然在目。在製餡車間,剛從模型內取出的餡料有序晾置於不鏽鋼架上,幾名工作人員正緊張切製著餡料。

據介紹,從2017年開始,杜鵬程和同伴遍訪當地製作元宵的藝人專心研製配料配方,租賃場地建設車間,注冊商標,合夥成立公司。當年底,他們的元宵一經推出便受到太原市民青睞。由於配方獨特、真材實料,元宵日銷量近10萬顆。如今,杜鵬程新建冷庫車間解決批量儲存難題,研製無糖餡料解決餡料含糖量高的問題,並推出各類文創包裝,一時引來各地訂單。

對此,杜鵬程表示,我們期望通過持續推廣,把這項民間技藝傳承下去,打造當地文化名片。(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