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是關隴集團中的另類,不愛權勢愛建造,以建大興城而聞名史冊

前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發現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園,墓園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墓園內共埋葬有隋代貴族王韶家族七人。考古人員在墓中發現了武士俑、騎馬俑、墓志等大量文物,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發現。

這是目前所見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園,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徵以及家族成員的埋葬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墓園內M1墓主人王韶,字子相,山西太原人。雖然他也是一位忠於王事的賢臣,但更多的是因為性格剛直,忠於職守而得到隋文帝的賞識,其歷史成就並不特別高。但是王韶出身很厲害,是關隴集團成員之一,這個軍事貴族集團之間互相通婚,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重大作用。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

關隴集團的成員都極力經營家族地位、維持家族影響力。M1墓的主人王韶,便曾與隋代名臣宇文愷聯姻。宇文家族起於周文帝宇文泰,是一個是人才輩出的家族,宇文護、宇文邕、宇文導都是這個家族的佼佼者。與王韶聯姻的宇文愷便是宇文貴之子。

關隴集團

另類的宇文愷

與宇文家其他人比起來,宇文愷可謂是一個“另類”。他作為家族一員,並沒有按照家族傳統去把持朝政,而是以建築領域的才華著稱於世。他負責設計建造完成了隋朝新都大興城、隋朝明堂、隋長城等眾多重要建築工程,用另外的方式,為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宇文愷岀身世家,兩歲時就被朝廷贈為雙泉縣伯,七歲時襲爵安平郡公,食邑兩千戶,可謂少年得志。然而將門之後的宇文愷卻很早就表現出對建築方面的熱愛。他博覽群書,能熟練掌握建築上的各種工藝,是一個建築學上的天才。《隋書》記載宇文愷“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博覽書記解屬文多伎藝,號為名父公子”。

宇文愷

公元581年,楊堅建隋。為鞏固統治,楊堅在登基後大肆誅殺北周宗室,宇文愷起初也在誅殺名單之中。由於宇文愷的哥哥宇文忻是擁戴楊堅的功臣,一直在楊堅面前為弟弟求情,而楊堅也聽說過宇文愷並不熱衷權勢,整日鑽研的是建築學等奇淫技巧,於是免了宇文愷一死。為了判斷宇文愷是否真有才學,隋文帝借修建楊氏宗廟之際,任命宇文愷為營宗廟副監,結果宇文愷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好的完成了任務。隋文帝這才知道,宇文愷是個建築上的奇才。

有著識人之明的隋文帝,於是重用宇文愷為上開府、匠師中大夫。匠師中大夫是掌管宮廷建造的官,針對宇文愷在建築方面的特殊才能,委以重任。

大興城的規劃

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因“上素嫌台城制度迮小,又宮內多鬼妖“,下詔營建新都大興城,任命宇文愷擔任營新都副監,掌管大興城的實際興建任務。

大興城規劃圖

宇文愷接受任務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周密考察,決意將新都建在龍首原南麓。這裡風景秀美,地勢開闊,非常適合都城的營造。但是在興建過程中,因為龍首原南部地勢起伏較大,不夠平坦,引水較難,讓宇文愷大傷腦筋。

在經過一番勘察後,宇文愷因勢利導,在龍首原南麓的六塊高坡上分別修建了宮廷、衙署、寺、觀等高大宏偉的建築,凸顯巍峨之勢;在地勢凹陷處,宇文愷又借勢鑿渠,圍地為湖,解決了都城的引水問題,避開了地勢瓶頸。

在宮殿的興建上,宇文愷“博考群籍,研究眾說,遍訪城市”,大量借鑒了其他大城市建築經驗,將宮城選在南北中軸線偏北的位置,用高牆將宮城分隔成三個部分:大興宮位於正中間,是皇帝理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掖庭宮在於西,是嬪妃宮女生活之地;東宮是太子理政和居住之所。整個宮城南北寬1500米,東西長2800米,氣勢宏大,做到了”千尺為勢,百尺為形”。

仁壽宮

新的皇城位於宮城南,是皇室宗廟和軍政機構所在地;郭城是大興城三大部分中最大的,南北寬8600米東西長9700米,由11條南北向大街、14條東西向大街、108個裡坊及兩個商市組成,共同構成了大興城棋盤形布的布局。

大興城的整體規劃汲取了三國鄴城和北魏洛陽的城市設計經驗,以南北中軸線為對稱線,將宮城與皇城置於中央,郭城圍繞四周。皇宮、官署和百姓居住區嚴格分開,突出了皇權的尊嚴,體現了古代中國都城的布局、規劃和建造的獨特風格。

在規劃大興城時,宇文愷除把宮城、皇城建在高地上外,在中軸線朱雀街中段的高度處,又特別建了大興善寺和玄都觀兩所寺觀,夾街對峙,以壯街景。因為外郭的東南角高,西南角低,又采取高處鑿池,低處建塔的處理,使之平衡。這些處理說明當時宇文愷在利用地形上頗費心機,也反映出他的規劃水準在總結前代經驗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郭城樓

大興城的建築特點

1、建築規模氣勢恢弘。大興城橫亙東西10千米,南北綿延8千米,總面積更是83平方千米,比西安城足足大了數倍,即便是明清時期的北京城也難望其項背。大興城的宮城東西長度近三千米,南北長也有1400多米。郭城圍牆高達6米,郭城下有城門12座。

2、規劃合理方便。大興城的建築設計並不只局限在官殿、房屋、街道的格局布置上還對城市排水、環境美化附屬設施給予了高度重視。宇文愷在大興城選址時就充分考慮了水源的問題,根據河道環境,開鑿了三條水渠,將河水引入大興城,不僅解決了大興城取水、排水的問題,而且對大興城的水上運輸幫助極大。水渠兩岸被宇文愷讓人種植了大量花草樹木,形成了大興城煙水明媚、柳渠相照的美麗風景。

3、城市布局.,合理有序。大興城的皇宮、官署、市民區、商業區分布十分合理。宮城和皇城位於中軸線北端,將居民區安排在南面的外廓城中。城的東西兩部分,還設有東市、西市等商業區,避免了宮殿混雜於市井之中,凸顯了皇權的威嚴。

4、體現了儒家核心文化。宇文愷在隋朝大興城的設計規劃上,體現了儒家核心文化《周禮》。整個大興城呈正方形,宮城、皇城居於大興城正中的位置,禦街朱雀街把大興城一分為二。宮城位於大興城北面龍首原頂,居高臨下,坐北朝南,象徵著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皇帝居正中央,東邊為太子居住的東宮,西邊為妃嬪居住的掖庭宮,如同兩翼。這種設計規劃,將儒家文化的尊卑貴賤充分體現了出來,不僅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也為當時周邊的日本、朝鮮等國所效仿。

宇文愷建造大興城最大的手筆和貢獻,是他獨創了裡坊製。大興城被縱橫交錯的街道分割為110個“裡坊”,每個裡都是一個固定的居民區,周圍用樹木高牆與街道隔開。“裡”中不僅有居所,還有酒肆、飯館、旅館、當鋪等便民場所,甚至還有專門維護治安的“武侯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來到大興城參觀後,寫下了“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詩句,對大興城首創的裡坊製給予了高度讚揚。

如此複雜的大興城,興建僅耗時9個月,令隋文帝也不得不驚歎宇文愷效率之高。要知道,一座城市從規劃、設計到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美化、軍事防禦,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宇文愷的設計建造才華,可以說是世所罕見。

宇文愷以其熟諳古今經典的學識與高超的空間布局技巧,在建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就,有些成就甚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宇文愷之能

大興的城市規劃需要涉及政治、社會、經濟、自然科學、藝術、技術、管理等各領域的一系列知識,是一個綜合性工程。它並不是零散的觀念或知識的堆積,而是需要設計者具有清晰的內在邏輯,從戰略決策到布局建設,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需要的是一種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

宇文愷銅像

當然,大興城並不是宇文愷一個人修建的。隋初中央官製已具備隋唐時期三省六部、九寺五監製的基本形態,前者屬於政務官員,後者屬於事務官員。九寺五監的事務官員是一批“府藏之臣”,除了宇文愷之外,其他“府藏之臣”和無數能工巧匠,也以他們的知道和智慧,協助宇文愷完成了這項千古偉業。

大業三年(607)六至八月,宇文愷跟隨隋煬帝北巡。當他們來到秦漢長城遺址時,隋煬帝下令要宇文愷興修隋長城。此時正值盛夏,宇文愷率領百萬民工,幹了兩年多,加固了隋朝的北方邊防,但自己卻積勞成疾,猝死在工部尚書之位上。

宇文愷墓

宇文愷著有《東都圖記》20 卷,《明堂圖議》2 卷,《釋疑》1 卷。但除《明堂圖議》的部分內容保存在《隋書·宇文愷傳》等史籍中外,其他的後來都亡佚了,這實是建築學史上的一大損失。

宇文愷,這個生於武將世家的貴族公子,沒有成為一名爭權奪利的官僚,這種“另類”的成長方式,實在是中國古代建築學上的一大幸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