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內頂級大學各有哪些特色專業?如何選拔適配人才?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伍素文 廣州報導

編 輯丨王峰

高考結束,考生們面臨選擇自己喜歡並適合的專業填報志願。截至目前,各省份教育考試院尚未發布各大學在當地的招生計劃,但6月10日,全國90所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已率先拉開帷幕。

自主招生選拔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為主,而在強調通識教育和按專業大類招生背景下,這也成為整個高考招生錄取工作的特點。通過梳理已公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可以管窺國內大學各有哪些優勢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招生制度正在建立。大學如何才能選拔到與特色專業相匹配的人才?受訪專家認為,歸根結底要在專業設置、人才評價錄取等方面賦予高校更多自主權,尊重人才自然成長的規律。

今年招生的新特色專業

C9聯盟高校被稱為中國的“常春藤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9所高校。

其中包括5所綜合性大學,但其成員普遍理工科專業較強,尤其是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計算機類、生物學類以及醫學類等基礎學科處於領先水準。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C9高校自主招生簡章發現,6所大學明確招收數學類專業和計算機類專業,5所大學招收化學類專業和生物學類專業,4所大學招收物理學類專業。這5個專業也是教育部推出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首批專業。

即使沒有明確招收這5個基礎學科的C9高校,也以理科試驗班的名義招收基礎專業。

各大高校也積極招收特色學科專業,並相對於往年做出了一些調整。比如,西安交通大學新增了醫學試驗班(含侯宗濂班、一體化、臨床、非臨床等)、經濟學類等專業。南京大學順應學校文理醫工協調發展戰略需要,增加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兩個專業,保留天文學類、地質學類等相關學科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專業最為具體,並且校本部和醫學院分列計劃錄取。特色專業包括風景園林、工業設計、機械類等。

即使並非本校的特色專業,也會根據本校的學科特色進行配置。廈門大學今年招生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但與很多高校列入計算機類或工科類不同,廈門大學是按經濟學類進行大類招生。

中央財經大學今年也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該校招辦主任程麗芳介紹,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數據科學理念和大數據思維,理解和掌握大數據管理理論,能夠將大數據技術應用於財經領域,完成大數據分析和系統開發的高層次人才。

人工智能是今年大學招生的亮點。複旦大學招生辦公室6月10日在陽光高考網站的訪談中介紹,智能科學與技術為新設專業,該專業還設有 “智能信息處理”“智能系統設計”“智能芯片設計”與“類腦智能”四個培養方向,旨在培養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人才。

上海交通大學也新增了人工智能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招辦主任王琳媛介紹,人工智能專業開設在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這也是交大體量最大的學院,而電信學院所開設的學科領域,在兄弟高校當中也是最齊全的。電信學院有7個一級學科,其中6個是教育部評估的A檔。

分析人士認為,高校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招生結構是值得提倡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高校之間過度搶佔生源。

專業與人才如何匹配

文科特色專業與理工科專業截然不同。C9高校自主招生的文科類專業集中在中文、歷史、哲學等基礎學科,個性化配置較少。今年除了北京大學新增國際政治專業,其他C9高校幾乎沒有增加文科專業。

比如,清華大學今年僅保留理工科,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和文理通識類,取消了所有文科專業的自主招生。浙江大學取消了以文科專業為主的社會科學試驗班,隻保留理工科專業和試驗班。

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招生制度下,文、理科招生的差異有其原因:如何在不同學科中確定相對統一的人才選拔標準。

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碩豪認為,和理科相比起來,文科更加缺少硬性的評價依據。

“中學生的文科競賽也是很繁瑣的,初賽、複賽、決賽,還要寫文章、改稿子”,江西一名文科考生小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她參加了大大小小16個比賽。在大家爭分奪秒學習的高三裡,小吳依然全國到處飛去比賽,甚至還擠時間出了一本書。

數據顯示,今年全國自主招生共有369761人次報名,較2018年的785337人次減少415576人次,降幅達到了52.92%。

根據陽光高考網近日公布的名單,北京大學報名12286人,初審通過1347人,初審通過率為10.96%;清華大學報名5828人,612人通過初審,初審通過率為10.5%,和去年相比減少了近一半人數。而初審通過人數降幅最大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年初審通過人數為494人,比2018年減少3026人。

在自主招生人數下降的同時,綜合評價錄取的報名人數和初審通過人數迎來了雙增長。

中國教育在線6月8日發布的《2019年高招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8年,浙江省通過“魔幻三傑”招生方式所錄取的學生人數達到了10500人,較2017年增長近3000人。“魔幻三傑”是指根據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與大學組織的測試成績構成的綜合成績擇優錄取,三項成績的佔比分別為60%、30%、10%。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如何評價學生,國外一些大學的經驗是由招生學校成立專業團隊,把學生的申報信息收集完整後進行評價,“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模板”。

“他們對學生進行評價,是看其能不能展現出活力、發展潛能。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評價對於每個個體來說是個性化,而不是要給考生分等次,排高低。”他說。

今年大一的丁磊(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國內大學的測試都有自己的特色,就面試來說,有獨面、群面、辯論賽、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筆試題則在高考範圍內出,但難度會比高考大。

一位要求匿名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如果高校享有更多招生自主權,那麽它對學生的要求必然更加多元化。他認為,“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招生制度最終將走向高校和考生之間的雙向選擇,這將在現有的招生錄取框架體系裡進行多維度拓展。

在招生之後的培養環節,實際上專業與人才的匹配還在繼續。上述人士建議完善專業分流、轉專業等制度,給學生更多選擇權。高校可以增加通識課程的比例,擴大選修課範圍,夯實學生學科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