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重視體育沒錯,但別讓培訓機構幹了學校的活

每晚9點半過後,島叔家裡都會發出一陣殺豬般的慘叫。

幹啥?兒子坐位體前屈不合格,因為柔韌性差,雙手怎麽也摸不到腳。於是,島叔每天睡覺前就得給兒子上“老虎凳”,一手按住兒子的兩膝,一手按壓他的後腰,使勁推,這時就算驚擾四鄰也顧不得了。

為啥這麽晚練?因為只能這麽晚練。下午四點半放學,回家後趕緊寫作業、上課外班,課外班還有作業呢。加上吃飯,就算爭分奪秒,也得快十點才能弄利索。

為啥要練?因為這是體質測試的重要一項。

據說,以後體育分在升學中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因為有媒體報導,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有關部門將鼓勵各地體育中考科學設置內容,拉開分數差距。雲南已將中考體育成績從50分提升到了100分。

所以,當看到跳繩、跑步、跳遠等各種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且報名異常火爆的場景,島叔並不驚訝。這不是某些評論說的“交智商稅”,因為自己可能很快也會加入其中。

是啊,都是家長,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落下?

有人會問:跳繩、跳遠、跑步還用得著上培訓班學?以前不都是玩兒著就會了?再說了,這麽簡單,家長難道不能教?

若單純為學會,自不必上培訓班。問題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想體育分拿滿,培訓班高質量、高強度、高效率的集中訓練還真有效。畢竟,即使中考後跳繩能跳到1000個,那還有什麽意義?如果不考試,誰吃飽了撐的交錢上這班?

培訓班的意義,在於拿高分。

看似荒誕的背後,往往有現實的考量。

對家長來說,報培訓班無非多花錢。對孩子的教育,中國家長可從來沒有“雙十一”的打折思維,而是全景飽和式投入,有困難?砸鍋賣鐵也要上。

從“非功利”的角度說,體育美術音樂等課程,本是為了拓展孩子們的素質,包括身體和運動機能、審美或動手能力,在純知識領域外挖掘孩子興趣與天賦。所以,我們設想著蹦蹦跳跳的體育課是孩子內心喜歡的課程,否則,孩子們也不會因為“副課”被主課佔了而不高興,也不會吐槽為什麽語數外老師總說體育老師“生病”“有事”。

但隨著培訓班的介入,興趣和活力很快轉化為負擔與壓力。最明顯的壓力當然還來自“別人家的孩子”——你看那誰誰誰,一起報的班,人家怎跑那麽快、跳那麽高,一彎腰就摸到腳尖,你卻不行?對得起那學費嗎?

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理所應當,誰都不希望自家孩子病懨懨的。尤其是孩子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體育運動非常必要。

但現在孩子們普遍學習壓力大,天天悶在屋子裡學學學,出了教室就進培訓班,出了培訓班就趴自家書桌上寫作業,導致“小四眼”多,脊柱側彎的也不少。通過教育考試的指揮棒引導孩子們走出教室,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回過頭來也能提升學習效率,出發點沒毛病。

但誰去落實?

前文提到,校外培訓機構紛紛聞風而動推出體育補習班,這從某個側面證明了許多學校正常教學中體育課時的不足。

與學校開展體育教育不同,這些校外培訓機構的體育補習班有更強的分數導向。同樣是體育運動,參與的動機是基於興趣還是瞄準分數,會導致本質性的差異。前者的驅動力是人類愛玩的天性,是天生的,不需刻意引導;後者脫離了玩的本質,容易異化為“跑道上的數理化”,成為孩子和家長新的負擔。

有教育部門人士強調,體育課得激發孩子參與體育的內生動力,否則各方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體育課的初衷是為了增強孩子身體素質,使之掌握某項體育技能,培養他們對運動的愛好,而不是陷入體育應試教育。考試是督促手段,不是體育課的目的。

就這點來說,要讓孩子走出教室、奔向操場,學校是政策落實的第一責任人。比如在思想上真正重視體育課,在課程安排上別讓體育課成“陪跑”,在課時上對體育鍛煉適當傾斜等等,讓孩子在學校裡有較充分的時間開展體育鍛煉,逐漸培養對運動的熱愛,不能什麽事都推給校外培訓機構。

因為,加強學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題中之義。中國目前各地的教育水準差距較大,很多基本課程需要學校來承擔,體現有教無類。如果把很多教育內容托付給校外培訓機構,無形中會造成新的教育不平等。畢竟很多落後地區的孩子受教育的渠道可能只有學校,他們可沒有城裡孩子那麽多的培訓班和補習班。

文/田獲三狐

編輯/無忌、雲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