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的水準取決於什麼?年齡對於中醫來說重要嗎?國醫大師這樣說

很多人都認為:中醫是一門經驗醫學,中醫越老水準越高,實踐經驗最為重要。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共識已經深入人心。但是這樣的觀點真的正確嗎?國醫大師熊繼柏表示,這些觀點都是普通人對中醫的誤解。橘香園學堂指出作為一個中醫人來說,經驗雖然重要,但決定中醫人水準的因素,不僅僅是實踐經驗。

診療中的中醫師

熊繼柏,第三屆國醫大師,13歲時就拜常德名醫胡岱峰為師,行醫60餘年來,診治的患者超過了百萬。曾在2006年,應國家衛生部派遣至阿爾及利亞為總統布特弗利卡治病,取得良好效果,載譽而歸。他指出,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中醫,必須具備這三個因素:豐富的實踐經驗、紮實的理論基礎與靈活的思維反應。這三點缺一不可,所以他表示,中醫並不是越老水準越高,實踐經驗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

國醫大師熊繼柏

中醫必須具備實踐經驗,很多人願意找老中醫看病,也是因為他們見得多、積累的多,往往也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中醫師承學習也很重要,可以學到很多老師的經驗,但是理論同樣重要,中醫是經驗與理論並重的科學,因此僅僅具備實踐經驗是不夠的。

中醫師承學習很重要

比如大部分的民間中醫,他們在長時間的行醫經歷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也可以診療多種疾病,不過一旦遇到疑難雜症,就束手無策了,就是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理論功底支持,不能夠很好的辨證施治,水準也就被局限在了一定高度,所以說年齡越大的中醫,水準不一定越高。

民間中醫經驗豐富

而且當人的年齡逐步增長,有時候反而會是一種負擔。橘香園學堂了解到,熊繼柏曾表示,中醫越老越吃香有它正確的一面,因為見識的病種越廣泛,再次解決的時候也更有優勢,對於患者而言就更加是好事。

但大師跟年輕時候的自己比較,那個時候能夠看好的病人,假如放到今天,就不一定能夠解決,為什麼呢?一方面,人老了之後,思維反應下降,不比年輕時靈活;另一方面,用藥取方沒有之前果斷、大膽,1964年的乙腦,他在診療時石膏敢用半斤、黃連能用一兩,現在沒有再用過,就好比開車的司機,新手開車往往很猛,敢飆車,但開的時間越久,膽子就越小,醫生也是如此。因此,中醫越老越吃香的觀念不完全正確。

熊繼柏大師在診療中

在《中醫藥法》於2017年頒布後,中醫這門傳統的醫術也得到了更多目光的關注,在國人普遍亞健康與健康意識逐步提高的現代,中醫在養生、調理、保健方面的作用,也逐漸被更多人接受。橘香園學堂表示,基層的衛生機構也要注意了,在《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規劃中》,已經明確表示,在2020年,70%的基層村衛生室,必須具備中醫藥技術服務能力,所以中醫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