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記錄美食or探店指南?《早餐中國》沒有食物之魂真不行

紀錄片是一個小眾的品類,但美食紀錄片一定是小眾中的大眾。隨著視頻網站的發展,美食紀錄片也不時成為“網紅”。

4月22日,騰訊視頻上線了紀錄片《早餐中國》。憑借“早餐中國”的熱搜話題,關於這部美食紀錄片的相關討論在微博上達到了2.3億的閱讀量。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曬出了自己的早餐,填飽肚子之餘,順帶勾起了其他人胃裡的饞蟲。

美食紀錄片易出“爆款”,《早餐中國》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超過了4800萬就是一個佐證,但是幾集看下來,總有意猶未盡之感。自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掀起美食紀錄片的風潮以來,美食紀錄片越來越多,可是拍出新意、拍出見解卻越來越難,看來這“吃”上的文章是越來越難做了。

看似接地氣,實則有些貨不對版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頓美味的早餐更是美好一天的開始。

跟隨攝影機穿街訪巷,探尋那些隱藏在鬧市裡的早餐小店,這是一個極有看點的內容。在追求快節奏的現代都市,能夠靜下心來享受一頓早餐,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一種奢望,《早餐中國》其實瞄準的就是觀眾內心的這份隱秘。

在中國這樣一個遍地皆美食的國度裡,談論美食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兒。也許路邊的小攤上就暗藏美味,也許路上的行人就是廚藝精湛的大神。“吃貨”橫行,這給美食紀錄片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想滿足他們的胃口可不容易。

為此,《早餐中國》請來了打造《舌尖》系列的陳曉卿和美食作家沈宏非一起擔任了該片的總顧問,可片子的整體風格卻和《舌尖》系列相距甚遠。

從時長上來說,5分鐘左右的時長,在傳播上有著便利和優勢,可這也注定了《早餐中國》無法在內容上有多麽深入的表達。

以第一集為例,該集主打長沙米粉,鏡頭圍繞店主的孩子來展開,試圖在“嗦粉”這個問題上進行聚焦,然後放大到整個家庭上。而有限的篇幅使得故事剛有一些韻味,就迅速結束了。

每集片尾為每位店主設置的單曲循環,更有些畫蛇添足的嫌疑。它的本意應該是想通過店主喜愛的音樂來強化形象,進而升華片子的主題,但是風格各異的音樂完全破壞了整體性。奔著早餐而來的觀眾,被迫聽上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頗有幾分貨不對版的意味。

如果說時長太短和音樂亂入是《早餐中國》的硬傷,那麽詳細的店鋪地址配合貼心的營業時間,就使得《早餐中國》有變相打廣告之嫌。美食紀錄片變成了探店指南,這恐怕並非一部掛著“中國”名字的美食紀錄片應該秉承的態度,觀眾們想看的是美食以及圍繞著美食的故事,而不是店鋪微廣告。

美食紀錄片:始於展示美食,終於比拚文化

中國美食紀錄片的風潮始於2012年的《舌尖》,這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紀錄片由陳曉卿擔任導演,通過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的美食,是典型的“故事+美食”模式紀錄片。

食物不僅僅是用來果腹的,在“吃”這一行為背後,蘊藏著文化的厚重和個人情感的寄托,有無數故事由此生發出去。《舌尖》系列的火爆,正是在“吃”背後的人和事上做文章。借美食的酒杯,澆各自的胸中塊壘,這成了美食類紀錄片受觀眾追捧的原因。

《舌尖》的火爆直接帶動了形形色色的美食紀錄片,它們大多以地域為主要特色,有緊盯一座城市美食的,比如《味道中山》《尋味順德》;有緊盯一省美食的,比如《味道雲南》《新疆味道》;還有側重一種美食的,比如《豆腐味道》《小海鮮》。

總而言之,美食紀錄片遍地開花,形成了一股風氣。根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9》顯示,在內容上,吃已經和改革開放、文化並駕齊驅,成為紀錄片市場主要的三駕馬車之一。

在林林總總的美食紀錄片裡,《尋味順德》風評頗高。該片由陳曉卿擔任顧問,由創作《舌尖》的主力團隊來製作。這部把順德美食幾乎一網打盡的紀錄片,無論是台詞風格還是鏡頭語言,其實十分接近《舌尖》第一季。故而相比那部在陳曉卿離開央視之後換人接手的《舌尖》第三季,很多觀眾更願意把這部片子當做是真正的《舌尖》第三季。

陳曉卿離開央視、入職騰訊之後打造的《風味人間》,把視野從中國跳了出去,放眼全球去討論中國美食的流變。它立足於國際視野的基礎,用食物去塑造文化的自信,最終渲染出了一種高級感。而這份高級感,也是國內同類美食紀錄片中所罕見的。

話說回來,美食紀錄片要拍出高級感,但不能少了接地氣,如此才能征服大眾。在這方面,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就做得非常好。整部紀錄片聚焦燒烤這一最常見的美食,既包含了《無肉不歡》一集,來展示人們最常見的烤肉,也有《比夜更黑》一集,紀錄令人瞠目的“黑暗燒烤”。那種夏夜露天擼串的煙火氣息充斥於整部片中,令觀眾倍感一股江湖氣生猛撲面而來。小小燒烤背後,正是獨特的市井文化。

其實,無論怎樣的美食紀錄片,拍到最後都是一種文化和價值觀念的體現。中國作為一個農耕文明歷史悠久的國度,擁有著燦爛的飲食文化,若不把這些通過鏡頭展現出來,實在有些可惜。

《早餐中國》的問題在於沒有拍出早餐背後的“食物之魂”,缺了這股勁兒,就成了停留在表面的美食紀錄片。如果單純拍吃的話,那麽形形色色的網紅探店吃播短視頻似乎更接地氣一些,勞一部紀錄片的大駕,似乎有些用力過猛了。

【文/忠犬七公】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