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就業人數竟虛增50萬人,川普又有借口要求降息了?

本文為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VIP會員專屬內容,作者樂鳴,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看似決策科學,一切以數據為基礎,但關鍵問題是底層的數據本身,人為控制的空間就很大。

剛剛美國勞工部“承認”,通過與失業保險報稅數據比對後發現,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報告的非農就業人數虛增了超過50萬人,修正人數創出歷史之最。

如果將修正人數平均回溯到每個月會發現,在被修正的時間段內,原本非農就業人數有7個月是超預期,如果減去每月平均“需增”的約4.2萬人,那將僅剩3個月是超市場預期的,而且會造成連續超過半年低於預期的消極情況。

顯然,當時若沒有“虛增”的這50萬就業人數,對於整個美國經濟的預期和情緒,以及美國股市會是巨大打擊。

美國是怎樣做到“科學”虛增就業數據的?

01

如果……

假設從一開始這50萬非農就業人口沒有被“虛增”,那對於市場的打擊會是巨大的。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12次非農就業數據中,有7次超過市場預期,5次大幅不及預期。如果按照12次共虛增50萬人來計算,平均每月虛增近4.2萬人。若將這4.2萬人從每月非農就業數據中減去會發現,7次超市場預期將變為3次,並連續出現半年以上的不及預期現象。

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美國非農就業公布值和預期值

02

美國對非農數據的“操縱”

美國對就業數據的修正都是名正言順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基於其數據收集的“缺陷”。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是美國勞工部每個月對雇傭非農人口的機構,進行的崗位增減情況的抽樣調查。既然是抽樣調查,就不免與實際值產生差距,這就是美國非農數據大幅調整,但仍被接受的“科學道理”。

但這一回的調整創下歷史記錄,稍微有點過分。

圖:修正前後的非農就業數據曲線

此外,如果是因為抽樣調查有誤差在所難免,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非農就業的統計方式自1939年創立以來就沒有過任何改進,那就有很大人為成份了。

1939年還是美國加入二戰之前,現行全球秩序尚未建立之時,到如今勞動力市場的情況早已滄海桑田。

過去與現在最顯著的一個變化是,當時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個工作崗位就意味著一個就業人口,而現在是“一個蘿卜幾個坑”——一個所謂的就業人口可能乾好幾個崗位。而非農就業統計仍在對崗位進行統計,不顧現實情況,其結果就是大量“虛增”就業。

一個數據就能很好地說明這一問題:在6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2.4萬的背後,是當月美國乾兩份工及以上的人口暴增30.1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僅僅這類多出的崗位就足以“完全解釋”非農增加的24萬個“崗位”。

圖:6月份打多份工的人數增長創出歷史新高(藍線)

同時,勞工部自己發布的修正數據,本質上也是承認了這一問題。

圖:就業數據修正的行業分布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修正量最大的要數零售業、賓館餐廳服務業和專業、商業服務業、再就是教育和醫療服務業。這四大類都屬於“一個蘿卜幾個坑”的行業,零售和賓館餐廳服務業很好理解:上午在H&M賣衣服,中午和晚上去餐廳端盤子,而專業、商業服務這一類別看似高大上,實際上是美國勞工部對“自雇人士”的分類,這些自雇人士裡包括了裝修工、水管工(專業人士)以及會計、設計(商業服務)這些必須自己找活,實際可以同時打幾份工的工作崗位;而教育和醫療服務業裡麵包括了很多幼兒園和小學的臨時工助教(“正軌教師”有工會保護,所以大量“教育界人士”在美國屬於臨時工)以及看護老人和殘章人員的護工(他們被劃為醫療服務業)。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大規模的修正,是因為這次對照的數據是個人報稅記錄——非農數據是以崗位為對象,而報稅記錄是以人為對象,大量的數據壓縮實際上是剔除了大量一個人乾幾份工的“水分”。

03

不僅僅是水分

同時,被壓縮就業量不全都是“一個蘿卜幾個坑”的水分,裡面還有一些真的失業數據:在短時就業後又失業。(報稅記錄裡還有申領失業金的情況)

非農數據和失業率經常會有讓人匪夷所思的矛盾:非農數據暴增的同時,失業率卻在上升。美國媒體最喜歡的解釋是:因為就業市場實在是太火爆太好了,“吸引”了大批原先放棄就業的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所以導致失業率上升。

這種解釋本身就充滿了矛盾。首先美國官方的失業率數據的口徑是:積極找工作的無業人員/總勞動力。具體而言:第一、找不到正式工作而打零工和兼職工作、或每周無償工作超過15小時的,都不算失業人員;第二,因長期找不到工作而放棄的也不算失業人員——只有在最近4周內嘗試過找工作的無業人員,才算失業人員,即超過4周沒找到你就算是“放棄了”,不算在失業率統計範圍之內。

如果是放棄就業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那這群人要麽找到了工作算到就業人口裡面去,要麽就沒找到工作,仍然不計入失業率統計。所以,失業率上升根本就無法用原先“無業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來解釋。失業率上升的解釋只有一個:失業人口在增加。

口說無憑,數據為證。

美國勞工部的另一個口徑的就業調查顯示(該口徑是對住戶的調查,而不像非農是對雇主的調查),自去年12月以來,失業人口數量減少了超過40萬人,同時就業人口也下降了近20萬人。表面上看起來又是充滿了矛盾的數據:為什麽失業人口減少了40萬同時就業人口下降了20萬?因為這裡的失業人口的標準跟失業率的統計標準是一樣的:你超過一定時間沒找到工作就不算失業人口了,所以上面看似兩個應該互相抵消的矛盾數據,應該用加法來處理,即美國自去年以來淨失業人口近60萬!

其他“硬數據”也證明了美國人大量淨失業的事實:美國勞動參與率隨著過去10年的經濟復甦在暴跌。

圖:美國勞動參與率變化(這個比率非常直接:有工作的人/所有適齡工作人口。相比於其他就業數據,較難用所謂統計口徑進行操縱)美國勞動參與率的下降並非因為適齡人口減少(分母萎縮)造成了,作為相對年輕的國家,美國的適齡勞動人口實際在不斷增加。

圖:美國適齡勞動人口數量變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