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桂林龍舟翻船事故:逝去的人再沒機會唱《收兵歌》了

廖承志奮力遊到岸邊後,和親戚一起在濕漉漉的人群中找兒子。“看見我兒子沒?這個說沒看見,那個說沒看見。”

來回找了幾圈,他的心涼了。他殘存著一絲希望趕回村裡,到祖廟燒香,“祖宗保佑他,保佑把他救上來。”

4月21日,廣西桂林秀峰區敦睦村村民私自組織在桃花江練習劃龍舟,2艘龍舟於13時40分側翻,約60人落水,共17人遇難。

文 | 新京報記者王婧禕 實習生|張一川

編輯| 滑璿

本文約3006字,閱讀全文約需5

4月21日下午,廣西桂林的桃花江上一艘18米長的龍舟逆流而上。13時30分左右,龍舟發生側翻,舟上的人全部落入水中。

掙扎間,另一艘龍舟從旁靠近,試圖營救。但很快,救援龍舟也發生側翻。一名目擊者對媒體稱,“水裡的人求生欲太強,把過來的那隻龍舟也趴翻了。”

“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劃龍舟,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沿襲千年的傳統,今年遭遇了意外。

據官方通報,事故系桂林市秀峰區敦睦村村民私自操舟練習所致,事前曾向當地政府報備,但未獲批準。

據統計,兩艘龍舟上共約60人落水。截至當晚22時30分許救援工作結束時,落水人員已全部找到,其中17人遇難。

這個恪守傳統,迄今女性不得進村廟的江邊小村,被悲傷的氣息籠罩。

桂林兩艘龍舟意外翻船遇難人數升至17人 搜救工作已結束。我們影片出品

十年一遇“大扒”盛會

4月21日上午10點半左右,62歲的敦睦村村民廖承志(化名)從家中出發了。

他特意穿上彰顯身份的藍色緞面套裝,繡有白色紋飾。之所以盛裝打扮,是因為今天有件十年一遇的大事——扒龍舟。

劃龍舟,桂林俗稱“扒龍舟”,2010年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當地,龍舟素來“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且逢戊必扒。今年是農歷戊戌年,恰屬“十年一大扒”的年份。

從1988年開始,廖承志每10年都會參加“大扒”的盛會。算上這次,一共參加過4次。

按照老規矩,龍舟出發前,廖承志和上百個村民一起到廟裡給老祖宗磕了三個頭,上了香,把龍頭請上龍船。緊接著,龍船被村民們抬到桃花江邊的碼頭。

桃花江亦稱陽江,是漓江的一條支流,沿江村落眾多。村與村之間世代交好,互稱兄弟。每逢“大扒”盛會,兄弟村會互相“進貢”──到對方村廟燒香磕頭,贈送禮物。敦睦村規模較大,上遊幾個村子都要喊他們一聲“大哥”。

敦睦村此次扒龍舟的目的地就是上遊的兄弟村於家莊。今年春節後,於家莊曾來敦睦村進貢,兩村村民舉行了盛大聚餐,“擺了三四十桌,雞鴨肉很豐盛。”

參加扒龍舟的村民穿著村裡統一配發的藏藍色T恤衫和短褲,只有地位較高的“頭人”和廖承志這樣的龍舟管理者可以穿錦緞傳統服飾。

江邊停了一隻龍船,兩隻賽船。賽船較小,長約18米,穿著藏藍色T恤衫和短褲年輕人多上了賽船。龍船相對較大,長約30米,船上氣派十足。有一人專司敲鼓,兩人專司嗩呐,還有兩三個“頭人”家的小孩子揮舞龍旗助興。

4月21日氣象晴朗,水流和緩。桃花江兩岸低矮的山映在水中,綠色的影子上是粼粼波光。

龍舟出發了。

搜救現場。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通航船閘被封,賽船強行衝壩

逆流而上,敦睦村的村民們最先到達獅子岩村。

獅子岩村也是兄弟村,全村姓李。聽聞大哥村扒龍舟,村民們早已擠在村邊碼頭守候。龍舟上的鑼鼓一響,大家一起向大哥們拱手作揖,還劈裡啪啦地放起鞭炮。敦睦村村民在龍舟上拱手回禮,龍船還在江心轉了幾圈,俗稱“打太極頭”。

三隻船隨後停靠在獅子岩村碼頭。29名村民跳上船,替換大哥們休息。

“好高興的,10年才玩一次。”獅子岩村的李東才也上了船。他告訴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他們村沒有龍船,每次都是大哥村扒龍舟經過時一起玩。“每次至少要玩兩個月,從‘三月三’一直玩到端午節。”

敦睦村、獅子岩村的村民劃著龍舟繼續前行,先後經過巫山腳村、魯家村。此時已近下午1點,船隊劃行了兩個多小時。

魯家村水域有一道橡膠水壩,當時為了解決桃花江的通航難題。

據《桂林日報》報導,桃花江進入秀峰區後,河道形成一個大“S”形、兩個小“S”形。為抬升水位實現通航,工程設計者在江上修建了船閘樞紐。每座樞紐都有橡膠壩和通航船閘。

據多位村民回憶,4月21日,魯家村的橡膠壩充氣未滿,壩的上下兩側水位約有七八十公分的落差,像一道“樓梯”。

大龍船上的村民熊國明(化名)說,大船試圖率先衝過這道“樓梯”,“沒想到直直地衝了上去,又直直地退了下來。”

小賽船跟著衝壩,船身過去了三分之二,但還是被水流衝了回來,“船身打橫了”。

衝壩未遂後,三條船船身轉向,駛向橡膠壩旁邊的通航船閘。閘道約七八米寬,三四米高,原本盡可通行。沒想到,閘道進口的門開著,出口的門關著,船駛不過去。

船上的人開始打電話聯繫開閘之事。在熊國明印象中,村民們等了約半小時,還是沒人來開閘。

小船上的年輕人們按捺不住了,駛出閘道再次衝壩。

救援人員連夜搜救。

卷入漩渦,遊出來又被卷了回去

李東才也在小賽船上。再度衝壩時,他所在的賽船第一個衝上去。衝過橡膠壩三分之二時,一股水流將船打得橫了過來,翻倒在水中。船上的村民全部落水。

“村民們在江邊長大,劃船的人全部是水性好的。”獅子岩村副村長告訴剝洋蔥,那天江水不算大,翻船處距離江邊不到30米,按理說不會有太大危險。

但落水後的李東才發現,自己被卷入了漩渦,“遊出來又被卷回去,遊出來又被卷回去。” 他拚盡全力向著順流的方向遊了幾十秒,“反而還往後走了。”

一名參與救援的藍天救援隊隊員告訴記者,翻船處是一處“滾水壩”,落差雖然不大,但水從高處流下時會形成漩渦。落水者一旦被漩渦吸住,便很難掙脫。

李東才在漩渦裡掙扎了一陣,眼看要被江水吞噬。他急中生智改向側方遊,竟然掙脫了漩渦,幾分鐘後抵達江邊。“我是幸存者。”李東才說。

眼見一艘船翻,另一艘賽船衝過去救援時也被水流打翻。通航船閘內的大龍船聞訊退出,趕到近前救援。

不少落水者爬上大龍船,船上的人越來越多。熊國明眼看著船體越來越低,大龍船也即將沉沒。為了保護老人、孩子,剛剛爬上船的人紛紛跳入水中。

熊國明記得,當時水中一片混亂。江裡江邊,到處是喊叫,“救人啦,出事啦!”沒多久,就有落水村民的遺體浮了上來。

據桂林市政府通報,本次龍舟側翻事故共有約60人落水。截至當晚19時20分,40人獲救,5人送醫救治,已脫離生命危險。事後統計,落水者中共17人遇難。

敦睦村村口。新京報記者王婧禕 攝

逝去的人再沒機會唱《收兵歌》了

事發那天,廖承志和兒子都去扒龍舟了。他在大船,兒子在小船。

他奮力遊到岸邊後,就和親戚一起在濕漉漉的人群中找兒子。“看見我兒子沒?這個說沒看見,那個說沒看見。”

來回找了幾圈,廖承志的心涼了。他殘存著一絲希望趕回村裡,到祖廟燒香,“祖宗保佑他,保佑把他救上來。”

下午五六點,救援隊伍發現了廖承志兒子的遺體。

“我和我老婆一夜沒睡,哭的傷心。”廖承志說,兒子有兩個孩子,大的2歲10個月,剛上幼稚園;小的預產期是5月3日,成了遺腹子。

最年輕的遇難者年僅20歲,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農歷三月初三是廣西特有的民歌節,放假五天。意外發生時,是假期的倒數第二天。

古時這個日子,少數民族的青年男女匯聚江邊,暢飲歡歌。這名大學生的生命,也永遠終結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留駐在美麗的桃花江邊。

事故發生後,秀峰區政府正在安撫村民。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秀峰區政府提出給予每位遇難者家屬撫恤金5萬元,希望家屬盡快將遺體火化安葬。

意外發生的第二天,敦睦村村民聚集到祖廟,廟門口的兩尊大石獅子仍身披紅綢。廟牆上懸掛著村民參加歷屆桂林市龍舟大賽的紅色錦旗,最好的成績是全市第五名。村裡特意將參與這次比賽的村民名單一一列出,謄寫在紅紙上。

一場微雨過後,有人在桃花江邊燒紙。

敦睦村有世代相傳的龍舟歌。每次扒龍舟,村民們從《鬧兵歌》唱起,唱到《出山歌》《拉船歌》,“吔兒呀哈,哦喉耶兒,哦吔嘿呀!”

但那些逝去的人再沒機會唱響《收兵歌》了:“早去,夜回,耶呀哦哦嘿……”

洋蔥話題

你覺得落水者應如何自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