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姓富生態美 烏蒙山鄉綠色致富路越走越寬

畢節,位於烏蒙山腹地,壁立千仞,山石遍地。“八山一水一分田”,讓長期“靠山”生活的百姓陷入“越窮越墾、越墾越荒、越荒越窮”的惡性循環。1988年,國務院批複建立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目光深遠的反貧困試驗。

30余年來,畢節試驗區始終堅持生態建設與開發扶貧並重,先後實施石漠化治理等10余項生態建設工程,森林覆蓋率從8.9%增長到60%。同時,積極開創“五子登科”立體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累計減貧630餘萬人,人與自然逐步從“對抗”走向“共贏”。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2021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畢節考察時提出新期望。

如今,畢節發展的定位已從“試驗”升級到“示範”,開啟了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的嶄新征程。

抓實系統治理 守護美麗烏江

2021年2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的烏江六衝河段,遠眺烏江山水,聽取烏江流域水汙染防治、生態修複保護、實施禁漁禁捕等情況匯報。

化屋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芝至今還清晰記得當時專家向總書記匯報的內容。他感慨地說,烏江水質持續向好,離不開貴州的“鐵腕”治汙。

烏江,貴州第一大河,是長江上遊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貴州的母親河。全長1050公里,在貴州就有884公里,流域面積覆蓋全省7個市(州)47個縣(市、區)。過去一段時間,因沿岸工業企業粗放經營、沿河網箱養殖超載、兩岸汙水處理滯後等原因,烏江一度成為“汙江”。

為系統治理烏江生態環境,貴州全面加強磷化工汙染防治,在全國率先實施磷石膏“以渣定產”。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措施,率先在烏江流域取締網箱養魚。

“2018年底,化屋村32個網箱全部拆除完畢,12戶漁民轉產上岸,轉產率100%。”張玉芝告訴記者,當前,化屋村已全面推行村級河長製,把巡河列入了發展日程。

穿好救生衣、解開船錨、搖動船槳,每天清晨,六衝河上都有楊清鑫夫婦打撈水面漂浮物的身影。“我18歲就在江上打魚,幹了20年。網箱全部拆除後,我改行當起了護河員,每月有3000元穩定收入。”看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楊清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從打魚轉向護水,楊清鑫身份的轉變,是畢節全力守護美麗烏江的一個縮影。為確保烏江流域長治久清,畢節構建了縣、鄉、村三級河(湖)長管理機制,統籌河(湖)長、林長、路長和護河員、護林員、道路保潔員“三長三員”力量,推進巡河護河,實現水岸同治。

如今,烏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乾流水質已全面達到Ⅱ類標準。

發展特色產業 繁榮農村經濟

化屋村以苗族為主,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1年2月3日,習近平走進化屋村的扶貧車間,了解發展特色苗繡產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等情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總書記的話讓人備受鼓舞,我很自豪能通過苗繡帶領大家增收致富。”楊文麗是化屋村蠟染刺繡扶貧車間負責人,2019年10月至今,她累計帶領21名婦女在車間穩定就業,異塵餘生帶動40餘名村民從事苗繡製作,繡娘們每月收入兩千元到三千元不等。

除特色苗繡外,化屋村還因地製宜,重點發展林下烏雞養殖、經果林和花卉種植、鄉村旅遊等產業,努力帶動村民就近增收,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0元。

與化屋村多樣化的產業發展不同,畢節市納雍縣厙東關鄉立足資源稟賦,種植瑪瑙紅櫻桃3萬餘畝,實現年產值1.4億餘元,帶動全鄉人均增收6400多元。另外,該鄉還集中打造總溪河瑪瑙紅櫻桃產業農旅結合先導區,每年接待遊客逾1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3000萬元。

畢節市威寧自治縣素有“蕎鄉”之稱,常年種植蕎麥12萬畝,覆蓋全縣41個鄉鎮(街道)。近年來,該縣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大力發展苦蕎麵粉、苦蕎茶等特色農產品加工,不斷拓寬百姓增收渠道。當前,威寧縣蕎麥加工企業已有30余家,年消耗蕎麥原料2萬噸。

手工藝各美其美、種養殖各具特色,畢節持續深化農村產業革命,把產業興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繁榮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載體,推動鄉村產業遍地開花,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依托良好生態 培育富民產業

“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科學推進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 2021年2月5日上午,習近平在聽取了貴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後強調。

隆冬時節,畢節市織金縣中寨鎮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裡,一朵朵香菇破土而出,宛如一把把撐開的小傘,在松林間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我們鎮生態好,林下仿野生種植的香菇色澤鮮嫩、菌肉飽滿、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中寨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充分利用林下資源,該鎮積極探索一年四季皆可采的林下食用菌種植,現畝產已達6000斤,每畝純收入2萬餘元。

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放珠鎮林下天麻種植基地裡,54歲的鄭成林正忙著種天麻。“天麻的種植和管護大多在農閑時節,既不誤農時,又能額外增收,大家都很喜歡。”鄭成林說,他已在基地務工10多年,每年可穩定收入3萬餘元。

七星關區天麻種植歷史悠久,但受技術和種植條件限制,多年來產量持續下降。為破解困局,七星關區以高質量發展林下經濟為指引,因地製宜發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特色經濟,持續帶動村民穩定增收。

“我們堅持人種天養,既不破壞生態環境,又能種出高品質天麻。”七星關區林業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張義成介紹,目前,該區林下天麻種植規模已有5萬餘畝,年產值4億餘元,覆蓋全區21個鄉鎮辦。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多年來,畢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生態修複和保護的基礎上,依托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因地製宜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和采集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畢節林下經濟利用森林面積已達378.45萬畝,實現產值49.01億元,聯結農村人口276853人,真正將“山水資源”轉化為“綠色經濟。”

江從白鷺飛邊轉,雲在青山缺處生。畢節始終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並重,書寫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峰競秀”的喜人畫面,在貴州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