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撐起中華文明:一堵牆,一道河,一條路

文明的延續、發展需要有一個安定和平的環境,而這又依賴於兩個條件:對內經濟的穩定和對外軍事的和平。在農耕文明下,中原政權經濟的穩定取決於糧食的產量以及糧食在全國範圍內的有效調度、分配;而軍事的和平則主要集中在中原王朝和威脅最大的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軍事力量;而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則是一個文明成熟的標誌。隋煬帝下令開鑿的大運河實現了第一個目標,由秦始皇開始興建的長城實現了第二個目標,而漢武帝開拓的絲綢之路則完成了第三個目標。

歷朝歷代修建的長城示意圖

今天我們首先來談談這堵“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長城記載,長城一共有21196千米(UNESCO官網數據)。長城修築的歷史雖然可追溯到西周,春秋戰國時代各個諸侯國為了防禦也都在邊境修建了長城,但作為大一統的中央王朝系統性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長城的修築始於秦始皇。秦朝一統天下後,面對著北方匈奴人的威脅,便在燕、趙、秦原來的長城基礎上,大規模擴建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

戰國、秦漢時期農牧分界線

萬裡長城的走勢是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是近似重合的。自秦始皇之後,凡是統一中原地區的王朝,歷朝歷代都一直持續著對長城的修築,特別是漢、金、明更是對長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建造,可以說長城在冷兵器時代對於維護國家的安定發揮著無法取代的作用。正是由於長城在近兩千年的時間裡守護著中原王朝,它融入到民族血液中的印記就是一道功不可破的防線,所以才有了20世紀初民族危亡之際,《義勇軍進行曲》中的陣陣呼喊。

守護著秦王朝的萬裡長城和六國長城

言歸正傳,馬是遊牧民族最重要的作戰工具,也決定了遊牧民族的戰鬥特點:出其不意,迅雷不及掩耳,而數千千米的漫長邊境線又給遊牧民族進犯提供了絕佳的場所。但長城的作用就在於能夠化解遊牧民族的這種作戰優勢:一來完備的烽燧體系和預警制度保證了現代通信技術出現前有效的遠距離敵情傳送;二來由於長城的堅固,遊牧民族南下前必須在一個地方打開一個豁口,而這就為中原王朝調兵遣將贏得了時間。

長城的烽燧體系和預警制度是最具創造性的發明

記得上大學那會兒,鄧輝老師(現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歷史地理學教授)跟我們談起遊牧民族進攻時曾說過:別以為會有什麽大場面,你看到的是一幫人扛著鋤頭和榔頭,然後找到一個防守薄弱的點開始七手八腳的“拆牆”。只有把牆拆出一個豁口,遊牧民族的大軍才能夠長驅直入。所以長城建造得越堅固,拆牆時間花費的越多,留給中原王朝派兵馳援的時間就越多,能夠成功抵禦入侵的機會也就越大。

拆了長城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能活著逃回來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即便是中原王朝的軍隊沒能及時趕到,讓遊牧民族突破了長城,劫掠了邊境的重要城市,但他們還得通過最初進來時的豁口返回大漠草原的,如果這時中原王朝的軍隊能夠將缺口守住,那對於滿載而歸的遊牧民族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消息,甚至於還有可能被中原王朝的軍隊“包圓”了。長城的這種雙重作用無疑會讓遊牧民族在發動南侵時慎之又慎。所以才有了歷史上“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這樣的局面。

漢代遺留的長城,屹立兩千年而不倒

但是,我們同樣需要看到的是在缺乏現代工程機械設備的古代,修築長城是要耗費巨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每一段長城都是數十萬征夫用血汗築就的,期間也夾雜著孟薑女哭長城的悲慘故事。但就算是人們怨聲載道,飽受詬病,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何還要一心修長城呢?那是因為相比於其他的戍邊舉措,修長城更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在此僅舉一例:

明朝正統年間,蒙古人對明朝進行頻繁的軍事入侵。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居庸關外的土木堡遭到瓦剌軍隊的圍攻,全軍覆滅,自己也被抓去做了俘虜,史稱“土木之變”,明朝自此由盛轉衰。當時北方已經是強虜壓境,達延汗、俺答汗勢力相繼崛起侵入了河套地區。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朝廷派一個叫余子俊的人作為副都禦史(正三品官)巡撫延綏(延綏鎮是明代九邊重鎮)。當時朝廷為了防衛韃靼的南下,連年征召重兵但收效甚微。余子俊比較了防範北方蒙古騎兵入侵的兩種方案的經濟账。

自古以來,修建長城都耗費了大量民力和財力

第一種方案是延續原有的方案:征召士兵8萬人,每年米豆需銀94萬兩,草料需銀60萬兩,一共154萬兩白銀;每人運米豆六鬥、草四束,需要四百零七萬人次,一共下來運費825萬兩,加起來每年需要979萬兩白銀的開銷;第二種方案就是修築長城,征用百姓5萬人,大約需要300萬個工作日,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就能搞定;每個人按照每天3分銀子(1兩=100分)的工價,一共只需要9萬兩白銀,而且還是一次性支出。後來明憲宗當然同意了第二種一勞永逸的方案,實施的結果也是非常好:征用的5萬軍民不僅不到三個月就修築起東起清水營、西至花馬池綿延1770裡的長城,不僅成功抵禦了八年後蒙古軍的入侵,而且將城牆內的土地屯田開墾,修鑿水渠,每年還能收獲6萬多石的糧食。

燕雲十六州和長城位置示意圖

在中國歷史上,長城唯一沒有發揮過任何作用的是在宋朝,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晉石敬瑭認契丹皇帝為父,將從東起山海關、西至雁門關以西的北方屏障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之前少俠在清明上河圖的系列文章中也談到過北宋文人治國下廢弛的軍備,自始至終都無力從契丹人手裡奪回燕雲十六州,可以說中原大片的土地,包括都城汴京城都直接暴露在遼金的鐵蹄之下:這就意味著一方面本就羸弱的北宋軍隊無險可守,另一方面遼金軍隊卻來去自如,雖然北宋每年給遼、金送上孝敬的白花花的銀子,還有各種貢品(比如《澶淵之盟》中北宋每年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而且在河北的常年駐軍就達30萬之多,但依然無法改變它成為遭受遊牧民族侵擾最嚴重的王朝的命運。直到明朝的時候,中原王朝再一次控制了燕雲十六州,從公元936年到1368年,一共持續了433年,其中242年中原地區都為北方遊牧民族所佔據。

到了明朝,長城依然發揮了重要作用。即便是到了明朝末年,從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到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皇太極先後四次率軍南下攻打明朝,他避開了明軍重兵把守的遼西走廊,從大安口、龍井關、居庸關等處毀牆入邊,大肆劫掠河北、山西、山東,但依然無法立足。由於遼西走廊的長城屏障,如果扼守住了咽喉之地山海關,明朝軍隊是可以堅守首都不被女真人攻陷的。

古往今來有一句話叫自毀長城,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明朝後來是在吳三桂的帶領下主動放棄山海關的防守,帶領清軍入關,京師才最終失陷,那一年是1644年。然而三百多年過去,我們同樣在做著自毀長城的事,2003年大頭娃娃奶粉,2008年三聚氰胺,2010年山西疫苗,2016年山東疫苗,當下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長生疫苗事件……有生之年不知這後面還會發生什麽,但如果總是在食品、藥品這些關乎老百姓生命的問題上屢犯不改,我們終將失去的是無法挽回的民心。此時此刻,天下無數百姓內心是否還在呐喊:何時才能“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未完待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