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壓力一大就想喝可樂?科學FM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陸 飛 郝春暉 楊 梟

責編 | 惠家明

1

童年多接觸大自然,成年後心理疾病風險低

圖片來源:pixabay

科學家們很早就注意到,城市居民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往往大於農村居民,而這當中的機制卻並不明確。近期,丹麥奧胡斯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自然環境在這裡起了重要作用。這項研究採用了政府登記數據,包含所有丹麥人在1985至2013年間的居住和醫療信息。此外,研究者們還利用衛星數據,計算了每個人10歲以前居住地的綠色空間比例。分析發現,在家庭經濟條件、父母病史和年齡等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童年時期居住地綠色空間比例越高的人,成年後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越小。相比於童年時居住地綠色比例最高的人群,那些比例最低人群的心理疾病風險高出了55%。

文章鏈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2/26/1807504116.short

2

戰爭創傷讓人對宗教更虔誠

圖片來源:pixabay

在我們的印象中,宗教和戰爭有著緊密的關係,歷史上許多戰爭都是由群體間的宗教衝突引發的。而在個體的心理層面上,戰爭和宗教又有什麽樣的關聯呢?近日,哈佛大學主持的一項針對烏乾達、塞拉利昂和塔吉克斯坦的研究發現,戰爭會影響人們的宗教行為。這三個國家在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都經歷了戰爭,其中遭受戰爭影響越大的人,在戰後也越積極地從事宗教活動,對宗教更加虔誠,不管是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研究者還注意到,這種戰後效應存在時間非常持久。比如在塔吉克斯坦,雖然戰爭已經過去13年,但它對當地人宗教信仰的影響仍然存在著。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8-0512-3

3

為什麽壓力一大就想喝可樂?

圖片來源:pixabay

有道是“可樂一時爽,一直可樂一直爽”。壓力山大的時候,特別想來一口可樂緩解情緒。可是,人為什麽喝可樂就能快樂呢?3月7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的孫文智課題組與上海科技大學合作,為我們揭示了這一現象背後的機制,相關成果發表於Current Biology 雜誌。研究者認為,大腦中位於室旁核( PVN )中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CRH )神經元有調節壓力的重要作用。這種神經元越活越,與壓力有關的激素就會釋放得更多,人也會越焦慮。而在飲用可樂之後,大量的糖分會作為大腦中的獎勵行為,顯著抑製這種神經元的活動,進而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所以,大家以後壓力太大的話,不妨獎勵一下自己。別擔心,喝幾口應該不會變胖的。

文章鏈接: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9)30218-0

4

埃博拉幸存者抗體助力疫苗研發

圖片來源:pixabay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高達50%~90%,會引發患者五官、內髒大量出血的可怕情況。這些年來,醫學界一直希望用疫苗來攻克埃博拉病毒,但是收效有限。原因在於,埃博拉病毒共有三種不同類型,但是大部分抗體卻只能抵禦其中的一種。針對這一問題,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合作,希望從埃博拉幸存者身上找到辦法。研究人員提取了一位西非埃博拉幸存者的抗體,解析了一種可以阻斷多種埃博拉病毒的廣譜中和抗體結構,從而發現了埃博拉病毒新的脆弱位點。而根據這些信息,人類在設計抗體時將有望得到一種同時抑製三種病毒類型的疫苗。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4-019-0191-4

5

黃石國家公園發現能吃垃圾並發電的細菌

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遍布大大小小的溫泉,這些獨特的地熱環境是特殊微生物的天堂,也讓人類受益匪淺。最近,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學者宣稱他們找到了一種神奇的細菌,而發現地點就在黃石國家公園的鹼性溫泉裡。這種細菌不僅可以將有毒的汙染物轉化為危害較小的物質,而且還能在此過程中“發電”。其相關原理和我們從食物中獲取電子,並且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使其變為水的過程基本一致。只不過,這些細菌會利用特殊的毛髮狀結構將電子轉移到外部金屬中,從而形成了電流。研究者認為,這一發現相當驚喜,因為它可能有助於同時解決緊迫的汙染問題以及能源問題。

文章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78775319300291?via%3Dihub

6

用計算機程序研究藝術作品的風格

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將藝術作品解構為一串串數字再來鑒賞,可能會被認為是暴殄天物,而來自巴西的物理學家哈羅德·裡貝羅偏偏這樣做了。他開發了一套計算機程序,分析了14萬件藝術作品,通過其中的局部空間模式,計算出了每幅繪畫的熵和複雜性。熵用來描述圖畫的混沌程度,繪畫越“規則”熵就越低,而複雜度描述每個圖案的可變性。裡貝羅發現,各種繪畫作品中複雜度和熵的變化反映了整個藝術史上風格的轉變。比如,現代藝術往往被認為具有虛化的邊線和松散的筆觸,通常就具有低複雜性和較高的熵;而在後現代藝術中,物體具有辨識度,邊緣明確,因而具有高複雜性和低熵。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簡單的指標可用於更好地捕捉各種藝術時期的細節,從而了解藝術如何演化。

文章鏈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5/37/E8585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