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175個家庭表示,疫情過後他們想住這樣的房子!

蹭著新冠肺炎的熱點,很多地產媒體最近都在預測,疫情後哪種房子會更受歡迎?

有人說“低密度洋房”、“近郊別墅”、“一樓帶花園、頂層帶露台”,有人說“一定要換大房子”、“多個書房”、“必須雙衛”……

可在薑Sir看來,基本都是廢話。

首先,規劃限制之下,一層帶花園、頂層帶露台的房子不可能獲批,市區洋房、近郊聯排基本會絕跡。

其次,獨立書房也好、雙衛也罷,都需要足夠面積支撐。誰都喜歡住大房子,可問題是錢呢?

總之,無論從供應角度還是價格角度,上述預測說了等於白說,毫無意義。

現在我們更需要了解的是,這次疫情之後,人們的某些居住習慣、生活場景會不會出現改變?

在規劃、價格、戶型面積等外部條件不變基礎上,開發商能在設計端、購房人能在裝修端做出哪些嘗試,去提升未來的居住品質?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大家在本次疫情中體驗到的生活痛點究竟有哪些

2月12日,薑Sir聯合知名地產設計機構賽拉維,進行了一次居住需求網絡調查。

最終,總計收回5175份問卷(“冷眼觀樓”收回4698份、“賽拉維”收回477份),來自全國超過11個省、市、自治區。樣本分布廣泛,具有較強的代表意義。

結合這份珍貴的第一手統計信息,薑Sir和賽拉維專業的設計師一起,整理出了一份《“戰疫”居家生活報告》

絕對都是乾貨!值得收藏!

換房和重新裝修怎麽選?

第一部分,我們想了解被調查者對改善居住品質的一些基本想法。

首先,在被調查者的家庭結構”中,有約40%屬於三口之家。這也表明,三居產品仍然是目前樓市的主力戶型。

老幼同住的綜合佔比約28%,結合比例最大的三口之家,預示著今後地產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全齡化問題。▼

“你對你現在的居住狀態滿意嗎?”大家的反饋還是比較高的。

有將近59%的朋友回答“還可以吧”,只有約5%的朋友對自己現在的居住狀態非常不滿意,有換房打算。▼

薑Sir特意設計了一個選項:“你最傾向哪種改善自己現在居住狀態的方式?”

因為過去業界有一個理論:房子也有新陳代謝,通常的更換周期是8-10年。

但薑Sir卻認為,隨著房價越來越高、後開發建案的品質提升,房屋更新頻率恐怕不會像以前那樣高了

結果,調查數據基本印證了薑Sir的猜測。

選擇“直接換房”的約56%,選擇“重新裝修接著住”的約44%。雖然換房派仍是主流,但二者佔比已旗鼓相當。

而在裝修派中,19%選“調整功能”,13%選“局部裝修”,12%選“重新裝修”。

這也給開發提了醒:今後的戶型設計,空間功能是否可自由調整非常必要。▼

“疫情過後,你對自己住所有什麽規劃?”的回答,基本驗證了上一條結論。

“現在租房,過後想買房”的比例約18%,“現在房子比較,過後想換房”的比例約34%,合計約52%。

“現在房子舊了,過後想裝修一下接著住”的比例約42%。

這能推導出三個結論供參考:

疫情中有些地區對租戶的不友好,並不必然能刺激無房戶迅速去買房。

改善需求未來有可能會有一波釋放,關鍵得看產品力是不是足夠誘人。

購房需求不一定會井噴,但二次家裝有可能會出現市場機會。

最不滿意的三大空間是哪裡?

第二部分,我們想了解在這個超長假期中,宅在家裡的人們都有了哪些體驗和居住痛點。

“疫情爆發後,大家宅在家裡消磨時光的主要方式是什麽?”

“看電視”、“看書”、“和家人一起活動”,三個傳統項目仍然是主流。這也意味著,客廳仍然是一個家中最重要的活動空間。▼

“有小孩子的家庭,疫情期間家長都會陪他們做什麽?”

“一起運動”、“一起畫畫”、“一起做手工”排名前三。

這意味著,有孩子的家庭,需要預留出親子空間。也許,一張大桌子、或一套兒童專用桌椅是很必須的

“陪伴看動畫片”排在第四,預示著未來很多家庭可能不會以電視作為客廳布置的中心。▼

“疫情中,老人們的居住狀態是怎樣的?”

“種花養草、飼養寵物”排名最高,“下廚做飯”緊隨其後。這也意味著,老人看房,可能最關注客廳、陽台和廚房空間。

同上一個題目相同,如何增加室內的活動空間值得思考。也許,多增加“洄遊動線”的設計是一種可能。▼

“大家對自己現在的家,最不滿意的三個功能空間是哪裡?”

客廳、餐廳、廚房三大空間的功能性和舒適度,最受受訪者關注。主要的痛點在於客廳功能單一、餐廳空間不足、廚房功能不夠

主臥、書房、兒童房次之,主要痛點是儲物空間不足、獨立房間的功能性不完備。▼

“長期‘被宅’,大家對目前住宅的功能有哪些新的訴求?”

排名第一的還是客廳,希望增加家庭互動的空間。

這也意味著,今後客廳要打破傳統的“電視+沙發+茶几”三件套束縛,功能要更豐富、可變,強調家人共享、強調情感交流

像“方廳”的設計,可能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而想要一個獨立私屬空間的選擇排名第二,意味著功能空間劃分要更細致。

那麽,會不會意味著那種5㎡左右的半居室將有需求?

“在疫情之後,客戶會比以前更側重考慮哪樣的房子?”

功能性與舒適度的選擇仍然是客戶最糾結的,“為了功能性而犧牲舒適度”略勝一籌,開發商需注意。

在環境與配套二選一時,大家的選擇標準沒變,仍然更“傾向環境一般但配套好的高密度社區”,也印證了疫情其實改變不了什麽。

此外,綠建科技的接受度大幅提升。也許,高密度社區並不可怕,舒適度完全可以利用技術解決。

相比之下,智能家居概念似乎接受度還不高。▼

六大功能區有哪些痛點?

第三部分,我們想分別了解一下,一套房子中的玄關、客廳、餐廳、廚房、臥室、衛生間六大功能區,都有哪些居住痛點?

首先看玄關

不出所料,“進門處沒有地方掛冬天的外套”,遙遙領先排名第一;“鞋櫃不夠用”和“沒有換鞋凳”分列二、三。

這表明,儲物空間不足、功能不夠強大仍然是絕大多數人家庭的最重要痛點

這就為地產設計師們提出了第一項挑戰。

比如,能否在門口增加獨立儲藏間?能否利用獨立的電梯前室增加儲物功能?精裝修玄關櫃設計能否更細化?▼

其次看客廳

儲物空間不足仍然是最大痛點,選擇最多的還是“櫃子不夠用”。而要讓客廳展現出優美的外表,收納規劃遠比一套昂貴的沙發更重要。

排名第二的竟然是“沒有陽台”,這給某些堅持不做陽台的開發商敲響警鍾。

要知道,陽台雖小,但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除了洗衣晾曬,它還承載了寵物樂園、家庭後花園等各種美好理想。

“南北不通透”位列第三,這屬於戶型基礎規劃的問題,多存在於老舊戶型中,也證明今後改善型市場仍有很大空間。▼

第三看餐廳

最大痛點還是收納,沒有空間擺放餐邊櫃,紙巾、水杯、零食等各種雜物只能堆在餐桌上,家裡自然顯得凌亂。

“開間太窄,餐椅做了人就過不去廚房”排名第二。這提醒很多開發商,側廚設計一定要注意餐廳開間。如果淨寬度做不到2.5米,還不如廚房橫置,餐廳寬一點更舒服。

餐桌太小是第三個痛點。請注意,餐桌在滿足一家人一日三餐之外,還可以充當大人和孩子共享的書桌。

此外,餐廳還需考慮多媒體、手機充電位的預設。▼

第四看廚房

猜都猜得到,“空間不足”肯定是最大痛點。現在不論大小戶型,給到廚房的空間總是相當局促。面積大多給了客廳,這種思路值得反思。

至於解決之道,可以考慮開放式廚房,利用餐廳延展廚房功能。

“烹調方式單一”排名第二,也許預示著未來會有更多廚電、鍋具進入家庭,自然也意味著需要更合理收納。

“洗碗刷鍋太麻煩”排名第三,毫無疑問,洗碗機前景廣闊。▼

第五看臥室

一個很少人注意到的細節排名第一——“睡前脫下的衣服沒地方放”

這個問題,薑Sir利用一個網購的落地衣架解決了。其實,還能有更多解決辦法,比如衣櫃的細化設計、床尾加腳榻、床邊放一個衣簍……

“後悔櫃子做少”排名第二。薑Sir注意到,即便是很多豪宅,主臥預留的衣櫃尺寸也是按10年前的需求做的,不應該。

“孩子躲進自己房間不放心”與“臥室沒書桌”旗鼓相當。也許,初中以前的孩子寫作業,更應該設在家長做家務時看得見的位置,這又為客廳的設計提出挑戰。▼

第六看衛生間

“儲物功能不足”、“乾濕不分離”、“地漏反味”成為排名前三的痛點

衛浴空間的強大收納,不單單是充足的櫃子,更應該是合理的規劃分區。尤其是衛浴的瑣碎用品很多,不同空間規劃放何種物品十分重要。

乾濕分離和良好的通風是衛生間的剛需,避免藏汙納垢保持空氣清新。如果是暗衛,就要選個功率大點的排風扇。

不過,這裡也漏掉了一個調查項,就是“有多少人需要浴缸?”▼

疫情改變了我們哪些習慣?

第四部分,我們想了解一下新冠肺炎疫情會不會改變我們某些居家生活習慣?以及這些習慣改變後,我們的設計應該有哪些調整?

畢竟,現在人們已經習慣出門戴口罩、進門擦酒精,而且天天緊張自己家會不會成為淘大花園?

首先,“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入戶玄關處洗手、物品消毒有需求嗎?”

結果,有約71%的被調查者都表示“非常有必要”

玄關空間若能實現“免接觸”+“勤消洗”,病毒則無法靠近家人。

曾經看過日本的案例,門口設置小小的洗手池,進門就能洗手。當然,更實用的方式是玄關處放一瓶免洗洗手液。

另外,快遞包裝在門口完成拆開、丟棄的流程,也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

第二,“面對氣溶膠的威脅,你在廚房、衛生間的下水管處是否有處理手段?”

大多數人“對浴室排水孔做了簡易封堵”,但也有人“沒有做專門處理”。

這提示大家,選擇合適的地漏非常重要。▼

第三,“疫情爆發後,除了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以外,你還做了哪些防疫措施?”

大多數人會“對家居環境整體消毒,增加打掃衛生的頻率和時間”,也有很多人開始“關注廚房的垃圾分類”。

這可能也意味著,廚余垃圾處理機會受到更多歡迎。▼

第四,“疫情之後,你最有可能為家中添置哪些家用電器或智能設備?”

令薑Sir比較意外的,消毒櫃排名第一

好多精裝項目都贈送消毒櫃,但很多人反饋不好用。現在看,也許要重新重視起這一配置。

洗碗機、掃地擦地機器人、廚余垃圾處理機排名二、三、四不出意料,有殺菌功能的衣物護理機排名第五值得關注。

在外地很多豪宅項目,薑Sir都看到過這種衣物護理機,但天津還沒見過。▼

第五,“隻穿過一兩次、還不用洗的衣服如何收納?”

大多數人仍然習慣掛在臥室的衣架上,其次為掛在陽台。這可能和玄關處衣物收納功能不足有關係。▼

最後,“家庭小藥箱應該放置在哪個空間?”

約43%的人喜歡放在客廳,約26%的人喜歡放在玄關,約23%的人喜歡放在臥室,約8%的人喜歡放在老人房。▼

公區能否流行“免接觸”設計?

第五部分,我們想了解一下疫情對整個社區的規劃會不會產生影響。

“疫情後你希望自己小區增加哪些基礎配套設施?”

排名前三為“更好的醫療配套”、“小花園小廣場”、“餐飲配套”

也難怪,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實行封鎖管理。如果小區內就能滿足就醫、蔬果供應、社區活動等功能,“被宅”時光依然美好。

此外,網購服務網點的價值更顯突出。快遞投遞實現外投內取,箱內消毒,可避免人與人直接接觸,也阻止了病毒通過物品傳播。▼

“疫情後你最希望小區的公共區域增加哪些配置?”

排名前三為“減少直接觸碰電梯按鈕的機會”、“公共衛生間感應式水龍頭”、“社區大門感應式開啟”

這就引申出一個關鍵詞——“免接觸”

外地已經出現了社區內傳染的案例,電梯按鈕有可能是傳播通路。

如果大堂入戶門做人臉識別、電梯實現語音梯控、樓道實現燈光聲控、公共衛生間的感應龍頭和皂液器……這些一定會大大增強業主的安全感。▼

後記

報告中的每一個數字背後,都在上演著疫情之下的居家生活眾生相。

一道道問題蘊含著,每個鮮活家庭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希望這份報告,能夠為廣大房企在日後的產品研發、以及普通老百姓的自家裝修,提供一些參考。

也算是薑Sir和賽拉維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為疫情之後更美好的生活獻計獻策。

聲明:本文中涉及數據歸“冷眼觀樓”及“賽拉維”共同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時須注明“數據來源自‘冷眼觀樓’&‘賽拉維’”。

- END -

2020·2·2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