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操忌憚司馬懿,為何不當機立斷斬草除根,原因並不複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發生在諸葛亮發動首次北伐戰爭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睿、華歆和鍾繇。原文如下:

卻說魏主曹睿設朝,近臣奏曰:“大都督曹真,數敗於蜀,折了兩個先鋒,羌兵又折了無數,其勢甚急,今上表求救,請陛下裁處。”睿大驚,急問退軍之策。華歆奏曰:“須是陛下禦駕親征,大會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長安有失,關中危矣!”太傅鍾繇奏曰:“凡為將者,智過於人,則能製人。孫子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臣量曹真雖久用兵,非諸葛亮對手。臣以全家良賤,保舉一人,可退蜀兵。未知聖意準否?”

睿曰:“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賢士,可退蜀兵,早召來與朕分憂。”鍾繇奏曰:“向者,諸葛亮欲興師犯境,但懼此人,故散流言,使陛下疑而去之,方敢長驅大進。今若複用之,則亮自退矣。”睿問何人。繇曰:“驃騎大將軍司馬懿也。”睿歎曰:“此事朕亦悔之。今仲達現在何地?”繇曰:“近聞仲達在宛城閑住。”睿即降詔,遣使持節,複司馬懿官職,加為平西都督,就起南陽諸路軍馬,前赴長安。睿禦駕親征,令司馬懿克日到彼聚會。使命星夜望宛城去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一出祁山”,發動首次北伐之戰,曹魏大都督曹真損兵折將,西北戰場局勢逐漸惡化。魏明帝曹睿非常憂慮,與群臣商議對策。大臣華歆建議曹睿禦駕親征,鍾繇則建議曹魏起用被罷免官職的司馬懿出山。此後,曹睿任命司馬懿為平西都督,率領南陽兵馬趕往西北戰場救援,後來便有了司馬懿在街亭打敗馬謖之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鍾繇口中的“長驅大進”, 意為軍隊迅速向遠方進軍。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鍾繇舉薦司馬懿的故事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的虛構。按照小說的描述,諸葛亮在“一出祁山”之前,采納馬謖的建議,離間曹睿與司馬懿。曹睿不明真相,罷免了司馬懿的職務。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曹睿不僅從來沒有罷免過司馬懿,而是對司馬懿恩寵有加。據《晉書?宣帝紀》載,曹睿繼位後不到半年,司馬懿就被晉升為驃騎將軍。半年之後,司馬懿再度受到曹睿的垂青,被任命為荊州及豫州兩地的最高軍事長官。

眾所周知,曹魏帝國的奠基人曹操對於司馬懿是有戒心的。《晉書?宣帝紀》中曾經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帝(司馬懿)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曹操)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這也是“三馬同槽”這句成語的由來。

既然曹操對司馬懿充滿戒心,為何卻沒有當機立斷除掉司馬懿呢?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司馬懿善於偽裝,其次是他得到了當時的太子曹丕的器重。《晉書?宣帝紀》稱:“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這段記載道出了司馬懿在曹操時代安然無恙的最為關鍵的原因。

曹丕稱帝後,對司馬懿當年協助自己登上帝位非常感激,對其加官進爵。因此,司馬懿在曹丕時代仕途一帆風順,歷任尚書、督軍、禦史中丞等重要職務,成為曹丕的心腹之臣。在曹丕臨終之際,司馬懿又被委以托孤重任,成為顧命大臣。即位後的魏明帝曹睿對司馬懿也非常信任,司馬懿也由此成為曹魏重臣,後來曹睿病逝前又與父親曹丕一樣,將司馬懿委以托孤重任。不過,令曹丕、曹睿這兩父子意料不到的是,被他們兩父子委以重任的司馬懿最後卻篡奪了曹氏的江山。

參考書籍:《三國志》、《晉書》、《三國演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