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海軍戰略海運能力滑坡,“抗俄”部隊或難抵彼岸

資料圖片:美海軍先鋒級聯合高速運輸艦(JHSV)。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稱,由於美國海軍和船運業可用於跨洋戰略運輸和物資輸送補給的船隻數量嚴重不足,現有艦船普遍趨於老化,一旦歐洲爆發大規模戰事,美軍地面作戰部隊可能很難將所需的各型重型裝備和人員悉數運至戰場。美媒稱,美國在大規模意外事件中能夠調用的船隻,只有待命預備隊的46艘船、海軍軍事海運司令部的15艘艦船,以及危機期間美軍可以啟用的、符合軍事海運標準要求的60艘商業船隻。上述艦船中的多數業已老化過時,艦況並不理想。美軍擔憂,如果這一局面得不到改變,美軍在戰時進行遠程兵力投送、確保對盟友的安全保證的能力將大大縮水。

    事實上,在歐洲或其他遠離美國本土的戰區爆發大規模戰事時,從美國本土緊急調運兵力開赴戰場,是冷戰時期美軍采取的既能確保盟友抵禦蘇聯入侵的能力、又能盡量減少美軍的前沿部署的“兩全其美”之策。這種部署方式的基礎,則是以海運為主的大規模遠程兵力投送能力。美軍的自1970年代美軍在歐洲實施的“返德者”系列演習,以及海灣戰爭時期美軍本土和駐歐部隊增援中東戰場的實踐,就是美軍強大的兵力投送能力的絕佳體現。

    然而,隨著冷戰結束,原本強大的作戰對手——蘇軍不複存在,對美軍的跨洋海運能力的需求也大大縮減。雖然美軍為應對不時之需,依然保持了強大的海運船隊,但大規模作戰需求的減少,使海運船隊的更新和人員的訓練維持的優先級被不斷降低。在如今美國國防戰略重新聚焦於對抗中俄的“大國競爭”,美俄在歐洲的軍事對峙不斷更新的情況下,軍事海運能力的萎縮顯然是不可能容忍的。基於為大規模戰爭做準備的考慮,美國海軍提出應關注軍事海運船隊的維持和更新。

美海軍大型運輸艦借助浮橋向灘頭運送M2步兵戰車群。

    不過,在如今美海軍預算“捉襟見肘”之時,加強遠洋船隊之說不免顯得有些奢侈。美海軍認為,在反恐戰爭中,海軍的現役艦隊規模降低到了不能滿足美國基本軍事需求的“危險”數量。雖然在川普“重建海軍”的指揮棒下,近幾年美海軍不斷有新造艦艇開工和下水,但新入列艦艇是對此前艦隊數量縮減的“補償發展”,並沒有緩解美海軍作戰能力不足的困境。因此,海軍現在當務之急,仍是集中資源建造航母和驅逐艦等大型水面艦艇,恐怕難以劃撥資源用於運輸船隊的更新。

    美國民用船運業的萎縮,則使軍事海運能力滑坡的危險“雪上加霜”。馬島戰爭和海灣戰爭的經驗顯示,一支龐大而活躍民用遠洋商船隊,乃是一個國家軍事海運能力的真正基礎。而冷戰後美國民用遠洋商船隊的萎縮,使美軍陷入在戰時無人可用、無船可用的困境。除為海運任務維持的船隊外,美軍很難扎到符合遠洋海運要求的船隻。同時,即使美國全部具有執行戰時遠洋海運任務資格的海員悉數上陣,也無法填充船隊人員的缺額。此外,已經習慣於使用現代化航海設備和新型動力系統的海員們也難以操縱那些“祖父輩”的蒸汽動力船隻。

美海軍LCAC氣墊登陸艇向灘頭運送大批車輛。

    除上述困難外,軍事海運服務於美陸軍這一實質,或許也是美海軍難以為此投入大量資源的原因。戰時向歐洲增援地面部隊固然是美海軍的核心任務,但終究是為美國陸軍作嫁的行動。對於美海軍來說,歐洲戰區也是一個相對處於邊緣地位的地區。在美國海軍急於重建對抗中俄遠洋艦隊和奪取製海權的作戰艦隊時,更新遠洋船隊是否值得海軍投入主要資源,目前尚無最後結論。如果美海軍維持現有海運力量,用於戰時“抗俄”的美陸軍精銳部隊或許都難以抵達大洋彼岸,只得“望洋興歎”了。(文/馬騏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