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辭職第33天,我選擇回去上班

年輕人,不要動不動就辭職

內心強大的人

不容易辭職

作者 / 李曉木

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很多人在職場遇到挫折,以為辭職就萬事大吉了,甚至僅想一想,都有一種輕鬆、解氣的快感。

但是,遇到問題我們就一走了之,這樣問題就真的解決了嗎?生活真的就變好了嗎?

@小升

職場新人

辭職第33天,我決定回去上班。

我的公司就是不靠譜,推出“996”作息,這還有個人空間嗎?我的老闆就是不靠譜,總是交給我根本完不成的工作量,這不是欺負人嗎?我的同事就是不靠譜,想讓他們幫個忙,都恨不得躲出八丈遠。

客戶就更別提了,一個一個的超級難伺候,真以為自己是上帝啊!

辭職這個決定,真的不是衝動,我受夠了。

剛離職那會,每天睡到自然醒,不怕起晚了遲到,沒有了老闆奪命連環call,爽。可沒過幾天,就撐不住了,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工作幾年也沒有積蓄。

不過沒關係,我有爹有媽啊,我又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對,回家。

可回到了家,我才知道家裡的真實狀況,父親已經病了很久,他們怕影響我的工作,沒有告訴我。

父親這一病,他們的生活也變得很拮據,養老金都不夠每個月吃藥。父親把本是一周吃五天的藥,生生改成了一周吃兩天。

就這樣,上個月我為了買最新的蘋果x,找他們要了3000塊錢,他們都沒有猶豫一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只知道吸食父母血的鬼。

背著他倆哭夠了,我撥通了老闆的電話,和他聊了很久,老闆說其實工作中的問題,真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我的時間管理效率和心態太差。

冷靜下來後,覺得老闆說的沒有錯。我以前認為那些都是別人的問題,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

在心理學上,剛辭職我的狀態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格失調症”,我認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不能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導致人生問題重重。

誠如作家埃爾德裡奇所說:“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老闆最後同意了我重返公司,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工作內容,一樣的工作強度。我卻感覺比以前輕鬆了許多,不是工作少了,客戶可愛了,而是我的明白了遇到問題不能逃避,要去解決。

我現在工作做得好,老闆也對我委以重任,我把每月的工資寄回家裡,為他們減輕負擔。我很滿足現在的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工作和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了。

婚姻裡,最危險的就是離開職場

婚姻與職場,真的是兩條平行線的嗎?也許你認為是,其實真相是,他們是有交織的。

@月月

全職媽媽

如果現在讓我說是什麽毀了我的婚姻,我想是我停止了成長。

即使離了婚我也可以坦率地說,我和前夫是因為愛情才走進婚姻的,愛在濃時,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要在一起。

我們當時就是這個狀態,一句感人至深的“我養你”讓我從一個農村女孩,一朝成了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

後來孩子的出生,讓我徹底放棄了重返職場的想法,每天給孩子喂奶,換尿布,家裡的大事小情,一個沒工作的人也忙得不可開交。

做了全職媽媽任身材一路胖了30斤,每天穿脫了線的T恤,由少女直接變成了大媽;由於不上班,老公回家和我說的那些人情和人際,我一句也聽不懂。慢慢的老公回家什麽都不說了。

後來的劇情,就像《我的前半生》裡的馬伊琍的遭遇一樣,他有了第三者,出軌了。

我也想過和他鬧,去他部門鬧,可是仔細想想,鬧有什麽意義呢?鬧就能挽回這段感情嗎?我們就能回到之前嗎?我選擇放手。

記得楊瀾說過:“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物質,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長。”

通過離婚這件事情我明白了,婚姻的長久需要兩個人有共同語言,互相扶持的,女人無論做什麽,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不能離開職場。

因為婚姻的真諦,其實是一種雙向車道,一種典型的互惠行為。婚姻裡,最不能停止的就是持續成長。

職場中,好心態勝過換工作

職場裡從來沒有真正的“平等”,有的人把委屈化為力量,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資源,而有的人只知道抱怨,一次次跳槽,一次次面臨同樣的問題,一次次灰心。

@大西

職場老員工

在職場上,比找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好好工作的心態。

我在一家外貿公司兢兢業業地工作了五年,可以說這五年的工作,讓我受盡委屈。老闆所有掙錢的大單子,總是轉給同事大偉,轉給我的都是又難又小的單子,每月工資,都是我來墊底。

還有三個月合約期滿,我準備辭職不幹了。

當我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說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有一個朋友說:“你是一線銷售,那你明白它背後的業務流程和核心技術嗎?厲害的業務人員的行銷技巧,你懂得嗎?”

我搖了搖頭,回答:“沒有。”

這個朋友就給我建議:“你不如先在這幾個月中,借著公司這個平台,把一切銷售模式、文案和後台流程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寫合約等具體細節都弄懂了之後,再一走了之,這樣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到下一家公司,都是你的資本,你也才不虧啊!”

從那之後,我真的開始認認真真地學習起來,還常常加班加點地留在辦公室研究行銷方案,記了3大本厚厚的筆記。

很奇怪,在我準備辭職而專注學習的這段時間裡,部門的領導和同事對我的態度,竟180度大轉彎,工資翻了3番,還給我配個一個助理。

過了半年,大家又在一起聚餐,那個朋友問我辭職了沒有,我笑著說:“我可以說是今非昔比了,這就是我的理想工作,我可不辭職了。”

朋友說,我當時要告訴你的就是這個道理:在職場上,比找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好好工作的心態。

我在2018年6月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看到,2017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高達33%,95後平均在職7個月就會選擇離職。

被調侃成“隱形退休人口”的他們,感覺自己自由,我卻深感悲哀。沒有立足點的人,因為沒有信念,無論在哪個部門都不自在。

什麽樣的人不容易辭職?內心強大的人不容易辭職。

反之亦然。

我們為什麽而工作?難道真的為了用最少的時間,換更多的財富?它們好像沒有止境。

我認同稻盛和夫的說法:無論做什麽工作,都是為了內心強大的修煉。

要達到幸福的境界就必須有內心的參與,內心的狀態就像春天的綠液一樣,只有越來越強大,才會流滿幸福的枝頭葉脈。

今日話題:是什麽讓你堅持留在了職場?

作者:李曉木,十點簽約作者,願我有文,按摩你心,歡迎關注公眾號:李曉木。本文為十點視頻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繫小編:summerbai199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