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將門之子李如松,是如何長官援朝禦倭戰爭的?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林小靜 

李如松是明代著名軍事將領,立下了不少戰功,在萬歷年間的平壤之戰中顯示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幫助明朝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李如松出生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父親是遼東名將李成梁,李如松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軍事,並參與了重要戰役。萬歷三年(1575年)李如松承父蔭被授予都指揮同知,萬歷五年(1577年)蒙古進犯,李如松參與了對蒙古的作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同年因功受到朝廷的封賞。此後李如松開啟了晉升之路,萬歷十一年(1583年),他出任山西總兵,與其父李成梁皆為總兵,得到皇帝的賞識,據守重鎮。萬歷十二年(1592年)萬歷皇帝親自對其進行嘉獎,李如松因功被授予左都督一職。

 

                                           

李如松

就在李如松因功封賞的這一年,日本在朝鮮挑起了戰爭,明廷應朝鮮請求派出了援朝軍隊,李如松被任命為主將。萬歷十二年(1592年)12月底他被派往朝鮮,萬歷十三年(1593年)9月從朝鮮撤離,先後參加了平壤和碧蹄之戰。面對豐臣秀吉派出的二十萬軍隊,明神宗一方面派兵前往平壤,另一方面撥銀二十萬兩用於遼鎮,同時發二萬兩白銀犒賞朝鮮軍隊。最初李如松被沒有被派往朝鮮,但當明軍在平壤首戰慘敗後,明神宗緊急任命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率領四萬餘人東征。李如松進入朝鮮後,指揮明軍和朝鮮軍隊對平壤進行合圍,並親自率兵到城下戰鬥,為了讓將士奮勇殺敵,李如松制定了極為嚴厲的軍規,曾“手斬怯退者一人巡示陣前。”

李如松

在李如松的指揮下,明軍取得了平壤戰役的勝利,日軍被迫退守龍山,李如松乘勝追擊,不僅收復了開城,而且讓日軍一路退守,至王京時,李如松因過於輕敵而遭到了日軍的埋伏,明軍損失慘重,最後以傷亡幾百人為代價衝出了重圍,李如松身受重傷,但此次明軍仍給予日軍重大打擊。萬歷十三年(1593年)四月,黃海、平海等地相繼被收復,日本向明朝提出議和,至此明軍取得了勝利,李如松也因此被加封為太子太保。不過議和只是豐臣秀吉的緩兵之計,萬歷十七年(1597年)日本又向朝鮮發動了第二次入侵,直到第二年中、朝軍隊才將其徹底驅逐出朝鮮,取得了最終勝利。

李如松在朝鮮指揮明軍與日軍作戰

從朝鮮回來後,李如松其後又被授為遼東總兵,最後在與蒙古的交戰中因中埋伏而死,朝廷追贈其為少保、寧遠伯,朝鮮感念李如松在平壤戰役中的功勞,為他與兵部尚書石星共建武烈祠,長期祭奠。

參考文獻:

宗惠玉:《李如松與援朝禦倭戰爭》,《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李新成:《明代遼東名將李如松》,《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3卷第1期。

孫衛國:《李如松之東征及其後裔流寓朝鮮考》,《人文雜誌》2014年第1期。

編輯:施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