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少熱播國產劇,都逃不過一個沙雕英文名

每部熱播劇都有個洋名

這周的《長安十二時辰》更新後,右相林九郎,貓在家裡磨磨唧唧養花弄草一肚子壞水的大唐第一宅男,終於出門赴宴了。

在這之前,觀眾都急了:都幾個小時了,你怎還不出門?

我偶然發現發現這部劇的英文譯名後,發現真是再貼切不過: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長安最長的一天。

確實很長,長到雷佳音前前後後都吃了五頓飯了,準備乾壞事的周一圍老師駕著馬車差不多奔波了十集才到達目的地。

不過,這譯名也挺有味道——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講諾曼底登陸的經典作品《最長的一天》,突出具有決定歷史意義的一天中,那種箭在弦上的史詩感。

一時興起,我就去看了看最近其他幾部熱播國產劇的英文譯名都長啥樣——這年頭Lucy Vivian David遍地跑,誰還沒個洋名了?

講熱血電競的《全職高手》,英文名叫The King's Avatar。王之化身,相當中二。

對於不知道原著的路人來說,這個名字跟中文原名一個氣質,熱血裡不失一絲令人看不懂它要乾嗎的高深莫測。

《陳情令》,英文叫The Untamed。

簡單卻契合了劇中最重要的內核“無羈”,許多觀眾都誇它翻得挺信達雅。

王一博前段時間的另一部劇,電競為主題的《陪你到世界之巔》,英文名也有點意思:Gank Your Heart

雖然看上去有點霸道總裁風,但把遊戲術語gank結合進來,可能還是動了點腦筋。

有人可能要問,國產劇的英文名翻譯得好壞,有關係嗎?

在現在的行業大趨勢下,可能還是有關係的。

這幾年,許多國產劇如今不僅在國內熱播,還紛紛出海,比如被Netflix購買版權,或在日韓東南亞電視台播出,成了文化輸出的一部分。

澎湃新聞曾採訪業內人士稱,如今的國產劇在創作或海外發行時,通常都會取好英文名。名字可能是劇方和發行方自己起的,也可能是采納了海外採購商的建議。

所以說,這屆國產劇確實該注意一下劇名翻譯得拿不拿得出手了。

流星花園VS隕石花園

*以下英文名都來自該劇的官方譯名,不是我編的。

記憶中國產劇英文名最驚世駭俗之作,還得數這位——

中文名是校園溫情向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英文名突變“誰睡我兄弟”,令人面紅耳赤、浮想聯翩。

這位也不遑多讓《少年神探狄仁傑》英文名Young Sherlock,可能是在碰瓷,也可能是在致敬大洋彼岸的同行。

手滑打錯單詞的低級錯誤也挺要命。《小情人》的片頭一度把little打成litter,備受寵愛的小情人秒變賽博朋克風垃圾情人。

但話說回來,正如中國文學被翻譯成英文一直門檻很高,把一個劇名濃縮成信達雅的英文,的確也不容易。

直譯呢,容易顯得愣。

新版《流星花園》登陸Netflix的時候,片名就直譯成了Meteor Garden。

但是,英文裡和中文對應的比較浪漫風的“流星雨”,一般是用shooting star,meteor則是更為硬核的“隕石”。

隕石花園這麽一整,突然有一種張飛小拳拳錘你胸口的侏羅紀公園戀愛故事既視感。

少了中文用詞那些微妙的限定和修辭,直譯譯名還容易超越時間與概念的限定,顯得十分之狂妄與中二。

你瞅瞅:

武媚娘傳奇——The Empress of China——中國女皇!

無心法師——Wuxin: The Monster Killer——無心:怪物殺手!

九州·海上牧雲記——Tribes and Empires——為了部落!(不,走錯片場了)

在準確性的基礎上兼顧文學性,更不容易了。

比如我們熟知的《情深深雨濛濛》,堪稱中國偶像劇名史上矯情與美感共存的巔峰。

而它的英文名,Romance in the Rain,怎麽看都普通了點。

中文裡複雜的句式和咬文嚼字就不要想了,看看青春校園劇是怎麽慘敗的: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A Love So Beautiful

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

宮廷古裝劇當然也要敗北。

不說什麽《寂寞空庭春欲晚》這種翻譯大家也未必翻得好的古詩,於正的《宮鎖XX》系列就夠人撓頭的。

《宮鎖連城》英文裡變成了“皇宮丟失的女兒”,突變公益廣告。

有段時間國產劇(其實是原著小說)的名字還特別愛把主角的名字都塞進去,以體現中文一字多義的博大精深,但英語徹底結束了這種酸不溜丟的文字遊戲。

何以笙簫默——My Sunshine

花千骨——The Journey of Flower(一朵花的旅程,聽著更像旅遊真人秀)

人間至味是清歡——Love Actually(碰瓷警告)

什麽單純美好笙簫默,統統都給我在小學英文詞匯量裡解決戰鬥。

用詞簡單粗暴還有個額外效果:英文版劇名反而直截了當地還原了霸道總裁愛上瑪麗蘇本質。

《秦時麗人明月心》,英文名The King's Woman,王的女人,夠直白。

《孤芳不自賞》,英文名General and I,將軍與我,夠赤裸。

《杉杉來了》,英文名Boss & Me,霸道總裁和我的二三事……夠讓人浮想聯翩。

只不過,聯想到的應該是十年前流行的那種帶漫畫封面的台灣言情小說。

當然,也不能說這麽多國產劇的英譯名裡就沒有水準高深的。

迪麗熱巴和周渝民那部《烈火如歌》,英文名Agni Cantabile,這兩個高階詞匯怎麽看都超綱了。

但你別說,深究一下它又是那麽地像模像樣。

Agni:火神Cantabile:音樂術語“如歌的”

竟讓人挑不出毛病,除了它在百度翻譯中令人迷惑的樣子。

公主和傳奇,國產劇半壁江山

許多傳播到海外的國產劇,是那些中國特色十足的古裝仙俠劇,那名字只有更難翻譯的身份。

楊紫和鄧倫的香蜜,據說一度打算翻譯成The Honey Sank Like Frost,“像霜一樣下沉的蜂蜜”,簡直不能更直球,而且不知所雲。

最後在海外登陸的時候改成了Ashes of Love,愛之灰燼,觀感就好多了。

仙俠玄幻劇的時間尺度都大得嚇人,動輒三生三世、萬年修為,結果翻譯成英文的時候也少不了命運、時間這些宏大又虛幻的詞匯。

張震和倪妮那部《宸汐緣》,英文就叫Love and Destiny,正如它的原名一樣宏偉,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登陸海外的時候,叫Eternal Love,永恆的愛。

這種假大空的感覺怎麽形容呢,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假如現在一部青春偶像劇就叫《永恆的愛》……不,應該是想不出來的,這年頭應該沒有誰會再給自己的劇用母語起這個名字了。

更尷尬的是,另一部劇《雙世寵妃》還能跟它撞了英文名,這讓人不禁發問永恆的愛是不是太唾手可得了一點。

或許正是因為不好起名,各大古裝劇化繁為簡,紛紛選擇了一個一看就特別跌宕起伏宏偉雄壯的詞統領全片:

Legend。

扶搖——Legend of Fuyao

羋月傳——Legend of Miyue

古劍奇譚——Swords of Legends

秦時明月——Legend of Qin

活色生香——Legend of Fragrance……

人的傳奇,劍的傳奇,香氛傳奇(咦)……可以說是無事不傳奇了。

這麽多傳奇,到底誰最傳奇?沒想到,最後是名不見經傳的《招搖》(不是楊冪阮經天那個扶搖)勇敢地做了傳奇的集大成者,給自己起名叫……The Legends。

另一高頻使用詞匯,非公主莫屬,放眼望去我國真的地大物博,無數公主都擁有一部長達五六十集的愛恨情仇。

東宮——Goodbye, My Princess

錦繡未央——The Princess Wei Yang

太子妃升職記——Go Princess Go

楚喬傳——Princess Agents……

這也有語言和文化差異在裡面,別管是公主格格皇妃還是太子妃,統統也只能在英語裡叫princess了。

不過這倒也反映現實:國產劇的半壁江山本就是一部宮裡的女人發家搞事談戀愛史。

真正的princess還得屬這位

英文名的正確打開方式

說到底,有些國產劇譯名讓人發笑或尷尬,就像是中式沙雕英語翻譯進軍了電視劇界

不過,國產劇其實也是有不少英譯名是收獲了不少好評的。

當時《琅琊榜》一度要翻譯成The Ranking of Lang Ya,雖然準確,但很生硬。

最後這部劇出海的時候,叫做Nirvana in Fire。火中涅槃,和梅長蘇人物經歷和故事主線都相當契合。

而且,“鳳凰涅槃重生”的意象在東西方文化中是共通的,一舉兩得。

有些譯名靠文藝腔調取勝,比如《春風十裡不如你》,翻成了Shall I Compare You To A Spring Day。

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借用了莎士比亞名句,文藝氣息甚至壓過了中文原名。

《北平無戰事》從中文名,到英文名All Quiet in Peking,顯然也都是在化用世界名作《西線無戰事》的意涵。

有的英文譯名則有著耐人尋味的留白。

之前很火的那部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中文名已經很擲地有聲,直譯反而會顯得遜色。

它的譯名卻看起來很有美劇範兒的舉重若輕:The World Between Us

還有些國產劇,本身拍得就比較用心,連英文名的梗都不會隨意放過。

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校園劇《你好舊時光》,英文名是My Huckleberry Friend。用了馬克吐溫筆下的“哈克貝利”和Moon River裡的歌詞典故,讓人會心一笑。

看了八百遍的《武林外傳》,或許很多人已經注意到它片頭那句很有快意江湖範兒的英文:My Own Swordsman

這些細節,都是看完劇會頓悟“此中有真意”的那種。

像這樣的劇或許未必會向海外輸出,不過在這些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角落用了這些小巧思,大概也是一種用心的體現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