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屆中國人工智能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競賽成果發布

8月9日,首屆中國人工智能峰會暨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競賽成果發布會在廈門舉行。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此次峰會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警察部聯合指導,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為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傳統行業、社會管理的融合發展、資本對接、人才交流搭建“連接”橋梁,為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和跨界應用注入新動能。

在本次峰會上,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人工智能領域政策規劃、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創新應用等內容進行主題演講,並圍繞人工智能在城市大腦與產業智能、信息網絡安全、智慧安防、知識產權保護、車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融合發展等進行交流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點評獲獎作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一般來說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很多創新人類是可以控制的,能夠引領這些創新走向健康、正確的方向。人工智能全面達到或超過人類可能還需很長時間,但某些局部方面,比如人臉識別,已經比人做得好一些了。

“我們要更多支持年輕人,支持他們的創新,使他們的創新能夠得到更快的良性循環。”

關於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用“3144”概括了人工智能目前的總體狀況。3是指人工智能到目前為止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則是高文對於人工智能的一個基本判斷,兩個4分別是4大優勢和4個短板。

高文表示,人工智能從1956年開始,經歷了3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是1956-1976年,基於符號邏輯的推理階段;第二階段是1977-2006年,基於人工規則的專家系統階段;第三階段是2007-至今,大數據驅動的深度神經網絡階段。

對於人工智能的一個基本判斷,高文分析稱,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正處於由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過渡的階段。“弱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已經如火如荼,正在成為推動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而強人工智能將會帶來更大的顛覆性全局性影響,但今後發展的方向和技術路線還不確定。”

高文也指出,我國發展人工智能方面有政策、數據資源、青年人才儲備等方面等的優勢,但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算法還是需要積累和沉澱,在高端芯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感器等方面薄弱,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台;此外高水準的人才不足,國內只有五分之一的高端人才,比美國少80%,還需要加強高端人才的培養。

首屆“中國人工智能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競賽”成果的發布也是本屆峰會的一大亮點。全國362支隊伍995個項目角逐數月的人工智能大賽同時揭曉,阿里巴巴集團的“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獲評“人工智能創新之星”稱號。

大賽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稱,本次大賽囊括了互聯網的技術難點和前沿方向,兼具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超過了國際同類比賽的規模。

據悉,獲選“人工智能創新之星”的阿里“知產保護科技大腦”,是一套阿里20年間積累的海量線上線下假貨特徵庫、打假經驗聚合而成的算法技術系統。

阿里安全資深算法專家薛暉透露,這套系統的樣本數據總量相當於186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量,僅累積的打假圖片樣本量就超過137億張,用0.3毫米的標準相紙列印疊加後高達411千米,是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塔的4964倍,約等於464個珠穆朗瑪峰。他舉例道,如果人工查看1張圖片需10秒鐘,那麽5萬人同時工作的效率才能勉強趕上“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的速度。這套系統24小時自動運轉,96%的疑似侵權鏈接在發布的那一刹那就已被秒殺。

“打個比方,這顆大腦可以毫秒級的發現上萬顆圓球中混進了一顆有細微黑點的圓球。”阿里安全專家張曉峰說,隨著假貨特徵庫的數量不斷增加,算法學習能力不斷進化,這顆大腦會更加強勁的擠壓製售假者的生存空間。

對於本次大賽的舉行,倪光南給予了高度評價。“標誌著我國在綜合性大型人工智能賽事,從運用方面滿足0到1的非常重要的一步。通過競賽使得我們較好了解當前國內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和水準,為今後在該領域的政策引導、市場引領等決策過程提供參考依據。”

紅星新聞記者 張炎良

編輯 陳豔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