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江醫學博士研究雙胞胎便便七個月,獲得驚人發現

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的估計,從2005年-2015年,全球抑鬱症患病人數增加18%以上,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抑鬱症。在我國,每100個人裡就有7個抑鬱症患者。

播放GIF

為什麼抑鬱的人越來越多?這個謎題至今無解,但科學家們在研究中發現,人們會患抑鬱症,也許不一定是腦子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腸子出了問題。

浙大一院有兩個研究團隊,近年來陸續發表論文,證實某些抑鬱症確實和人們腸道裡的菌群是否失衡關係密切。

一對同卵雙胞胎帶來的思考

蔣海寅博士,就職於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從2015年11月開始,堅持跟蹤隨訪一對同卵雙胞胎姐妹。

姐姐是雙相抑鬱症患者,而妹妹正常健康。蔣博士通過7個月的隨訪,在姐姐生病的急性倆、緩解期、長期緩解期分別多次同時取姐妹的糞便作研究,結果發現:

姐姐發病時,她和妹妹腸道菌群的相似度就會降低;而到了緩解期,相似度會逐漸升高;特別是在長期緩解期,兩姐妹的腸道菌群相似度幾乎一樣。

「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最主要因素,一個是基因,一個是飲食。同卵雙胞胎在基因上肯定是最為相似的,而且她們這一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吃同樣的東西,所以最大程度排除了基因和飲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雙胞胎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姐姐患有雙向抑鬱。因此排除基因和飲食的干擾,這項病例研究證實了腸道菌群與抑鬱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那麼,大量樣本的研究是否也能發現腸道菌群與抑鬱症密切相關呢?

事實上,蔣海寅從2011年讀博士起,在李蘭娟院士和阮冰教授的指導下,就開始著眼於腸道微生態和精神疾病相關的研究。2015年,他在國際專業醫學期刊《腦,行為,免疫》上發表論文《重度抑鬱症患者腸道菌群的改變》,此後被全世界科學家引用100多次,是浙一近幾年來的高被引論文。

在這篇論文裡,蔣海寅收集了江浙地區76份糞便標本,分別來源於30名健康人、29名急性期抑鬱症病人、17名緩解期抑鬱症病人。男女比例差不多,中位數年齡在40歲左右。

通過對這些糞便標本中細菌基因的測序,蔣博士利用生物資訊學方法探索其中與抑鬱症發生髮展相關的重要微生物。研究結果表明,抑鬱症病人的腸道菌群確實存在失衡現象,主要表現在有害菌如腸桿菌科細菌顯著增加,而有益菌如普氏棲糞桿菌屬則降低。普氏棲糞桿菌屬含量越低,抑鬱癥狀越嚴重。

因此,蔣海寅研究團隊推斷:抑鬱症的發生髮展可能與腸道內有益菌的減少和有害菌的增加有關。

抑鬱症一發作,他就噁心嘔吐

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胡少華博士也在研究「腦-腸」的關係,他接觸到大量抑鬱症病人,發病時會有非常明顯的腸胃反應。

「前不久,我接診了一位抑鬱症病人C,是從消化科轉過來的。C雖然平時也有焦慮抑鬱等情緒表現,但家屬並不知道他得的是抑鬱症,他最明顯的癥狀是吃不下東西,一吃就吐。因為進食非常少,半年裡瘦了20斤。所以他們一開始是去消化科就診。」

播放GIF

C在消化科做了所有可能相關的檢查,胃鏡、腸鏡、腫瘤標記物都查了,但查不出原因。消化科醫生建議到精神科看一看,這才到了胡少華醫生這裡。

胡博士確定他有嚴重的抑鬱症,對症治療,給他服用雙通道抗抑鬱葯,然而令人驚奇的是,C服藥後,不僅情緒好轉,胃腸道不適的癥狀也消失了。

而出院後,C擅自停葯,不僅情緒再次低落下來,胃腸道癥狀也再次暴發。

「所以抗抑鬱藥物及情緒穩定劑可以同時改善情緒癥狀和胃腸道癥狀?這是我們團隊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持續兩年半,目前已經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

這項研究是這樣的:收集16-25歲之間、伴有消化系統癥狀的40多例雙相抑鬱症患者,治療前留取他們的大便、血樣,檢測大腦激活功能、完善精神量表評定、檢查他們身體免疫水準等,和相同數量的健康對照組做一個對照記錄。

經過四周的情緒穩定劑的治療,再次為患者們做全面檢查和對照。

結果發現——治療前,雙相患者腸道中的有益菌「雙歧桿菌」「乳酸菌」相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腸道抵抗力明顯低於健康人,整個機體其實處於炎癥狀態,同時腦功能明顯下降;使用情緒穩定劑治療後,腸道抵抗力逐漸恢復,炎症水準下降,腦功能也開始恢復。

那麼反過來,腸道菌群的平衡是否也可以改善抑鬱症的臨床癥狀呢?胡少華說,今年1月份,美國科學家在動物模型中已經證實,給抑鬱模型的大鼠餵食含有雙歧桿菌的食物,兩周後大鼠的抑鬱行為消失。

腸道菌群會通過「腦-腸」軸影響人們的情緒與行為

據胡少華博士、蔣海寅博士及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情感障礙科主任譚忠林博士介紹,早在1920年,世界上已經有「腦-腸」軸的概念,人們發現大腦和腸道是雙向通信系統,互相影響,腸道疾病、腸應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往往會伴有焦慮抑鬱情緒。

直到2010年前,愛爾蘭庫克大學有兩位專門研究「腦-腸」軸的科學家發現,腸道微生物在腦腸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通過腦-腸軸影響腦和行為。兩位科學家進一步提出「腦-腸-微生物」軸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寄生蟲。平均每個人腸道中定植的細菌總數約有1000種,數量可以達到10的14次方級。有很多細菌是參與了動物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實現的。比如,曾有動物實驗表明,如果一隻大鼠在完全無菌環境下出生,那麼它成年後,大腦裡的記憶中樞海馬的太空記憶功能是缺失的。這說明細菌的存在參與了海馬的發育。」胡少華說。

近三五年,國際上對「腦-腸-微生物」軸的研究非常熱門,去年,世界頂級的專業醫學雜誌《科學》,就發表有三篇相關內容的論文。

1.腸神經分布在腸壁,然後上行投射至丘腦,把腸道信號傳輸到大腦。大腦的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自上而下可以去調控腸道的蠕動和消化。

2.腸道菌群可以通過人體的內分泌軸(HPA軸)作用於大腦。抑鬱症病人的內分泌軸是存在異常的,調節腸道菌群可以逆轉內分泌軸。

3.抑鬱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通常有慢性炎症反應,而慢性炎症反應很可能來源於腸道刺激,和腸道菌群有著密切關係。有些腸道細菌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通過免疫系統對我們的大腦產生影響。

4.抑鬱症和神經遞質如五羥色胺、多巴胺的異常密切相關。而腸道菌群裡有一些細菌自身可以合成一些神經遞質,也可以促進人體細胞裡神經遞質的釋放。

不論是感染科、消化科,還是精神科專家,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確定調節腸道細菌結構和功能的平衡可作為抑鬱症未來治療的新靶點。畢竟,抑鬱症的治療到現在都還是個醫學上的難點。

都市快報記者 謝謹憶

·突然發出一聲慘叫……昨天,杭州消防從火車東站的電動按摩椅上救下一女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