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工智能走進美術館,藝術與科技如何跨界融合?

隨著人工智能在當下越來越熱,美術館也在思考如何用科學和藝術結合的手段,把人工智能放入展覽中呈現。上海當代藝術館於9月28日起至2019年1月3日為公眾呈現展覽“眾妙之門”,展出20位中外藝術家的24件/組作品,作品涵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傳統藝術等多重話題。展覽旨在鏈接科學與藝術的視野呈現人類學話題,拓展藝術探索和展示的邊界。

AI面前,書法永恆

談到人工智能,人們最常擔心會不會被其取代,但當代書法家王冬齡卻自信地說“書法永恆”。在“眾妙之門”展廳的入口處呈現的就是由王冬齡與AI技術團隊聯合打造的展覽同名裝置作品,旨在呈現傳統文化借力現代科技的沿襲與顛覆。《眾妙之門》裝置由機械臂-筆-攝影頭-螢幕四部分組成,作品以“遞歸與道”為創作靈感及核心,各部分相輔相成。

與AI的合作讓王冬齡感觸很深,他記得,在七八年前日本已經出現了機器人書法,讓他倍感驚訝。如今機器人寫書法、寫詩已經屢見不鮮,但王冬齡對此並不感到威脅,“和人工智能的對話交流,反而可以更好地認識到這門藝術的不可取代性。我們看幾千年前的墨跡仍然非常感動,因為在書法裡有作者當時的情感、情緒的承載,有血肉之軀,有修養、有情感的人才能寫出來這樣的作品。”他同時認為,藝術家應該通過與人工智能對話,了解科技達到了什麽樣的高度,有時候機器人所製造的“意外”的藝術效果也可以給藝術家啟發。“人工智能已經不可抗拒地走入當代,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把它作為工具使用,和它和諧相處。”

展廳二樓被398台悟空人形機器人“佔領”,這一取名為《心·窗》的作品嚐試於人工顯示器與人眼的對視之間,解構“人工”與“智能”的對立。

AI人工智能不僅展現在展覽作品中,更全面融入展覽策劃。上海當代藝術館特別推出機器人導覽員,為觀眾帶來切實與科學相伴的觀展體驗。

科學技術助力藝術探索

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資訊科技不斷改寫社會運轉的規則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展覽嘗試將當下高新技術所發展的“妙”聚合在當代藝術館的“門”之下,也引發對於真理和靈性的哲學思考。

在展覽中,藝術家李磊逾三千個木製骷髏雕塑的作品蔓延一樓玻璃幕牆,正如藝術家所言“每當我捧起骷髏,看著空空的眼眶,似乎那是一扇門,進去,就是無盡的宇宙”。藝術家嚴培明通過不斷反覆繪畫再現記憶中母親的形象,作品《我的母親》不僅表達無盡的思念,更幫助藝術家完成與靈魂的對話。油畫家石至瑩第一次嘗試做裝置作品,作品《圓光》將敦煌壁畫中佛像後的圓光轉換為物質化的裝置,同時也將脫胎於宗教場所的感悟延續為對於宇宙精神和世界秩序的探討。作品所使用的菲涅爾透鏡是她在數種不同的透鏡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石至瑩驚訝地發現,這一來自法國物理學家奧古斯汀·菲涅爾19世紀的發明竟能完美地詮釋自己想要的藝術效果。“在找尋透鏡的過程中,我發現科學家對整個社會發展所作的巨大推動。這次展覽也讓我有機會在自己的創作中把科學與藝術做很好的結合。”

石至瑩作品 《圓光 Halo》

生物科學技術也助力藝術家探索生存的終極話題。展覽中多件作品通過影像、新媒體互動裝置等當代藝術手段討論DNA生物工程、細胞繁殖、宇宙運作等話題,以技術手段質問當下人類對於“永生”的追求。策展人孫文倩表示,展覽更多的意義是探索,探索藝術和未來科技的關係,探索什麽樣的藝術可以走的更遠,探索當下社會的“心靈殿堂”,也希望觀眾能夠在展覽中提出各自對於生命的發問。

楊青青作品 《夢的穿越——不見的翅膀 Invisible Win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