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始人退出:國王、父親還是仆人?

商評編者按

2018年9月10日,馬雲宣布一年之後將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這引發人們對“創始人退出”這一話題的關注。

在企業追求基業長青的路上,創始人的角色究竟該如何定位?是國王、父親還是仆人?

1

創始人悖論

很少有人意識到,在創始人和他創辦的企業之間,存在一個根本性矛盾,即“創始人悖論”。

一方面,企業成長需要創始人的投入與成長,投入越多、成長越快,越能推動企業成長。

反過來,創始人也有了更多時間、更多資源與機會塑造這家企業,從戰略、組織到文化全方位地讓企業打上自己的“烙印”,形成以自己為核心的系統。

另一方面,處於這樣的狀態越久,企業對創始人的依賴程度就越深,系統自身的閉合越緊密,凡是不認可、不適應、挑戰這一秩序的人都會離開。

然而,一旦企業所處環境發生非線性變化,再加上創始人自身的成長停滯了,自滿保守了,企業就有可能陷入危機。

一個完整意義的成功創始人,應該是“進”得漂亮,“退”得瀟灑。

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進”得漂亮是欣賞的、樂見的、容易理解的,但對於“退”的認識卻是模糊不清、不甚明了。

相比“進”,“退”更難,需要很高的智慧和遠見、對人性弱點的克制與超越。

2

“退”的前提與基礎

無論是王石、柳傳志,還是馬雲、何享健,他們的“退”都是預先規劃的,常常還是公開預告的。

早在1999年,年僅39歲的王石就把總經理位置交出來了;馬雲在2013年從CEO位置上退下來,也不過48歲;2000年聯想一拆為二,楊元慶與郭為各領一方人馬,正是柳傳志苦心安排的結果;何享健雖然退出較晚(70歲),但很早之前就決定不把美的辦成家族企業,而是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來經營。

因此,對他們來說,“退”是一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過程。早一點退出,交到合適的人、團隊手裡,是對自己負責,對企業的未來負責。

從容不迫的背後,是充分的準備、鋪墊。

在預備退出的過程裡,他們有計劃地引入了若乾力量來緩解“退”的衝擊,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這些力量主要是指團隊、梯隊、制度、文化,它們分別代表集體的力量、時間的力量、普遍的力量、價值觀的力量,是對創始人個體局限在不同角度的超越,也成為創始人避免拋物線形職業生涯最可依賴的力量。

換言之,如果說這些創始人有什麽共同點的話,最大的一點就是,他們相信團隊、梯隊、制度和文化的巨大力量,認為它們比任何偉大的個人都可靠得多、重要得多。

王石談起自己對萬科的貢獻時說:“我給萬科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們建立了一個制度,這個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規範、透明、團隊。萬科沒我在的話,會發展得更好。我很欣慰,我看到了。”

柳傳志素以重視管理(“管理三要素”)、企業文化著稱,強調打造“斯巴達克方陣”,把聯想做成一家“沒有家族的家族製企業”。

為了實現讓阿里巴巴成為102年企業的願景,為了讓自己順利退出,馬雲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鋪墊。

早在2009年9月,馬雲宣布包括自己在內的18位創始人集體辭去元老身份,改用合夥人制度,並於2010年正式開始施行。

阿里巴巴的文化非常強勢,是眾所周知的。這首先要歸功於強勁的考核,所有人業績考核一半得分與價值觀有關,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幾乎沒有第二家企業這麽做。

3

國王、父親和仆人

創始人的順利退出,需要解決很多問題,跨越諸多障礙,如接班人的培養、傳承過程的管理等。

然而,最大的障礙來自創始人自己,核心問題是他如何看待自己與企業的關係。

是把自己看作企業的主人、國王,還是父親,抑或反過來把自己看作企業所代表的偉大事業的仆人?這裡面是頗有差異的。

“國王”是相當多人的選擇。在創業初期,這是必要的。“國王”意味著快速決策、承擔責任、敢冒風險。

然而,一旦過了合理的界限,它就成為了一種病態:高高在上,一言九鼎,應者雲集,無人能反駁,甚至搞崇拜、神秘化。

沉迷於“國王”的角色定位越深、越久,對企業的潛在阻礙就越大。

如果把企業當作“兒子”,自己定位為“父親”,情況會好得多。但凡明智的“父親”,都會培養“兒子”,給其空間,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行動能力,有朝一日離開“父親”或者“父親”離開後,開辟屬於自己的領域。

我們認為創始人還可以更謙虛一些,把自己定位為企業的“仆人”。

企業不僅是營利機構,更應該是一項偉大事業、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接力賽,而自己恰好舉起了第一支“火把”;企業不僅是自己的,更是員工的、客戶的、合作夥伴的,自己取得的任何成就都離不開其他人的支持合作,而自己恰好發揮了聚合、聯接的作用。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達到阿里巴巴、萬科、聯想、美的的規模或許永無可能。

但是,柳傳志、馬雲和王石的“退出之道”,卻可以為企業的創始人們學習、借鑒。

創始人修煉為成功的企業家,有很多難關,這也許是最難的一關,不是堅持,不是突破或創新,而是逐步放下,從“國王”到“父親”,再到“仆人”,也就是從“大我”到“小我”,再到“無我”。

原文摘自《創始人退出:國王、父親還是仆人》

該文刊登在《商業評論》2019年2/3月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