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走五祖路,發現內心的力量

重走五祖路:發現內心的力量摘要

先睹為快~!

正慈大和尚2013年到五祖寺後,提出了“人文五祖”的理念。 不僅是五祖寺內部挖掘和整理禪宗文化,更重要的是以五祖寺為平台,推廣黃梅文化、推廣湖北文化,乃至把中國禪文化推廣到世界。

沿著五祖的足跡行走,我們走進弘忍大師的世界,追尋祖師遺跡,懷想祖師風范,在重走中找到內心的力量。

這種重走,不僅是一種宗教熱情,更是一種人文關懷。因為在祖師曾走過的路上,我們能夠重新找回禪法脈脈相承的力量,找到禪的精神與鮮活的生命力。

? 五祖寺:棲神幽谷,遠避囂塵

鄭晶今/文 P24

這樣鍾靈毓秀的仙境,自然甚合祖師“故知棲神幽谷,遠避囂塵,養性山中,長辭俗事,目前無物,心自安寧”的修行主張。於是,祖師卓錫於此,開山建寺,肇啟“東山法門”,法脈相延至今。

這就是東山,它歷經千年沉浮,依然如山門前那三株古晉油樸,菩提日長,開枝散葉,靜候來者,千古流芳。

?意生寺:母愛是一座豐碑

薛蓓/文 P30

黃梅人民深深愛戴這位禪宗祖師,從五祖誕生至今的一千四百年間,黃梅本土流傳著許多和五祖弘忍有關的傳說故事。

這些故事散落在民間,口口相傳,漫延生長,至今依然熠熠生輝,仿佛夜空中的星星,讓我們看到五祖弘忍不僅是一位開一代宗風的禪門祖師,他還是一個鮮活的人,從出生、成長、出家、修持到傳法,其中的傳奇、艱辛與堅韌,讓殿堂裡的神像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好像這一千多年來,他一直生活在黃梅,從未離去。

?網埠寺:母子情深不忍棄

馮富國/文 P33

在與五祖弘忍有關的眾多遺跡中,濯港網埠寺應該是最能見證弘忍與母親周氏母子情深的處所了。

周夫人身上表現出的偉大母愛,任何鐵石心腸的人都會被打動,其中也包括掌握唐王朝最高權力的另一位女性:武則天。武則天封周氏為“聖母”,並且下令在五祖寺敕建“聖母殿”。

也許正是因為皇帝的推崇,黃梅人在跟五祖相關的很多地方建寺廟,塑像供奉“五祖菩薩”和“聖母娘娘”,寄托他們對五祖母子的懷念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佛姆寺:一棵樹的傳奇

薛蓓/文 P34

一位中年婦人提著洗好衣物的籃子迎面走上來,正好相視一笑。婦人問:從哪裡來?來這裡做什麽?

一時躊躇,該說“做什麽呢”,那些籌劃似乎在這大自然的青綠山水中太闊大巨集遠。靈機一動,隻說:從武漢來,專門來拜五祖。

婦人立刻有了深以為然的神色,連連點頭:好,好!

仿佛只是這一句“拜五祖”,便消弭了年齡、城鄉、教育等一切差距,只因五祖是我們共同的皈依和信靠。對黃梅人來說,與其說五祖是禪宗祖師,不如說這位黃梅土生土長的祖師是本地鄉民千百年來心中的靈菩薩。

?開口寺:神奇的言說

薛蓓/文 P36

世人都太容易動用聲音和語言,用源源不斷的聲波來證明“我”的存在,言辭的滔滔洪流卻不過通向欲望的閥門。

無論跟隨道信學禪,還是開宗弘法,弘忍總是把內心的力量貫注在挑水劈柴、農耕作務之中,“動靜無二,語默恆一”,將禪修、禪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如是“守本真心”。

這位沉默的導師,輕易不開口,一旦言說,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大師的弟子們將弘忍一生“生不屬文,而義符玄旨”的傳授記錄下來,這便是禪宗經典《修心要論》。五祖弘忍安詳、沉靜、智慧的聲音成為文字,為一代代禪師們印心。

?離母寺:五祖別母處

馮富國/文 P39

每個黃梅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濃得化不開的祖師情結。

這次參加重走五祖路活動的洪志先生、楊天元先生、耿居士、鐵牛、靜寶寶等都是黃梅本地人,他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到五祖寺上香拜佛,他們聽著五祖菩薩和聖母娘娘的故事長大。

也許重走五祖路的因緣在他們的孩童時代就已經開始悄悄醞釀,而今天只是水到渠成。

?四祖寺:栽松道人與弘忍前生

馮富國/文 P40

洪志先生指出,道信大師以前,由於所處歷史社會環境和教內知見分歧等多種原因,前三代禪宗祖師境遇極端惡劣,只能隱遁深山逃避追殺。四祖的時代,是在初唐盛世,方可聚眾修禪,以農養禪,方可實現生前建塔待終,首開塔葬先河。因此,毗盧塔是中國禪宗祖師的第一座墓塔。

雙峰山上,靈潤橋旁,眾生塔和塔外的魯班亭歷經過千年的風雨洗禮,仍然肅然佇立,似乎正在默默講述栽松道人和弘忍大師對佛法的為法忘軀、矢志不渝,以及他們和四祖道信的傳奇往事……

?佛母塔:五祖生母紀念塔

士衎/文 P40

黃梅縣城西南近郊,距離五祖曾駐錫弘法的東禪寺廢墟半裡許,有一座環境清幽的小寺院,院內有一仿木結構的樓閣式小石塔,它就是五祖弘忍大師生母的紀念塔,世稱“佛母塔”,寺亦因名“佛母塔寺”,今更名為“東禪寺”。

雖然周氏的兒子成了人天共仰的一代宗師,但在傳統的觀念中,她仍然被食古不化者視為卑下,養母堂也因此被斥為“貶所”。然而,在純樸善良的人們眼裡,周母是一位忍辱負重,茹苦含辛,為勞苦大眾養育了禪門宗師的“聖母娘娘”。

?柳林古塔: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薛蓓/文 P44

塔在一座瓦房邊靜靜佇立,塔不高,古樸玲瓏,好像日本的石燈籠,細雨中有一種青幽幽的光澤,仿佛歲月的吟詠。一千三百年,塔看盡了人世的滄桑吧,從田埂鄉野到與山民比鄰而居,它聽過多少故事和歎息?

古塔與禪宗祖師的故事一代代流傳,或許佛法就是這樣在深山、鄉野、村莊流傳,在沒有詩書禮樂的地方,口口相傳,以故事教化人心,讓風雨雷電中苦苦覓生活的人們相信祖師爺是神一般的存在,讓善念支撐生命,最終此生不虛。

?泉水庵:五祖初結庵處

馮富國/文 P47

五祖弘忍繼承四祖道信衣缽,成為禪宗五祖後,曾到黃梅和安徽等很多地方尋找合適的建寺地點,其間就曾在位於黃梅縣停前鎮潘河村的靈泉寺和泉水庵修行。

大殿前不遠的低地有多處泉眼,清泉一年四季源源不斷,水質清澈,冬暖夏涼,《黃梅縣志》記載:“此泉如沸,祖喝之即止,須臾複沸”,並且“今人喝之亦然”,頗為有趣。

?重走五祖路,推廣黃梅文化

通如法師/文 P48

正慈大和尚經常教導我們要直下承當,重走五祖路是構建五祖寺外部人文的第一步,即以五祖寺為基點推廣本地文化,最理想的方式是把黃梅本地的文化以這樣的方式理出頭緒,慢慢向大眾推廣,形成自駕遊式的朝聖路線,讓更多的人能以五祖寺為平台而了解黃梅本土文化,了解黃梅,這也是現代僧人應該承擔的社會職責。

其實黃梅不缺乏人文,也不缺乏美景,缺的是擰成一股繩、關注本土文化的一大批人,更重要的,缺一個整合這些力量的平台。所以我們希望“重走五祖路”這樣的活動能一期一期地做下去,真真正正地為黃梅文化的發展做一些事情。

?大家談:追尋五祖遺跡,懷想祖師風范

楊天元 陳鐵牛 胡豔 文 P49

楊天元:

從五祖弘忍出生地,到撿麥、遇師、離母、修持、得法、傳衣、選址建寺、大開法門等故地遺址,進行謁訪重遊,受益匪淺,體會很深,大師風范,重現眼前。

陳鐵牛:

黃梅佛教源遠流長,出了好幾位祖師,被稱為“小天竺”,有“蘄黃禪宗甲天下,佛教大事問黃梅”之說。正慈大和尚倡導的這次重走五祖路,對於引導年輕人關注祖師文化、熱愛黃梅家鄉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

胡豔:

很幸運應邀參加“重走五祖路”並負責此次活動的影像拍攝,背後的故事都極為精彩,一路故事,一路傳奇,一路感動。

雜誌精彩回放~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