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張合影記初心

廣袤的陝北大地上,有一座叫梁家河的小山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習近平曾在這裡度過七年知青歲月。

在梁家河,他與鄉親們一起勞動、生活,朝夕相處,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初心,來自人民

習近平曾深情地說:“我餓了,鄉親們給我做飯吃;我的衣服髒了,鄉親們給我洗;褲子破了,鄉親們給我縫。”

在真切感受到梁家河人關心的同時,習近平也真心把老鄉當成自己的親人。看著他們缺吃少用,甚至還要為燒柴發愁,他立志要為鄉親們做點什麽,改變梁家河的面貌。

建沼氣池、磨坊、水墜壩,辦掃盲班、鐵業社、縫紉社、代銷店,打甜水井……短短幾年,習近平帶頭為鄉親們幹了諸多實事好事。

一張珍貴合影記錄著習近平與鄉親們的真摯情感。

1975年10月,習近平被推薦上大學。像當年送親人上前線一樣,梁家河的村民們家家戶戶請他到家裡吃飯;張家送一碗南瓜籽、李家送一包大紅棗;還有好幾個嬸娘、大嫂送給他精心繡製的鞋墊……

當全村老老少少站在晨曦裡送別這個年輕人時,許多人哭了,習近平也哭了。

第一程,全村男女老少步行把習近平送到梁家河溝口;第二程,村民們選出梁玉明、石春陽等十三位代表,又步行四十多裡,一直將習近平送到延川縣城。

在延川縣城,大家臨時起意,來到一個照相館,你三毛,他五毛,湊錢拍了一張離別合影。

一張黑白照片,將時光定格在那個瞬間。

“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幾十年過去了,從生產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到泱泱大國的最高領導人,不論何時何地,習近平始終對人民飽含深情,始終同人民面對面、心貼心。

初心,回饋人民

在正定,他騎車下鄉、街頭接訪、圪蹴著吃飯、與群眾促膝談心,是人們口中最親切的“老書記”;

在福建,他喝下“艾葉蛋”,“三進下黨鄉”,扎根艱苦地區帶領群眾們一起擺脫貧困;

在浙江,他撲下身子傾聽民意,全心全意為民排憂,切實履行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莊嚴承諾;

在上海,他進社區,下基層,從繁華街區到老式裡弄,從田間地頭到村宅農家,他詢問百姓辦事是否方便,察看群眾住房如何改善,關心農民收入有無增長;

擔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後,他時刻將人民冷暖記在心頭,夙興夜寐、宵衣旰食,只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在村史展館,他站在當年那張合影前,一一指著當時的小夥伴,叫出每個人的名字,了解每個人近況。

時光荏苒,如今這張照片已然有些泛黃。當年送別習近平的年輕人也都已年過花甲,有的甚至已經作古。但習近平與梁家河群眾間的感情從未改變。當年照片中的“後生”,如今的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始終懷揣著一顆不變的為民初心。

“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近平同志多次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我早已是以身許國了。’這是我們在一塊的時候,他對我說的掏心窩子的話。那個時候,他年輕,我也年輕,我覺得我聽到的是一個熱血青年帶有強烈理想主義的話語。現在,30多年過去了,我們都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和分量。”與習近平在正定共事三年多的張銀耀在接受採訪時這樣回憶。

“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 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時,菲科這樣問。

“這麽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習近平的目光沉靜而堅定。

自黃土地一路走來,從30多年前的“以身許國”,到如今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的初心始終如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