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娃娃抓起,中國知識產權教育邁向世界前列

首發:4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尹平平

我國同美、英、德、日、韓、瑞典等六國一同列為知識產權教育工作先進國家,其中只有我國和日本兩國政府在義務教育階段主導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工作

培養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有利於推動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在我國,小小年紀就知道什麽叫專利、懂得要保護知識產權的學生,已經越來越多

“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這也是開展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的初衷之一

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麗澤分校的老師鼓勵學生用畫筆展現創意,並將知識產權的相關內容融入課程。受訪者供圖

劉子路的作業本總是比其他同學的要髒,因為他是左撇子,用左手寫字,寫字時手腕總是把作業本蹭得亂七八糟。這讓他作為醫生格外愛乾淨的爸媽很崩潰。他們從發現兒子是個左撇子開始,就想幫他扳過來,可是直到劉子路上學了,這個問題還是沒解決。

反倒是劉子路自己想出了辦法:一年級時,在科學課老師惲竹恬的指導下,他發明了一款左撇子專用的書寫防護手套,乾淨、透氣又防滑,並在爸爸的幫助下,為手套申請到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專利可以保護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作品。有了專利,別人就不能輕易做一模一樣的東西了。”現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的劉子路對記者說。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二年級2班的劉子路同學發明的左撇子專用書寫防護手套穿戴後的效果,該發明已經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受訪者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二年級2班的劉子路同學發明的左撇子專用書寫防護手套結構圖,該發明已經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受訪者供圖

像劉子路這樣,小小年紀就擁有專利的小學生,絕對是少數;但是像劉子路這樣,小小年紀就知道什麽叫專利、懂得要保護知識產權的學生,已經越來越多。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等陸續頒布的政策文件中,都提出了對全國中小學生進行知識產權普及教育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自2015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教育部啟動開展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範工作。

工作開展以來,已累計評定25所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示範學校、165所試點學校,開展省級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範工作的省(區、市)達21個,評定省級試點示範學校超1000所,知識產權教育已得到越來越多中小學校的重視。

從娃娃抓起的知識產權教育,我國已走在世界前列。2018年3月,美國知識產權認知中心發布題為《知識產權教育國際現狀:七個領導型國家》報告中,將我國同美、英、德、日、韓、瑞典等六國一同列為知識產權教育工作先進國家。上述七個國家中,只有我國和日本兩國政府在義務教育階段主導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工作。

以上圖片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繪製的宣傳保護知識產權的手抄報。受訪者供圖

從娃娃抓起的知識產權教育刻不容緩

他們改變教學方式,從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入手,給同學們講解其中蘊含的知識產權,分析專利糾紛,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在他們心中深埋下種子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下簡稱人大附中)作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示範校之一,早在2005年,就開始嘗試知識產權普及教育的實踐研究。學校老師自編教材,在非應試年級必修的技術課上講授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智慧成果可以得到法律保護,增強他們的創新榮譽感。此外,學校還開設了《發明與創造》等十多門直接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科技類選修課。

儘管如此,如何向所有學生普及知識產權這麽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大附中通用技術教研組的老師們著實費了一番腦筋。雖然有自編教材和海澱區教科所與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組編寫的《中學生知識產權教育》課本作為指導,但是何玲燕等老師們發現,照本宣科地生硬介紹什麽叫知識產權,怎麽保護商標、版權,如何申請專利,學生根本聽不進去,更記不住。

“還是距離生活有點遠。”何玲燕和人大附中通用技術教研組的老師們通過集體備課,認為對學生的知識產權教育一定要融入生活。他們改變教學方式,從學生們感興趣的蘋果手機和生活中常見的共享單車等案例入手,給同學們講解其中蘊含的知識產權,分析專利糾紛,激發同學們的興趣。

七年級二班的孟時對共享單車的專利發明尤其感興趣,自己也躍躍欲試。他騎共享單車時發現,下雨車座被打濕後,車的利用率明顯降低,因此他給共享單車的車座設計了一個防水蓋,並將防水蓋和車鎖通過機械結構連接起來,保護車座蓋,同時降低改造成本。在老師薑鳳敏的幫助下,孟時將這個發明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並嘗試聯繫共享單車企業進行轉讓。

除了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知識產權課程,各地多所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還通過豐富的校園活動,將知識產權的概念全面浸潤到學生的生活中。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校園開設講座,舉辦與知識產權糾紛相關的辯論賽,製作知識產權宣傳展板、繪製手抄報等是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此外,各地各校還想方設法開展別具特色的知識產權教育活動。

比如,南京力學小學組織同學們開展身邊侵權行為的社會調查。廈門外國語學校等多所廈門的中小學在暑期組織了知識產權夏令營,引領同學們走進科創企業,了解企業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保護工作;請同學們設計專利行銷方案,讓孩子們認知創新的價值。江蘇省錫山中學還邀請專業法律人士指導,通過模擬法庭的形式,分析商標侵權案。

然而,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也聽到過質疑:知識產權似乎更多涉及商業領域,有必要從中小學階段就開始強化教育嗎?

“不僅需要,而且刻不容緩。”人大附中通用技術教研組組長李作林斬釘截鐵地說。

不久前,李作林去美國參加了一個科技教育方面的研討會,其中有知名國際出版商提供了一套非常適合青少年科創的科普讀物,並表示留下聯繫方式後就可以免費獲贈。當李作林滿懷期待地留下自己的地址時,對方卻拒絕了:對不起!因為我們這套書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盜版了。

“當時真的很受刺激,”李作林告訴記者,“但也理解。只能看著同行的其他幾個國家的老師高高興興填寫聯繫方式領取贈書。這讓我再一次感受到在中國進行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就是應該加大力度,就是應該從青少年開始抓起。”

長期從事知識產權谘詢工作的知乾知識產權信息谘詢(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華冰告訴記者,從業多年,儘管輿論環境已經改善,但無論面對企業高管還是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她總能感受到不少人對知識產權缺乏敬畏心:他們並不在乎侵權甚至不在乎被侵權。

“因為我們這代人、包括我們上一代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沒有接觸過知識產權的概念。”華冰分析道,我國的專利法直到1985年才首次頒布,尚屬“80後”,這也就不難理解,那些比專利法還要年長十幾、二十幾歲的高管和高知們為什麽對知識產權“不是很熟”。

“所以我真的認為,應該從孩子小時培養他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哪怕他們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也要在他們心中深深埋下一顆種子。”華冰對記者說,“而且孩子在學校接受知識產權教育、參與相關活動,回到家也會影響自己的父母,從而逐漸改善整個社會對知識產權的認知。”

“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這也是開展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的初衷之一。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培養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有利於推動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芳草地國際學校麗澤分校的同學們在社團活動老師的指導下做力所能及的科技小發明。受訪者供圖

扭轉把知識產權當升學工具的不正之風

今年3月,教育部已明確表示:專利不再作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依據。這有助於孩子們更專注科研的本真,而不是盯著那些附加價值

在近些年各種政策和輿論的引導下,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逐漸加強,顯著變化之一,就是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全球第一。但不少人都知道,耀眼的數據中含有一定水分,這水流甚至衝進了中小學校園。

某地專利審查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曾接到過一個用於雕刻的精密儀器的發明專利申請,而申請人的身份信息顯示:他只有十歲。無論孩子再怎麽聰慧,這個發明也遠超一個十歲孩童的智識水準,明顯有人代勞,且並非孤例。

隨著各階段升學競爭愈加激烈,知識產權竟成為個別家長給孩子增加含金量的手段。記者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曾有在科研機構從事研究的工作人員,為助推孩子升學幫孩子做科技發明,並同時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由於實用新型專利先獲批,孩子得以借此加分,待發明專利獲批時,孩子已經順利升學,於是他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獲批難度更高的發明專利權,因為覺得“沒用了”。

把知識產權當成升學工具,顯然與面向中小學生的知識產權教育目的背道而馳。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強調,開展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範工作的目的,是培養廣大中小學生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意識。北京八中科技教育辦公室主任高穎告訴記者,其中給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誠信守法”,這讓她意識到知識產權教育是一項事關整個民族形象的事業。

為了管控上述現象,今年3月,教育部已明確表示:專利不再作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依據。這種變化,會不會影響中小學生對知識產權的學習熱情呢?

“不會。”高穎非常明確地回答記者,“我們歡迎這樣的改變。它有助於孩子們更專注科研的本真,而不是盯著那些附加價值。而且喜歡的永遠會喜歡,不喜歡的自然就淘汰了。”

魏涵瀟在人大附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就讀,目標是高中畢業後申請國外的高校,無須面對國內激烈的高招壓力,更不用靠參賽獲獎申請專利給自己貼金搶自主招生的名額,但他仍然癡迷科創。他從小就對3D列印格外感興趣,升入中學開始頻繁接觸3D印表機後,他發現耗材浪費太嚴重,便在高二時和同學一起發明了一款輕型3D印表機的廢料回收再生裝置,並同時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訓練。”不久前剛拿到加拿大一所名校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專業錄取通知的魏涵瀟告訴記者,參與專利申請的經歷,讓他提前了解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和流程。“我以後從事的專業肯定需要很頻繁地申請專利,工程類的研發也繞不開對知識產權和產品的保護。中學階段就做這樣的嘗試對我很有幫助。”

芳草地國際學校麗澤分校六年級1班的顧宇涵同學為公益組織設計的商標,獲得了2018北京市中小學生知識產權創意作品征集與巡展活動三等獎。受訪者供圖

知識產權教育切忌重利輕義

如果過分強調利益,就會扭曲大家參與科創的初心,讓人不再願意分享知識,甚至以鄰為壑、故步自封。知識創造出來,還是要分享給社會,而不是過分強調個人利益本身

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小學階段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一心”即好奇心、“二力”即動腦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廣大青少年成為我國未來雙創的生力軍。而激發學生的科創熱情,只是一個方面。之所以將中小學生納入我國知識產權宣傳工作中重點關注的人群,更主要的是因為中小學階段正是個人法制觀念、權利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中小學生的“三意識”即權利意識、保護意識和尊重意識,同樣是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的題中之意。

負責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麗澤分校學生活動的王萌老師告訴記者,剛開始他們以為,針對學生的知識產權教育只和科創活動相關,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培訓後,她發現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涉及的面很廣,尤其是對於小學生來說,畢竟孩子能夠參與的科學活動有限,更應側重道德教育。他們學校的老師會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通過國產大飛機C919的例子,向學生們介紹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高穎告訴記者,她一再向學生們強調:“尊重知識產權首先是要尊重知識,其次才是產權。”她擔心一味強調權利,會讓還沒形成穩定價值觀的孩子們過分注重“利”,而忽視了對知識的分享。

在4月的一堂科技創新課上,面對剛十一二歲的北京八中少兒班的孩子,北京八中科技老師王文智告誡大家:“如果過分強調利益,就會扭曲大家參與科創的初心,讓人不再願意分享知識,甚至以鄰為壑、故步自封。知識創造出來,還是要分享給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是激發人們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欲望和能量,而不是過分強調個人利益本身。”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引導他們做科技發明並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保護知識產權,真的不是為了什麽商業上的考慮,單純就是想讓他們體驗一下——我自己產生一個想法不容易,需要受到保護,我也有能力保護。”在人大附中教通用技術課的薑鳳敏老師看來,比起保護孩子們的權利,她更看重的是保護孩子們的創意。“教育是一種潛在意識的激發,而不只是我們看到眼前的那一丁點東西。”

往期文章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張慧 | 校對:趙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