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一兒童節,少膈應你娃比啥都強

在剛過去不久的母親節,朋友圈除了母慈子孝的祥和,流傳最廣的是一句箴言,少氣你媽比啥都強。

上有老下有小,現在到了成長快樂的兒童節,小編替寶寶們也說句公道話:別整那些有的沒的,少膈應(gè ying)你娃比啥都強。

膈應:看見或聽見自己所不喜歡的人、事、東西, 因而引起一種厭惡感覺。北京官話。(《漢語方言大詞典·第五卷》)

01

膈應娃的一百種方法

作為一個人格成熟和事業成功的父母,既不能在娃的哭鬧中迷失自我,又要時刻保持威嚴和體面,那麽彰顯這種存在感的秘訣,就在於似有若無地說一句“你今天超棒”,或是把自己的前驅之功帶上“你真是媽的好孩子”,並適時地給予正強化“瞧瞧咱家這娃,作業寫得又快又好”。

如果不奏效,必要時候不能心慈手軟,畢竟都是為了這個家。一方面要讓他意識到我容易嗎我,不時把“坑爹”、“愁死爹了”掛在嘴邊,如果這樣還不能讓娃自覺,就得拎出“隔壁家孩子”明正典刑,“看看別人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要是他還敢嘴強,那就*&¥#**&¥#*&*&%¥#小施懲戒,然後由另一半出來扮白臉,“你就少說兩句吧瞧把你媽給氣的”,“快出來吃飯吧”,“可憐天下父母心”……

好吧,這些童年噩夢簡直以最頑固的方式在華夏大地迫害龍的傳人。其實孩子需要的只是被重視被關注這麽簡單,孩童時代和外圍世界親密無間的一體感一旦被打破,就很容易造成種種性格缺陷甚至是心靈創傷,而他們敏感的內心世界又使其很容易感知父母是否在敷衍,所以一味地誇獎表揚並不是在鼓勵,當機立斷的訓斥也不是在引導,恰如其時和恰如其分很重要,學會表揚能力而非智力,用示弱代替命令,用相信代替羞辱……

“你今天這麽努力爸媽都看在眼裡,相信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上一次多虧有你的提醒媽媽才沒忘帶東西”……在這兒就不一一列舉,其實有些送命題僅憑常識就能避免,讓我們回到成人爾虞我詐的世界裡加以考察,當對象心照不宣地對你說你是個好人,當上級含辛茹苦地告訴你這麽做是為了鍛煉你,當領導突然語重心長地說貴司也有難處畢竟百十口人要恰飯的嘛……是不是頓感人生艱難,我還只是個孩子,為什麽要本寶寶承受這些?

02

從孩子中來到孩子中去

僅僅理解了這些還不夠,那也只是表明了你是情商勉強及格的“戰五渣”爹媽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走“孩子路線”,一切從孩子中來,到孩子中去,把孩子的正確主張變為孩子的自覺行動。

例如當一個孩子天真地問道,“井蓋為什麽都是圓的”。一千個家長能讀出一千個成人世界的哈姆雷特,例如“中國人愛圓圓滿滿”、“圓形是能容納檢修人員上下的最省材料的形狀”、“你媽說是圓的就是圓的”……

而孩子自己的答案可能迥然不同,“因為洞口是圓的呀”、“我在xxx見過方形的井蓋”、“搬的時候可以滾著走”……

在一定的年齡之前,孩子往往能夠腦洞大開,這個時候如果片面地用理性思維去遏製他,可能往往適得其反。18世紀的學者維柯就認為,每個民族都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神的時代、英雄的時代、人的時代。而這其實也是一個個體的人生進階,在我們孩童時候,覺得和世界和宇宙渾然一體無所不能,心智漸熟後希望能做科學家做將軍做大官,最後坦然接受既有的一切,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自我。

這三個階段看起來了無關係,其實往往一脈相承,我們做英雄的信仰和“成人”後的想象力和理想主義情懷,都來自於最初的那個“神的時代”,就像是綿延兩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不得不根源於“天人合一”的價值基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無道理,這一點古今相通。

03

在神話中和孩子相遇

在孩子兒時的時候,他們似乎還保留著“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能力,一個真實案例是,當父母問一個孩子怎麽來到他們家時,孩子眨著眼blingbling地說,她在海裡遊啊遊看不到盡頭,直到爸爸媽媽手牽手拉了她一把。

這個時候難道你要狠心打斷她,不是的你是你媽懷了十個月一把刀剖開肚子取出來的麽?或者是把她的這個“誕生神話”當做笑話傳諸四鄰?

事實證明,往往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許多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你作為一個回音壁,去幫助他引導他認識他自己,而你卻選擇作為一個隔音板,或是大號揚聲器。

所以嘗試換一個思維方式去和孩子接觸吧,當孩子好奇心滿滿地問道“我是怎麽來的”的時候,不要再答以“垃圾堆撿來的”、“充話費送的”、“大水衝來的”、“2元店買的”、“上廁所拉出來的”、“肚臍眼裡跑出來的”……

“你是爸爸/媽媽在數不清的人群裡遇見了另一半後來到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因為我們互相愛著對方所以才有你,而我們更愛著你呀”“那最早最早的那對爸爸媽媽哪裡來的呢?”“傳說有個叫做女媧的女神,因為一個人感到很孤獨,就用水和泥巴按自己的模樣捏出了好一些人,捏出來的人有好有壞但是都在不斷進化,後來也像爸爸媽媽各自在一起,一直到到今天這樣”。

也許你覺得這個司空見慣的神話平平無奇,然而卻在有意無意間傳達出了一些最重要的價值理念,我們活在地上我們不上天,我們因為愛因為對抗孤獨而得到延續,我們高低貴賤不一但是都在自己的軌道上永遠地向上,而這些道理本身是你多費多少口舌也講不清的。

04

孩子為什麽需要神話

很多時候我們用成人化功利化的思維去審視神話,就會覺得幼稚滑稽可笑。盤古開天是癡人說夢,誇父逐日是精神有病,羲和馭日是無中生有,神農嘗百草是自討苦吃……

可是世間事從來不是一是一二是二,最重要的無異於真中見假和假中見真,如果你知道誇父夕陽下的奔跑不是行為藝術而是為了逝去的青春,那麽這則神話想傳達的其實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精神,喝乾黃河渭水卻愈感口渴的描述,也不妨視為“知道的越多越覺得無知”的象喻,而手杖化作桃林等則可以視為對於人的終極價值的界定。

而羲和浴日的神話,更是直接經由屈原經典化為上下求索的姿態,“吾令羲和弭莭兮,望崦嵫而勿迫”,一種遊移卻堅定的美感,之後還被魯迅題在了文集《彷徨》的扉頁上。還有如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不免讓人感歎,在那個各方面條件平平的時代,“某草劇毒”的記載基本就意味著一條人命,多多少少第一次嘗螃蟹的人聚在一起,才拚湊出了這麽個神農氏。

而教育的目的不正是“讓人認識到何以為人”嗎?想必沒有哪位人生贏家或憤世嫉俗的父母會反其道而行,告訴孩子人生的要義在於適可而止、蠅營狗苟、偷奸耍滑,今天你又佔小朋友便宜了你真是媽媽的小心肝。然而“講道理”實在不妨換一個方式換一個口吻。

再舉個例子,當你問小朋友人為什麽要臉時,得到的回答必然不是“我們人不要面子的嗎”,而是“因為我們要洗臉呀”,或者是“不然鼻子、嘴巴、眼睛就會飄在外面”等等。

那麽,恰如其時講神話。曾經有個中央天神叫做混沌就是沒臉的,但是活得逍遙自在,因為款待了南北海天帝倏和忽,他們倆報答性地花了七天七夜吭哧吭哧地鑿出了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兩個鼻孔、一張嘴。然後……他死掉了完球了……但是……世界開始了……

那麽到底要不要這七竅呢?不管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混沌這麽可愛這樣死了那我要這眼睛鼻子鼻孔嘴巴有什麽用,還是說死了就死了吧我要吃飯要看花花草草……不管他支持不支持記得不記得,你都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深刻困擾歷朝歷代有志之士的最深刻的二元對立,那就是要“名教”還是要“自然”。

許多人始終片面地將莊子哲學視為以自然對抗名教,其實回到具體文本,莊子何嘗未曾有過入世的激情,他的哲學始終存在著某種內在張力。——只是從要臉不要臉這個小問題,就可能讓孩子自覺感悟到,我們生而為人不得不肩負的某些道義和責任,那也就接近了顧隨先生廣為流傳的那句箴言,“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葉嘉瑩先生更是畢生奉為圭臬。

05

神話還是想象力的源泉

台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先生曾說:“神話是一直有用的,至少我們已經承認神話是培養兒童想象力的有用方法之一。想象力恰巧又是知識之母。”

魯迅先生曾因為長媽媽謀害了隱鼠而對她“深惡痛絕”,最終因為她帶來了魯迅心心念念的“三哼經”(《山海經》)而輕易把她原諒。對於這本《山海經》的癡迷程度,用魯迅自己的話說,“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麽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甚至因此感歎長媽媽“確有偉大的神力”。

吸引童年魯迅的,正是那些荒誕不經的“人面的獸, 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然而神話其實遠不止如此,還有撲克臉的黃帝,生下蟾蜍模樣的月亮的常羲,疑似外星人的蠶叢大王,半獸人一般的西王母……情節上的離奇詭譎也完全不輸一些偶像劇,像西王母被攤派了老公東王公,羿除了射日求藥還忙三角戀、巴神廩君吃她的睡她的還要背叛她、皇后耳痛挑出的蟲子變成的狗做成了一件事娶了公主……

好吧你要說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好萊塢大片也不算過分吧。但是回歸原典閱讀神話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不現實,且材料大多零散晦澀毫無樂趣可言。

為此,學者型作家嚴優在譜系化的《諸神紀》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寫作了爸爸媽媽都愛看的、寫給孩子的神話紅寶書《我們的神》,重新按照“宇宙與自然”、“諸神的家族”、“人與文化的起源”加以編排,語言文字更照顧孩子的閱讀習慣,疑難字詞還加以注音。

給孩子更是給爹媽補上久已缺失的一課吧,一對善解娃意的爹媽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何況,沒有被“扼殺”的孩子或許還有?

救救孩子……

二零一九年六月一日。

作者&編輯:黃泓

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