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你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在扼殺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乖,寶寶聽話,媽媽才愛你哦。」

「你聽話,我就帶你去遊樂園/我就給你拿好吃的。」

「你不聽話是不是,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家孩子真是聽話,我們家的孩子總是說不聽!」

「聽話」——看著這兩個字的時候,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許多的畫面。

親身經歷也好,聽聞得來也好,許多父母經常脫口而出用「聽話」兩個字來管教孩子。

「聽話」彷彿成了對孩子最高的表揚,彷彿意味著父母的「教育得法」。果真如此嗎?

當我們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聽話」的時候,我們「彰顯」的其實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希望獲得的是孩子無條件的服從。

許多父母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是最省心的。他們習慣不停地把自己的經驗灌輸給孩子,用經驗教訓給孩子指明"捷徑"。

但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孩子需要自己思考,嘗試和探索之後才能適應社會生活,真正成長為一個有自我認知的人。經驗豐富的父母固然可以給孩子一些好的建議,但要知道父母不可能一生和他們相伴。

為什麼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會出現心理問題,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了堅定說出自己想法的勇氣,失去了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了自己的真實需求,永遠處在被動接受他人安排的位置。

他們從「聽話」的寶寶長成「聽話」的少年,再到「聽話」的成人,一如既往是媽媽的孩子,按照父母的預期行走,卻從來沒有真正問過自己:「這些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最好的路其實是他自己參與選擇的路,而不是那條別人告訴他該走的路。

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不聽話,太放縱了,變成熊孩子怎麼辦?聽話不等於講理,允許孩子不聽話,也不意味著不給孩子立規矩。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不是用「聽話」兩個字要他無條件服從地翻篇過去,而是從孩子角度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這個行為是錯誤的。

比如,與其說「不能搶別人的玩具,要聽話」,不如這麼說:

1、闡明事實:這是別人的玩具,你不能搶。

2、強調影響:你搶了別人的玩具,這會讓他很不開心。

3、提供正確的做法:「如果你想和他一起玩,你可以和他商量,詢問他的意見,也許他會同意的。如果你直接搶了,會讓他不開心,他就更不喜歡和你玩了」。

4、重申規則:「別人的玩具,我們想要玩,一定要經過他的同意,要尊重別人的想法。你也不喜歡別人搶你的玩具,是不是?」

很多家長教育了孩子要「聽話」,但卻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是錯的,也沒有及時給予孩子解決方案。

於是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就會出現「屢教不改」。

反之,我們引導讓孩子自發地明白對錯,可能最後的結果,這一次孩子還是因為想玩玩具,不願意輕易放棄和別人的爭奪。

但是這個過程其實卻是觸發了孩子去思考,自己最初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可以如何優化處理得更好。

比起孩子因為強製性的「聽話」,最後在內心卻一直疑惑,「憑什麼我不能玩別人的玩具」,要好很多。

那我們和孩子重申了原則、做盡了溝通,孩子還是不聽話怎麼辦呢?

我想,關鍵是我們在引導孩子去明白這些是與非、事與理的時候,是真的在向孩子示範多元化的、開放式的解決問題和人際溝通的方式,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你聽話就對了」。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明白事理,和「聽話」相反,我們更希望他們可以獨立思考,並且具備辯證分析、為自己做決定的思維方式。

哪怕這個選擇不是我們理想中最完美的樣子,但最起碼是他發自內心做出的、願意為自己負責的決定。畢竟終有一天,他們需要自己面對這個世界,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盤。

蔡康永說:「父母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麼?是給他們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讓孩子自發地明白對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懂得如何做選擇,這樣的孩子也許不是傳統意義上「聽話」的孩子,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於孩子是最有益的。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贊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