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點資訊陳彤:媒體內容要既保證價值又具可讀性

11月30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以及“水皮雜談”主辦的“中國經濟增長新空間——第十二屆(2019)中國人民保險·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隆重舉辦。其中的互動對話“媒體融合新空間”邀請各路媒體同仁參與討論,大話媒體融合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大家都是報紙的深度用戶,但現在不單單有互聯網,還有了社交媒體和像快手那樣傳播內容無所不包的平台。媒體傳播的內容與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分析媒體現狀時一點資訊總裁陳彤如是說。

媒體擁有發展新空間

當下,信息成為以“我”為核心的分享機制,信息發布從媒體機構下沉至每個個體,個體的參與體現了傳播者的“顆粒化”;內容也更為多元,從嚴肅的財經報導至鮮活生活場景的拍攝,內容廣納;信息發布形式從報紙到多端,做到了對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應用。

“以往的模式,無論是報紙還是門戶網站,甚至包括信息流的分發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大家要認識到環境的變化,然後去適應這個環境。但是作為媒體從業人員我認為,媒體發展的空間還是巨大的,畢竟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媒體人才。”陳彤在討論中講到。

那麽,對於媒體來說,如何提升自身的價值從而適應媒體環境的改變呢?

其實,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用戶作精準的畫像。媒體用戶是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還是愛“追星”的青少年,亦或者是老少年齡段“通吃”,不同用戶對應不同的解決方案。這相當於制定目標。對用戶的畫像是基於算法和算力的,但在這一步也需要注意數據的安全性,防止隱私的洩露,並且要監測輿情效應。

制定了目標後,在大量的信息中,需要考慮內容篩選的標準,當然這裡存在公允的標準與差異化的標準。就像對長相的評判,誰是美女?我們有公允的價值判斷,即大家都認同的標準,與此同時,也應當尊重差異化標準,在制定內容篩選標準時兩者要兼顧,並以公允標準為主,輔以差異化標準。

“在獲取信息渠道如此多樣的情況下,除了內容的高質量,閱讀的可讀性很重要。既能保證品質,又具有可讀性,是寫文章要琢磨的一件事。這就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以及獲取信息的習慣,另外還有數據的分析。簡簡單單的寫好報導本身在目前信息爆炸的時代顯然是不夠的,很多商業報導和新聞寫作應更有故事性。”陳彤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另外,在自媒體領域也有新的提法,即要提高連接物聯網的輸出能力與數據抓取能力。最終的理想化和目標化的場景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都能接收到信息的傳播。現在做到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進步與技術研發。對於數據的抓取,業界一直提到要尋找符合自己企業的公式,但這個公式最終也只能是高度擬合,不能完全替代現實的情況。而且,公式可能具有高度的複雜性,參數可能較多,這提升了公式反映情況的精準性。

去中心化下的內容分發

“在目前的去中心化的時代,就應該選擇多個平台進行全方位的分發。”陳彤表示。

“去中心化”這一概念不僅用來描述區塊鏈技術的鮮明特徵,同時也適用於媒體融合與新媒體時代的內容分發。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中,去中心化使交易更加平等與公平,過半數通過即可達成交易;而在媒體傳播過程中,去中心化使媒體主體的內容分散至多端,這倚賴於媒體傳播形式的多樣化,在內容分發過程中,不同終端所適應的內容形式不同,這就考驗媒體的任務細分能力與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準。

如何做好多端的內容傳播需要不同條線人員的協同配合。不同的終端適應不同的內容與形式。如網站的內容發布講究“新”與系統性,即要有一個總體的謀篇布局,同時要把新聞的“新”展現出來。這需要采編人員有迅速獲知熱點與新聞的能力與專業化寫作的能力。

而微信公眾號更加講究質量。由於微信公眾號每日推送的內容條數有限,因此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遴選最能囊括該日發生重大事件的信息予以發布。微信公眾號的新聞類內容之所以會獲得廣泛閱聽人,其中主要的原因也在於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概括性強、重點突出,能夠滿足人們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充足信息的需求。

相比於網站與微信公眾號,微博則更強調互動性與吸睛效應。

“現在媒體形式趨於多樣化,媒體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我們主要做信息流平台與內容的分發,而且我們與一些戰略合作夥伴有合作。我們的亮點是擁有業界頭部的采編人才,這些采編人員來自於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有信息流產品工作經驗的,團隊能夠更好的把握算法信息流的特點,高品質提供量身定製的內容分發服務。”陳彤說。

新媒體緊承發展之勢開疆拓土,儼然“搶了傳統媒體的鏡頭”。

陳彤認為,新媒體屬於依然在快速增長的媒體形式,傳統媒體出現增長空間縮小的情況。然而短視頻依然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領域,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我們應該認真分析短視頻行業發展速度較快的原因,采取應對的措施。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