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飛爆款美食紀錄片,絕味美食下的人生百味

今年的Netflix雖然面臨著迪士尼流媒體平台即將到來的巨大競爭壓力,但是依舊佳作不斷,特別是在紀錄片領域更是爆款連連。

如果說年初的那一部《我們的星球》用媲美BBC的製作水準和Netflix特有的敘事風格,為世界觀眾呈現了一道關乎自然美景的視覺盛宴。那麽前不久的這部《街邊有食神》則通過一道道絕味美食下波瀾起伏的人生故事,為人們展示了一桌直入內心的靈魂大餐。

憑借《主廚的餐桌》一炮而紅的著名美食節目製作人大衛·賈柏,這一次聯手Netflix,推出以街頭路邊攤為主角的美食紀錄片。他用前所未有的視角深入世界各地,尋訪那些憑借街頭小吃,征服人們味蕾的美食大師。

第一季一共九集,幾乎遍訪了整個東南亞,從泰國曼谷到日本大阪,從印度尼西亞日惹市到台灣嘉義……每一集基本都是30分鐘左右的時長,模式基本遵循“美食+美食製作人個人經歷+當地美食評論家探討”。

相信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在想,這樣的美食紀錄片,從《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已經看過很多了,內心基本毫無波瀾。

然而,大衛·賈柏的高超之處就在於同樣的題材和同樣的故事,他能夠巧妙的將美食製作與個人奮鬥、社會歷史背景、對生活和過去的反思融合在一起。

每每看到美食製作者在講述自己與美食的人生故事,講述過往的失敗、逝去與悲傷,情不由己的黯然落淚時,坐在螢幕前的我同樣也會眼角濕潤。《街邊有食神》不僅是一部美食盛宴,它更是一部心靈盛宴!

泰國曼谷:街頭米其林的傳奇

你能想像一個憑借街頭路邊攤風味,取得米其林一星的美食製作大師嗎?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的確確出現在了曼谷。

痣姐,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婦人,她擺路邊攤的經歷超過五十年。從當年幾道簡簡單單的路邊攤小吃到今天累計超過100道各色風味的菜單,從當年風雨飄搖的路邊攤到今天寬敞明亮的鋪面,從初出茅廬的少女到獨掌後廚的大師,痣姐為之連續工作了40年,唯一一天休息是去參加米其林一星的頒獎儀式,她是當之無愧的曼谷美食女王。

如果想要親自一覽她高超的廚藝,品嚐絕味的美食,常常需要排隊數個小時,甚至是提前預約很久。

如今的人們大多只知道她今天的輝煌亮麗,鮮為人知的是她當年的無助和落幕。年少時的她原本只是一個小裁縫,憑借著幾年的努力,她自己獨立開了一家裁縫鋪。

然而一場大火把她所有的心血付之一炬,在無助中她只得重回家中,給擺路邊攤的母親去打下手。母親的埋怨、未來的無望以及生活的重壓讓她積壓著的怒火無處釋放,對炒鍋的一通發泄,卻讓她意外發現了新的美食,改變了她對人生的看法,從此走上了擺路邊攤的道路。

日本大阪:詼諧幽默中的艱難人生

一個簡易搭建出的街頭飯館,一個特殊的美食製作方式,一個荒誕不經的老頭,看似喜劇的歡樂生活背後卻是另一番困難與堅持的博弈。

築元豐次的東洋居酒屋是如今大阪遠近聞名的美食聖地,前來用餐的人們經常需要排上長達三四個小時的長隊,而顧客們也樂於自己受到築元豐次的戲弄和打趣,在融洽的氛圍中感受如同家一般的親切。

築元豐次可以說成功達到了開設東洋居酒屋的目的:使人們感受到快樂和親切,不會像從小到大的他一樣。

築元豐次出生在日本一個不知名的海島之上,這裡絕美的風景沒有給他帶來愉快的回憶,反而成了令他悲痛的景象。

母親的早逝,父親的酗酒和家暴讓年幼的他充滿著痛苦。回憶起幼年,最令他感到快樂的事情不過是能和同學們在學校一起吃營養餐,卻被父親告知家裡的貧困已然無法負擔營養餐的費用。

家庭的不幸,讓他早早便來到大阪獨自謀生。為了達成自己開設飯館的夢想,他拚命工作攢錢,等到真正攢夠錢的時候,卻傳來了父親逝世的消息。

用為父親操辦葬禮後剩下的錢,築元豐次堅持追尋自己的夢想,在一個小小停車棚開始了自己的美食製作之路 ,直到今天。

曾經他期望著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子,幸福的家庭以及良好的工作。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把自己的員工視作兒女,把小小的居酒屋看做家,把絡繹不絕的顧客視為自己的親人。

印度德裡:不幸中孕育著的頑強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一直喜歡獨自坐在電影院,在黑暗中品味英雄故事的感覺,那是一種迷戀,他很清楚自己不符合成為英雄的條件。然而他確信自己會作出一番與眾不同的事業,最終他的確做到了。

出身在一個德裡普通家庭的達陳,在年少時曾經親眼目睹了身為至親的哥哥因為沉溺於毒品,而把傳承數代的製作“恰特”(印度的一種特色炸馬鈴薯餅)生意荒廢了下去。

多年後,當在外匯公司上班的達陳毅然選擇辭職,重新拾起家族的傳統,準備把自家“恰特”再度推向人們的視線之中時,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和失敗。在一蹶不振和重整旗鼓中,達陳選擇了後者。

自己姐妹為了支持他的事業,賣掉了首飾珠寶。失散多年,滄桑老去的哥哥也重新回歸家庭。全家老小齊心合力地參與到製作“恰特”的過程中,這一切猶如童年時的家庭氛圍更加堅定了達陳執著前行的信念和勇氣。

最終,當撲鼻的香氣傳遍街道的每一個角落,達陳贏得了屬於自己,屬於家族的榮譽!

中國台灣嘉義:少年時的嘻笑,今日的事業

少年時候的林佳慧最討厭的事情莫過於同學們因為自家開販賣“沙鍋魚頭”的店鋪,而叫自己“魚頭”。父母的苦口婆心,做生意的辛勞卻讓她在憤憤不平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早早的成長起來。

大學畢業後,正是這份成熟懂事讓林佳慧在戀戀不捨中依舊能夠聽從父母的意見,回到故鄉嘉義,幫忙管理家族生意。

然而年輕的她與父母對於怎樣管理家族生意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和矛盾,這種爭吵甚至深深影響了她家庭關係的和睦。

努力到底的決心讓她不甘失敗,為了避免繼續和父母因為生意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她索性就在父母出國遊玩的時候,完成全部的改革。

從POS機、洗碗機、網絡訂單量一步步到今天開啟連鎖店模式經營,“沙鍋魚頭”在林佳慧的堅持中,成為了她引以為傲的事業。

今天的她不再像以前一樣討厭“魚頭”這個外號,相反覺得是一種誇獎和鼓勵。而她的父母也越加明白女兒的苦心和堅強。家庭與傳承在歲月中構成了一首完美的散文詩。

除了以上的這些人物和美食,紀錄片還講述了印度尼西亞日惹市的沙蒂南奶奶和她傳承製作的市場點心,韓國首爾售賣刀切面的趙尹善女士,越南胡志明市賣螺肉的蔡金方氏,新加坡經營蒸米糕公司的阿伊莎哈希姆,菲律賓兜售鰻魚湯的弗洛倫西歐·艾斯卡巴斯……

一道道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驚豔全場的街頭風味,在高度聚集的鏡頭面前前首次表露出充滿魅力的另一面。

而在這些絕味美食下顯露的人生百味更是令人動容不已。這些普通而平凡的自由職業者,用精湛的技藝與執著的信念譜寫了一出關於美食與生活的史詩。

生於街頭,長於街頭的他們懷著對夢想與明天的期望,用創造街頭美食的方式改變著自身的命運。“大逆之境,自泰然處之!”

影片中從這些小人物造就美食神話的今天開始著手描摹,從各國政府對路邊攤出奇一致的排斥態度來反襯他們的不易,從他們拚命爭取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的經歷來回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下,同樣精彩的美食幕後故事在觀眾面前如同畫卷一般徐徐展開……

或許這就是紀錄片所能帶給我們最具現實意義的深思了吧,當命運的磨難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又是否能夠如片中的主人公們一樣,鼓起對生活和夢想的期望重整旗鼓,嚴陣以待?

當失去裁縫鋪的痣姐開起製作小吃的路邊攤,當築元豐次用所剩不多的積蓄開起居酒屋,當林佳慧用前所未有的現代化經營開啟“沙鍋魚頭”的新時代……

我不禁想到,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散羅曼蒂克式的幻想,唯有克服苦難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當起命運的磨難!

就像葉芝曾經說過的那樣:“我們並沒有微弱的燭光來指引腳步,也沒有零星鬼火在前方沼澤上跳舞開道。所以,我們只能在住滿奇怪形狀的鬼魂的大片荒地上摸索前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