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上真實的嶽飛,與我們所了解到的嶽飛有很大的差距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嶽飛是個剛正不阿、性格剛直、忠心報國、殺身成仁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冤殺,是因為嶽飛太過剛直、愚忠,以至於不知變通、政治敏感度低、情商低,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和同僚關係不好,這大概就是我們現代人對嶽飛最大的誤解吧,其實這並不是真實的嶽飛,我們現在很多人從骨子都很敬仰一個衛國英雄,尤其是在他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最終成為一個悲劇英雄時,我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憑著自己的想象給他打上“脾氣太直”、“不懂變通”的標簽,不然他怎麽就被害死了呢?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肯翻一翻史料,真的願意把目光從嶽飛、於謙等焦點人物身上移開,去認真了解一下其他同時代的名將和大臣們的生平經歷的話,就會很容易發現嶽飛的情商和政治水準在當時的大臣中是最高的,而且他也非常善於協調各方面關係,其包容性遠比今天憑傳統印象所能想象的到,與同僚的關係也是所有大臣中口碑最好的。

換句話說,歷史上真實的嶽飛是文武雙全、戰功卓著,軍事才華突出,為人剛正,私德近乎完美,但絕不是“不容小人”,更不是狂傲不羈,他的政治敏感度也不低,相反他還高於常人,政治嗅覺也極為靈敏,善於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獨立領軍後更是溫和、恭謹而且謙遜、低調到了幾乎有些自我壓抑的程度,所謂的“循循如書生”、“時人至今號為賢將”,這也是當時的人們對嶽飛的評價,也是迄今為止主流對於嶽飛為人的正面評價,只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種本來是主流的觀點卻變成是非主流了。

說到嶽飛的情商,最主要的是看他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歷史上的嶽飛,在這方面基本上沒毛病

先來看看他和武將的關係。

嶽飛和方面軍大帥如吳玠韓世忠的關係都非常好,即便是和二線將領,如劉光世手下的悍將酈瓊關係也非常好,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和酈瓊是同鄉,同時嶽飛本人又有勇名,酈瓊作為武人更容易對之有好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1134年嶽家軍收復襄陽六郡的北伐行動中,劉光世本來是被朝廷詔令配合嶽飛作戰的,但劉光世直到詔書已經下了一個多月後,嶽飛早已收復了襄陽六郡,這才派酈瓊帶著人馬姍姍而至,然而嶽飛沒有不計較這些,而在上書朝廷時反而請朝廷優先獎賞劉光世軍,於是劉光世就覺得很有面子,酈瓊也從此對嶽飛是心服口服。

吳玠,他和嶽飛一樣都算是中興諸將中的後起之秀,加上他本人所處的川陝戰區遠離南宋中樞,另外他的城府極深,同時脾氣也不小,所以和同時期的名將基本上都沒有什麽交往,但唯獨對嶽飛另眼相看,吳階曾派下屬回訪嶽飛時,聽到派去的屬官回來報告說嶽飛軍中沒有歌女侍妾、宴席冷落而難以忍受的話,吳玠便立馬給嶽飛送來身價創下南宋人口買賣最高紀錄計程車家美女外配豐厚的隨身物品,吳階對嶽飛如此,並不是因為嶽飛戰功卓著,戰功卓著只會招來嫉妒,而不會招來友好。

還有就是和韓世忠的關係,韓世忠開始對嶽飛三十二歲就達到了自己四十歲的成就(也就是獲封節度使的榮銜)一度很不爽,嶽飛每次給他寫信問候他都統統不回,直到嶽飛平楊么後主動送了他一艘車船才緩和了與他的關係,韓世忠也不是一個善於交往的人,他的朋友不多,嶽飛算一個,即便是在送車船之前嶽飛與他的關係,也已經算是老韓的人際交往圈中不錯的了,相比他和劉光世差點因小一點事而火拚,後來還是勞駕皇帝和百官親自出面勸架來看,嶽飛和他的關係已算是最好的了。

也許有人會說同為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嶽飛為什麽就搞不定那?實話實說,張俊這個人嶽飛確實沒搞定,嶽飛搞不定他,同時別人和他的關係也好不那去,張俊和韓世忠是雙重兒女親家,紹興十一年,張俊秉承秦檜的意思誣陷韓世忠謀反、破壞楚州城防的時候,他是連眼都不眨一下,而出面搭救韓世忠的卻是當時還在秦檜拉攏之列的嶽飛,另外張俊和另一位中興名將、同時也是趙構寵臣的劉錡關係也很差,紹興十一年,兩人同赴淮西作戰時,張俊因為不爽劉錡,竟然派部下化裝成土匪去劫掠劉錡的營寨,劉錡識破後當著張俊的面手刃了他的部下,兩人公開撕破了臉,還有就是紹興七年,被張俊提拔的另一名將王德,最後也和他反目成仇,獨立領軍後對張俊也是毫不客氣,張俊想求他辦點事門都沒有,可見張俊人品極差,在朝中基本沒有朋友。

再來看看嶽飛和文臣的關係

在這裡需要先說一下武將和文臣的關係,宋朝建立後就一直遵循趙匡胤定下的“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所以一般武將都要比文臣低很多,武將需要文臣罩著才能生存,所以當時的重要將領能活著領兵,大多都屬於“我上面有人”的,比如趙構登基之初的重要將領辛道宗、辛永宗兩兄弟,就是趙構早期的宰相范宗尹的人;三衙宿將解潛是高宗朝兩度為相而且官聲人緣都不錯的名臣趙鼎的人;戰功僅次於嶽飛、雄鎮上流的川陝戰區主帥吳玠,同樣是兩度為相的重臣張浚的人,如果沒有張浚及其心腹幕僚劉子羽的賞識和支持,吳玠大概早就被自己的頂頭上司、吳玠之前的西軍宿將曲端給玩死了。

而這些大臣之所能看重嶽飛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才乾出眾,經常能給罩著他的文官掙臉(比如紹興五年,張浚就帶著嶽飛平定了南宋朝廷多次圍剿都未能搞定的楊么起義),更重要的是嶽飛是當時所有大將中最好的學生,不但所有的朝廷詔令都不打折扣的立即執行,叫幹什麽就幹什麽,而且從不騷擾地方,也不和地方官掐架,相反還相處的很友好,不虛報戰功,不以權謀私,在率軍征戰時,對於朝廷給予的便宜行事的權力,一旦軍事行動結束就及時主動繳還,甚至給朝廷上報說我的屬官名額太多了,能否考慮裁減一下,你說這樣的好學生誰不喜歡?

當然嶽飛攏住這些大人們的手段也不僅僅靠這些,比如當領導或者平級的同事表示嶽飛啊我這有個人不錯,想放你那兒鍛煉鍛煉,嶽飛基本上都是畢恭畢敬地照單全收,收了以後發現有的人特別能乾(比如後來長期負責嶽家軍錢糧轉運的王良臣就是趙鼎的人)當然給予信任和重用,但如果發現這個人是人渣,他一般也不會明著來,而是會讓自己認識的諫官出面把他彈劾下去(比如高宗朝宰相之一的朱勝非就曾大力推薦給嶽飛的盧宗訓就是這麽被搞下去的),這樣做也免得直接開罪人。

說完情商再來說說政治覺悟:嶽飛本人在政治上也是極為謹慎的,而且還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準確的判斷力,關於政治敏感,最經典的體現就是嶽飛在對待“迎還二聖”的態度上,當金人有了扶立“丙午元子”(也就是欽宗之子)以動搖趙構統治合法性的圖謀時,嶽飛從此在公開場合和奏章中再不提“迎還二聖”之事,就連對欽宗的稱呼也成了“天眷”,可見他對政治的敏感性、乃至對君主的心態認識有多深。

嶽飛在政治上的謹慎、低調和包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上:

嶽飛也絕非是剛正到不能容人的愣頭青,更不是只知道打打殺殺的“鷹派”人物,恰恰相反,即便是針對具體意見和方略上的不同,他也從來不會影響和別人的私人關係,比如和嶽飛私交最好的宰相趙鼎,在當時是主和派代表,這裡順便提一下,當時像趙鼎這樣的人物才能算得上是主和派,秦檜根本算不上,他的正確標簽應該是“帶路黨”,他也只是靠著親戚關係(比如親家鄭億年與金人、偽齊的密切關係,以及由此而來的議和渠道)才能在南宋朝廷立身,否則以秦檜的資歷和才乾,他是不可能進入權力中樞的,更談不上什麽主和派的代表了,當嶽飛得知趙鼎的意思後,馬上就保持了沉默。

嶽飛對朝廷的大政方針從來都是以尊重為主,這一點集中體現是在1138年,第一次紹興議和上:當時嶽飛確實當著趙構的面表達了不支持議和的立場,最後還上了一道決心北伐的奏折,並力辭和議後趙構給予大將們的封賞,就連趙構的親信、向來八面玲瓏、見風使舵的楊沂中都忍不住當面對秦檜表示反對和議的情況下,嶽飛就只有一句措辭很溫和的“宰相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話,後來還有學者寫論文論證嶽飛的“忠”是愚忠時,還把嶽飛在紹興八年第一次議和時沒怎麽抗議而作為主要論點之一。

紹興十一年,嶽飛被罷兵權任樞密副使後,趙構還曾特地下詔令他朝見立班時站在當時的副宰相(參知政事)王次翁之前,“詔參知政事王次翁序位在嶽飛之下,以飛階官為少保故也”,但嶽飛卻主動上書“請班王次翁之下”。為什麽?因為王次翁不光是副宰相,還有個身份就是秦檜的心腹黨羽(此時的秦檜已經掌握了朝廷大權),可見嶽飛當時謹小慎微到了何等地步,所以不必奇怪,在紹興十一年,當秦檜開始秉承金人旨意著手摧毀南宋的國防力量時,他一開始找上的並不是金兀術指名道姓要清除的嶽飛,而是韓世忠。人渣張俊把韓世忠、劉錡甚至後來的薛弼、王德都掐了一圈,唯獨沒找出嶽飛什麽岔子,只能在心裡嫉妒恨,秦檜同樣也找不到嶽飛的什麽把柄。

對於嶽飛,秦檜當時最深的印象,也不是後世人眼裡天經地義的“恨之入骨”,而更可能是“這小子居然在紹興八年的時候沒有跟風罵我”,是“兀術信裡的條件還沒說死,官家到底怎麽想的也還沒定,我先試試這個人能不能為我所用,然後再看看兀術和官家的態度再說”。所以當秦檜準備誣陷韓世忠謀反時,他在明知嶽飛和韓世忠的關係很好、而張俊則一直嫉妒嶽飛的情況下,仍然派了嶽飛和張俊一起去巡視楚州,如果不是嶽飛堅決不肯參與陷害韓世忠,也不肯和議;如果不是他的軍事才華和年齡優勢(嶽飛是當時中興諸將中最年輕的)已經嚴重威脅到金國的生存安全,以至於當時實際秉持金國軍政大權的金兀術點名要清除掉他;如果不是他的老闆趙構是個古今中都少見的奇葩,放著大好局面不要而只要求偏安江南、還一定要得到金國的冊封才覺得安心的話,那麽嶽飛這個歷史人物的最終結局一定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