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米芾的妙筆處處透露了聰明勁!

要弄懂米氏書法,很難。因為,老米是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太性情,筆下放縱恣意,你很難捕捉到他的“法”——那些規律性的、原則性的用筆之法。

現如今,書法圈研究書法,總是喜歡在“表象”上做文章,比如研究他的單字,這裡如何調鋒、那裡如何轉筆;這裡如何拉長、那裡如何縮短......這種字法研究的思維方式,很現代,但恰恰很偏離書之"法“——表現下才隱藏著書之”法“。

此幀米芾行草信劄,又稱《篋中帖》、《天機筆妙帖》,約書於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

如你所見,開端即為元代書法大家鮮於樞的題字:

南宮天機筆妙

放大來看看米芾這幅字:

釋文:

芾篋中懷素帖如何?乃長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見便驚雲:自李歸黃氏者也。芾購於任道家,一年揚州送酒百餘尊,其它不論。帖公亦嘗見也。如許,即並馳上。研山明日歸也。更乞一言。芾頓首再拜。景文隰公閣下。

識文斷字,一路讀下來,筆勢飄逸放蕩,非常典型正宗的”米味“。

筆者近期研究一個地方比較多:右轉折鉤。這是人手寫字的一個薄弱環節,受生理結構影響,往往寫不好這一筆,歷代書家,很多都在這個部位暴露出功夫的”死穴“。但是,看老米的字,這裡都寫得非常勁健。

最後這一張(第五張),重要了。

按照當代流行的字形、章法分析,恐怕很難解析”芾頓首再拜“這幾個字。筆者認為,在這種最為關鍵、也最為人所忽視的地方,可以表明我們的一個態度:

所謂”王獻之《中秋帖》“,與米芾《張季明帖》、此幅《篋中帖》的”手法“一致,均為一人所為,也就是米芾。

為避免陷入以字論法的坑,筆者不做具體單字、單字之間的那種筆法分析,倒是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理解:書空——把這幾行字反覆的空手臨摹,不斷重複,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的字殼消失,它們是一個共同的手法——回環筆勢。

從這裡打開米芾書法之門,筆者認為,比研究一百個老米的字分別是怎麽寫的要更為有效。

因為,我們最終是要學到他們的”法“,來寫自己的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