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居家養老資本困局:九成老人在家養老,資本卻獨愛高端機構

一邊是數以千萬計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一邊是社會資本的躑躅不前,我國居家養老服務正在面臨需求和供給之間巨大的結構性失衡。

今年6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議題受到了決策層的持續關注,中央已經頒布政策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然而現實情況是,雖然九成以上老年人在家養老,但社會資本卻更加熱衷投資中高端養老機構,即使是一些已經涉足居家養老的機構也面臨著“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的困境。

專業從事養老投資的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養老產業發展部總經理張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入大回報低、物業難找、租金高等因素均製約了資本進入社區居家養老行業。

站上“風口”的社區居家養老

6月12日~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杭州考察時表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巨大,要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增加供給;14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同樣聚焦構建居家社區機構“魔幻三傑”的養老服務體系,使老年人就近獲得高質量養老服務。

有政協委員在座談會上指出,養老服務需求呈現“橄欖型”特徵,即高端和低端需求少,對基本生活照料和康復護理的中檔需求多。養老服務供給卻呈現“啞鈴型”特徵,追求經濟效益的高端服務和政府兜底的低端服務多,普通老年人消費得起、質量有保證的中檔服務不足。

可以滿足大部分老人“養老不離家”、“優質中價”需求的居家社區養老,被認為是緩解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供需矛盾的一個藥方。

今年春天,全國政協就圍繞“構建居家社區機構‘魔幻三傑’的養老服務體系”赴北京、湖北等地開展調研。調研期間,委員們形成的共識之一,就是重點強化社區的平台和樞紐作用,讓機構進入社區、財力扶持社區、政策落地社區、功能完善社區,明確社區服務向家庭延伸和覆蓋的責任。

為了推動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5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社區養老服務推出一攬子鼓勵措施,放寬準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並在房租用水用電價格、財政支持力度及稅費優惠方面予以安排。

雖然關於社區居家養老的政策利好頻出,但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這一短板卻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彌補起來的。就在上述稅收優惠政策頒布前的一個半月,曾為北京明星養老驛站的雙旗杆社區養老驛站,因經營不善停止營業。

北京從2016年提出發展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驛站”,作為政府向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派送公共服務的“抓手”。但從這幾年的運營情況來看,養老驛站普遍缺乏“掙錢”能力,幾乎都要依賴政府補貼運營。由於政府的運營補貼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位,而且並不足以涵蓋養老驛站的全部支出,這造成了一部分驛站的運營難以為繼。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緋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些養老驛站難以為繼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沒有聚焦剛需,服務可替代性比較大。另外,目前有需要的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的意願不強烈。

對於驛站來說,必須要找到老人們願意為之付費的“真正剛需”。但顯然,很多驛站在這方面所做的需求分析是不足的。

成緋緋說,有剛需的老人主要是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老人,但現在沒有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驛站本身並不清楚這些老人在哪裡。另外,很多驛站一開始的定位並沒有考慮做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所以在人員配備上就缺少這類專業的照護人員,因此驛站很難有像養老機構那樣穩定的收入來源。

社區居家養老難以盈利的現狀也讓社會資本望而卻步。張婧認為,從投資回報來說,社區居家養老前期投入大,投資回收期長,投資回報率低,並不適合資本進入。從運營發展角度來說,社區居家養老所需的成熟社區裡的物業並不好找,且難以承擔商業化租金,即使政府提供補貼也有三年之約,這些都會成為社會資本進入社區養老的製約因素。

對此,參與相關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建議,通過無償提供場所、財政補貼、減費降稅等措施降低經營成本,增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運營可持續性。

長護險為社區養老打開想象空間

成緋緋認為,我國社區居家養老發展遇到的另一個主要限制,是沒有建立支付機制。老年人剛性需求明顯,但卻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如果長期護理保險或老年護理補貼能夠更加普及,也能為社區養老機構帶來一定的盈利空間。

上海從2014年開始探索構建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以社區嵌入式養老為基點,鏈接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形成養老服務骨乾網。由於上海是我國首批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之一,在支付體系打通的助力之下,上海嵌入式養老機構也得以迅速發展。

數據顯示,上海按照戶籍老年人口3%的目標,已建成712家養老機構、14.7萬張床位。另外,建成以短期住養照料為主的長者照護之家155家;建成提供白天照料的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641家,服務2.5萬人;社區居家上門服務覆蓋30多萬老年人。

上海市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常用臨床護理服務。此外,上海還建立了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和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由財政出資購買服務,困難老年人得到托底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北京誠和敬養老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梁仰㭎表示,實踐證明在上海等地推出的長護險顯著推動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建議在超大型城市加快長護險的推廣,並依托養老驛站的現有設施體系落地實施,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啟動三年、覆蓋超過5700萬人的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今年有望迎來“擴圍”,除了已經試點的15個城市和自願加入試點的四五十個城市之外,還有一些城市也在做擴大試點或是試點前期的準備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又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並指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等部委負責。

全國政協相關調研報告建議,總結試點城市經驗,研究制定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發展指導意見。建議將長期護理保險定位為獨立險種,納入社會保險的政策框架;構建政府、個人、用人部門為主的多元化籌資機制,鼓勵商業保險進入護理保險領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