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晚清歷任駐美大使,多是廣東人?

陳蘭彬(1816年—1895年),字荔秋,廣東省吳川市黃坡鎮黃坡村人,晚清時期大臣、學者,首任中國駐美公使。 鹹豐三年(1853年)中進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留學監督身份、率領第一批留學生30人赴美。光緒四年(1878年),以太常寺卿身份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後奉調回國,歷任兵部、禮部侍郎及會試閱卷大臣等職。晚年歸裡,先後主編《高州府志》、《吳川縣志》、《石城縣志》,著有《使美紀略》、《使美白詠調》、《重次千文》、《毛詩劄記》、《治河芻言》等書。

鄭藻如(1824-1894年),字志翔,號豫軒,又名玉軒。香山(今中山)濠頭鄉濠頭村人。清代鹹豐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第30名鄉試舉人,1854年組織東鄉總局團練,因支援清兵鎮壓紅巾軍盧靈飛、黃福等人起義立有軍功,獲授內閣中書銜。並得曾國藩、李鴻章賞識,羅致為幕僚,辦理洋務、外交等事務。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被李鴻章聘到上海任江南機械製造局幫辦,總理局務,督造槍炮、彈藥、機器、輪船和船塢。清代光緒四年(1878年)任天津津海關道。光緒七年(1881年)以三品官銜大臣出使美國、日斯巴尼亞(西班牙)、秘魯三國。

張蔭桓(1837-1900) 清末大臣,字樵野,廣東南海人。納資為知縣,幾經升遷至道員光緒二年(1876年)權山東登萊青道。七年(1881年),授安徽徽寧池太廣道。翌年,遷按察使。賞三品京堂,命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光緒十年(1884年),除太常寺少卿。十二(1886)年,除太常寺卿,轉通政司副使。複值總署。累遷戶部左侍郎。中日甲午戰爭中曾與邵友濂為全權大臣赴日談判。1898年3月,協助李鴻章與俄國簽訂《旅大租地條約》。戊戌變法時,調任管理京師礦務、鐵路總局,傾向變法。戊戌政變後遭彈劾充軍新疆。1900年被殺。

崔國因(1831~?) 字惠人,安徽省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甘棠人。幼年家貧,在族人資助下始得就學。他攻讀刻苦,好學不倦,常以優異成績博得師生們讚賞。及長,為秀才,外出謀生。經堂侄崔澄舉薦,在安慶李鴻章府中任塾師,深得李鴻章的賞識。同治九年(1870 年)中舉,十年登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侍讀,授國史館編修。光緒十五年(1889 年)三月,出使美國、日斯巴尼亞(今西班牙)、秘魯。光緒十八年十二月任滿回國。著有《出使美日秘三國日記》16 卷,對3 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及華僑生活和人民友好交往,都作了客觀記述,是研究近代中外關係史的寶貴資料。梁啟超曾將此書列入《西學書目表》。崔國因歸國後辭官從商,寓居蕪湖。他早年遊黃山時,曾在始信峰頂題刻《遊黃山宿獅子林》七律二首,後捐獻千金,在獅子峰下建築“獅子林精舍”。

楊儒(1840年-1902年2月17日),清末外交官,字子通,清代鐵嶺人,隸漢軍正紅旗。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十四年後任江蘇鎮海道道員,浙江溫處道,安徽池太道,1892年(光緒十八年)以四品卿任美公使兼斯尼巴亞(西班牙)和秘魯公使,太常寺少卿,1896年轉任出使俄、奧、荷三國公使,工部右侍郎。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敘,字文爵,又名伍才,號秩庸,後改名廷芳。漢族,廣東新會西墩人,清末民初傑出的外交家、法學家,出生於新加坡,3歲隨父回廣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聖保羅書院,1874年自費留學英國,入倫敦大學學院攻讀法學,獲博士學位及大律師資格,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法學博士,後回香港任律師,成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華人議員。

梁誠,廣東番禺縣(今廣州海珠區黃埔村)人。1875年未滿12歲的梁誠便在家庭的資助下考取第四批留美學生,1881年奉召歸國,歷任翻譯、參讚等職,起初在總理衙門做事,不久隨張蔭桓公使赴美,後任使館參讚,他在體育上的貢獻,使他成為中國近代體育史上的體育名人。

張蔭棠(1866-1937),字朝弼、號憩伯、又號少卿。廣東新會雙水人。 清光緒舉人, 捐官為內閣中書。其父為清代浙江海防水師總兵張蓉光,其兄為享有 “絕域使才”之名的清朝第三任駐美公使張蔭桓。張蔭棠曾以舉人員外郎身份在總理衙門管理對英交涉事務,之後在1896年~1913年間,兩次出使美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