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茶泡茶,如何才能選擇到一隻順手的蓋碗呢?這裡有完整攻略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講一個小八卦。

民國有一個政客,後來身登大寶。他總共娶過四個老婆,最後一個老婆,是前任皇帝的妻妹。

在擁有這樣顯赫的未來之前,他一直在上海投閑置散,由於沒有固定工作,三不五時還要去找朋友借貸,日子過得很苦。

當時和他在一起的,是他的第二任老婆,一個喜歡打麻將的漂亮的上海女人。

某天,他外出借貸,未果,回到家裡。發現廚房裡冷鍋冷灶,老婆正在和朋友搓麻將。

他生起氣來,上去一把就把牌桌掀翻了。

十多年後,他的大兒子,從國外留學回來,第二件事,就是去上海看他父親的第二任老婆,他有幾年的時光是隨著這位姚姓姆媽一起生活的,除親生母親之外,也就跟養母最親了。

當時他的父親已經身居高位,娶了第四任老婆,正在青雲直上。跟這個二老婆,也多年沒有見過面了。

大兒子去見養母之前,特別去城隍廟,買了一副象牙竹背的麻將——養母一生嗜麻將,他知道。

果然,養母一看到這副麻將,高興得馬上打開,上手摸了幾下。

邊摸邊說,還是你懂姆媽的心。當年那副麻將,我打得可順手了,可惜被倷阿爸毀了。

《2》

這些都是約摸百年前的故事了。

小時候,看到這個故事,總覺得人啊,還是戀舊的。姚女士摸著這副麻將的時候,怕是憶起了故人罷。說的是麻將,感傷的是歲月如斯。

現在再回想這個故事,吸引我的,卻是「順手」二字。

她打了一輩子麻將,最注重的,就是順手。

無獨有偶,母上大人,也喜歡打麻將,思考該打哪張出去的時候,她也經常抓了一張牌,在手上旋轉,幾下,然後,便能做出決定。

還有一些人,手指極靈,抓到一張牌,先不看,摸幾下,就能猜出筒條萬來。

當然,女子麻將大軍裡,名氣最大的一位,是寫下「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她雖然沒有寫麻將要順手才好用,但是,從她的《打馬圖經序》裡,仍然能看出,她對這麻將事業的喜歡和熱愛,想傾盡全身心去投入,並希望成為開山祖師的心情。

村姑陳是不打麻將的。

村姑陳喜歡泡茶喝茶。

喝茶泡茶,有什麼是需要順手才好的呢?

茶杯要順手嗎?克秤要順手嗎?當然要。不順手的茶杯,端起來喝茶估計都是受罪。不順手的克秤更糟,操作不便,恐怕連重量都稱不準。

然而,村姑陳覺得,這些的不順手,都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是一個不順手的蓋碗。

《3》

用一個不順手的蓋碗泡茶,這簡直就是一場慘禍。

去景德鎮的時候,闊太閨蜜趙小姐,跟我們同行。

我們挑蓋碗的時候,她在在旁邊挑。

我們被素凈的青花吸引的時候,她瘋狂迷上了彩繪。

當她獻寶似地,捧著一隻鑲嵌琺琅的五彩手繪蓋碗,展示給我們看,並報出五千塊的價格時,村姑陳和李麻花,一邊驚訝於她的手快,一邊更加驚訝於這蓋碗的價格。

五千塊一個蓋碗,除了老班章和牛欄坑肉桂,別的茶,還真配不上這隻碗。

古人說門不當戶不對,村姑陳說,茶不當碗不對。

返程的路上,趙小姐一直捧著這隻蓋碗——放在她的驢牌桶包裡,包裝盒外面纏了兩層絲巾,緊緊抱在懷裡。

生怕誰搶走她的寶貝。

李麻花忍不住想摸一下,被狠狠剜了一眼,又重重拍了一巴掌。

回來後,趙小姐把原來的所有蓋碗,都扔掉了。擺上了這隻美崙美奐的蓋碗。

為了襯托這隻蓋碗,還專門新買了一條茶席,顏色比蓋碗略深一號的,同樣是手繪的圖案,擺在了茶桌了。

原本不怎麼好客的她,也變得好客起來。

三不五時就邀請閨蜜過去聚會喝茶聊天,自己坐在主泡位置,一衝又一衝,不辭辛苦地給大家泡茶。

這要是以前,她老人家才不做這麼累的事。

而現在,為了秀這隻蓋碗,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

然而,這場蓋碗秀,沒過幾天,就謝幕了。

因為趙小姐,某次做秀泡茶的時候,把蓋碗給砸了——她在微信裡哭訴:實在是太燙手了,那個碗做得很厚,開水一倒進去碗就非常燙,我被燙了好多次了,以前怕你們笑話,都忍著不說,這一次實在是忍不住了,就想把蓋碗放下來吹吹手,沒想到滑了......

看吧,要鑲嵌琺琅,這碗壁肯定得做得厚厚,厚了散熱慢,根本不順手,怕燙的人,可不就得把這燙手的山芋給扔出去麽?

一場起於顏值而終於燙手的蓋碗慘案,就這樣謝幕了。

《4》

昨天有茶友來聊天,說起白茶有沒有絕配的蓋碗,村姑陳便迅速想起了趙小姐的這隻蓋碗,遂回復茶友道:沒有絕配,只有順手。

要論配不配,闊太趙小姐,跟粉彩琺琅蓋碗,兩個都花團錦簇,肯定是絕配。

但是,趙小姐卻壓根兒hold不住這隻超厚的大蓋碗,她覺得燙手,重,比她原來用的普通景德鎮青花重、厚、燙,所以,燙怕了的她,不小心摔了這隻蓋碗。

這就是蓋碗和人,和茶,般配,但不順手,而引發的災難。

所以,配,不是重點,大多數器形標準的蓋碗,只要泥料好,都能跟白茶般配得上。

村姑陳認為,這個蓋碗能不能跟你,跟你的手般配得上,才是重點。

腕力小的人,買個大蓋碗,這就是不配。

當沸水注入,原本就很重的蓋碗,加上了水的重量,更重了。腕力小的人根本就端不起這隻蓋碗,猶豫的過程、端起又嫌重而放下的過程,都會耽誤這泡茶湯的出水,泡出苦味和澀味重的茶湯。

手指略短的人,買個寬蓋碗,這就是不配。

寬沿的蓋碗,碗口直徑是很大的,比普通正常的蓋碗要大。

手指長的人,抓握蓋碗時,能一步到位,三指分成三角形扣緊蓋碗,端起來如行雲流水一般,迅速出水。

而手指短的人就有困難了,有可能拇指與食指全張開,還無法夠到蓋碗的邊緣——又熱又燙的蓋碗,手指還無法抓握到兩邊,勉強握住了,食指又按不牢蓋子,結果,蓋碗傾斜的瞬間,蓋子一滑,茶湯還沒有進入公道杯裡,蓋子就先滑進做先頭部隊了。

於是,手忙腳亂地放碗、撈蓋子、擦桌子,真真是一幕慘劇。

(小圓器形蓋碗,適合沖泡白毫銀針)

(標準圓形,適宜所有茶類)

《5》

如何才能選擇到一隻順手的蓋碗呢?

先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

自己平時喝茶,是天天喝呢,還是一周喝一次?還是一個月喝一次?或者隨機,想喝就喝。

這喝茶的頻率,涉及到選擇蓋碗時,要選擇哪一種重量和器型的蓋碗。

如果天天喝,那麼,熟能生巧,沒過多久必然能把蓋碗的使用方法給摸清楚,這種情況下,只要買適合自己手指尺寸的蓋碗便可以了。

如果沒有天天喝,一款蓋碗可能買回來一年,還沒泡過幾次。這種情況,對蓋碗的熟悉程度,就不太高。那就不能買厚壁的、重型的蓋碗——散熱慢,燙手,不適合初學者。要挑壁薄的,泥料上層的,散熱快的,輕量級的。

如果,手小,那千萬不要買大蓋碗。傳統的小圓形蓋碗便適合。正圓形的,小小的一隻,像村姑陳曾經用過的小千葉一樣。這種蓋碗器型小巧、討喜,對於手小的人,容易駕駛。且壁薄,散熱快,不易燙手。

如果,手大,腕粗掌大,且抓握力強,那可以考慮寬簷的、大開口器形的蓋碗。當然,容量還是100-110毫升。只是蓋碗變成了大肚型的、敦實的款式,便於給手指長手掌大的人抓握,也便於投入壽眉等粗枝大葉、極為蓬鬆的白茶。

在這些變數之外,有一些定量,是永恆不變的。

那就是白瓷、標準容量。

在這兩個大前提之下,器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手指的長度、手掌的寬度去尋找、匹配。

盡量達到「順手」的狀態。

(寬口蓋碗,適合沖泡壽眉)

《6》

大多數時候,人們選擇購買蓋碗,往往先看圖案,後看器型,卻沒幾個人,選擇材質和厚薄的。

這說明,在大多數人眼中,蓋碗首先是一件藝術品,具有觀賞價值。其次,才是一隻泡茶的工具,具有實用性。

這種價值取向,直接影響了人們對蓋碗的購買習慣,也影響了瓷器生產商對蓋碗加工生產時的側重——大家也紛紛生產重工的,滿花的,鑲嵌的等等各種各樣的工藝品蓋碗。

於是,蓋碗原本的功用,便漸漸地弱化了。

人人都買一隻工藝品回來,當擺件,沒人真的拿它泡茶喝。一為貴,怕弄壞了。二為不順手,泡茶要麼燙要麼出湯慢。

這實在不是蓋碗發明者的初衷。

這也實在不是蓋碗發明者的目的。

想要起到裝飾作用,大可以買一隻碩大的青花瓶,冬天插梅花、春天插柳條,夏天插枝竹子,四時不歇,這物候就出來了。

又何必拿泡茶的蓋碗,來精雕細琢。

蓋碗,適當地畫幾枝花紋點綴一二便可,不必費時費時去畫它。

每一隻畫工繁複的蓋碗背後,都隱藏著一位工藝師。

唯有每一隻簡單樸素、實用性強的蓋碗背後,才站著一位茶人。

《7》

我欣賞那些像工藝品一樣的蓋碗。

什麼描金、鑲銀、包邊、琺琅、鬥彩、粉彩......

但是,我平日用習慣的,仍是一隻普通的白瓷蓋碗,上面畫著簡單素凈的圖案,就是傳統的青花,不繁複,也是喧囂。

喝茶,原本是一件樸素的事。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