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德五年唐朝和東突厥的大戰,為什麽史書輕描淡寫

隋末天下大亂,北方的東突厥(突厥分東、西兩系)乘機崛起。始畢可汗在大漠南北刮起一陣旋風,拓地萬裡,控弦百萬。中原混戰的各路軍閥,或多或少都主動拉攏突厥,甚至投靠突厥。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於太原起兵,他跟許多軍閥一樣,選擇了與突厥結盟。一年後,李淵在長安登基,建國號為“唐”。大唐政權很快在群雄爭霸中脫穎而出,與突厥的矛盾日益加深,開始從盟友轉變為敵人,兵戎相見。

武德五年(622年),突厥國內鬧起饑荒。當時李淵欲騰出手解決最強大的對手劉黑闥,遂主動給頡利可汗送去大量的金銀財寶,請求議和。頡利可汗正被饑荒搞得有點狼狽,也樂得順水推舟,兩國許諾通婚修好。李淵利用與突厥短暫和平的有利局面,對手劉黑闥發起總攻。三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大破劉黑闥,劉黑闥兩萬精兵損失殆盡,隻帶了二百餘人逃出來,投奔突厥。

頡利可汗如夢初醒,撕破與大唐的和平條約,發兵數萬人,連同流亡的劉黑闥,進攻大唐帝國北部的新城。新城守將李大恩緊急向朝廷求援。李淵急令右驍衛大將軍李高遷馳援。但是李高遷還是晚了一步,李大恩已經陷入絕境之中,城內的糧食已全部吃光,無奈之下,只得突圍。突圍途中,李大恩遭到突厥騎兵攔截,戰死沙場,此役唐軍損失數千人。

五月“頡利複自率五萬騎南侵,至於汾州……時頡利攻圍並州,”“乃率十五萬騎入雁門,圍並州,”《資治通鑒·唐紀六》記載,到了八月初七“頡利十五萬騎入雁門,己未,寇並州,別遣兵寇原州”,到月底就成了“突厥精騎數十萬,自介休至晉州,數百裡間,填溢山谷。”以此推算,突厥出動的兵力應該在二十萬人至三十萬人之間。突厥的西路軍兵力,各書記錄都相同,“又遣數千騎西入靈、原等州。”兵力很少。東路是突厥的主攻方向,由頡利親自帶兵。

李淵緊急部署防禦:太子李建成出豳州道,秦王李世民出秦州道,分別抗擊兩路突厥大軍。另調遣雲州總管郭子和赴雲中,掩擊頡利可汗大軍;左武衛將軍段德操則奔夏州,以斷突厥人的退路。《舊唐書·突厥上》記載:“詔隱太子出豳州道,太宗出蒲州道以討之。”《新唐書·突厥上》則為“於是太子建成將兵出豳州道,秦王將兵出蒲州道擊之”。兩者相同。豳州就是現在陝西鹹陽市的彬縣,蒲州是山西運城的永濟市。由此看來,李建成在西,迎戰突厥的西路軍;李世民在東,迎戰頡利。是李世民打敗了頡利。

可是關於李世民在此役中的記載卻不是太多,新舊《唐書》記載:“聞太宗兵至蒲州,乃引兵出塞。”“頡利聞秦王且至,引出塞,王師還。”也就是說李世民一出馬,頡利可汗就聞風而遁。李世民確實能征善戰,陸世科曾經說他是“韓、彭可比肩馳也”,“鞭撻震四方,常以兵相終始”,“百戰金戈,借風雲而試捷;千關玉鎖,倩羆虎以鑲威”。他的能征善戰是不容否認的,但是還不至於達到讓頡利望風即遁的地步。別忘了他剛登基,頡利就率兵打了過去,雙方搞了個渭水之盟,連談的什麽都不知道,讓李世民一直耿耿於懷。這時候的頡利能怕他嗎?所以李世民將頡利嚇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頡利為什麽退兵呢?《資治通鑒》說了原因:李淵派一個使臣,官職是太常卿,姓名是鄭元璹,去見頡利。“元璹見頡利,責以負約,與相辨詰,頡利頗慚……引兵還。”把他訓斥了一番,指責其背盟就讓他退兵?也不太可能,畢竟這可是要用武力做後盾的。

要說武力,李建成和李世民這次全部帶兵出征。鄭元璹出發前李淵已經派出了這倆兒子,八月十二日,李淵召集群臣開會,確定了對付突厥的方針,“擊之,既勝而後與和”。《舊唐書》直接說了:“遣皇太子及秦王討擊,大敗之。”《新唐書·突厥上》有一些唐軍包圍頡利、並激戰的敘述:“李子和以兵趨雲中,掩可汗後;段德操出夏州,狙其歸。並州總管襄邑王神符戰汾東,斬虜五百首,取馬二千;汾州刺史蕭顗獻俘五千。”

顯然,唐和突厥的主力,在八月底,在山西的介休、晉州之間,發生了一場超大規模的戰役。唐朝圍殲突厥,勝,至少是殺傷突厥1/3以上,一二十萬人,才能打痛它,所以它才退兵。如果僅僅是殺傷幾千人,對於數十萬的大軍來說,完全不在意。

一般史書都是隱晦失敗之事,但是既然是“大敗之”為什麽還要掩飾呢?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次的勝仗不是李世民打的。《資治通鑒》談到:“命太子出幽州道,秦王世民出秦州道以禦之。”也就是說李建成是在東,李世民在西。打敗頡利的,是李建成,不是李世民。有的地方,幽州是“豳州”的筆誤。但此處的幽州應該不是筆誤,畢竟豳州和秦州都在黃河以西,而幽州在黃河以東。頡利的主力在東路,李淵不至於讓兩隻主力部隊都跑到黃河以西。

也就是說這次戰役估計是李建成取得了一次勝利。但是李世民為了給自己臉上添點金,抹去了李建成的功勞。而讓人說成是因為頡利聽到了李世民出兵的消息和鄭元璹的指責才罷兵。

不管怎麽說大唐帝國化解了一場軍事危機。不過,頡利可汗顯然不願意放棄憑陵中原的夢想,他換了一種對抗的策略,將重點轉向支持其扶植的梁師都、苑君璋、高開道等軍閥身上,企圖采取“以漢製漢”的方法,作為牽製、打擊大唐政權的重要軍事力量。

武德五年(622年)末,在頡利的授意下,梁師都率軍數萬人進圍靈州。值得注意的是,頡利仍然派出一支突厥騎兵參加這次戰鬥,可見他仍然突破了盟約的約束。不過,即便有突厥人的支持,梁師都仍然不是唐軍的對手。靈州總管李道宗率部出戰,大破梁師都部。頡利可汗派出突厥將軍鬱射率部入五原,協助梁師都。李道宗率部攻擊,把鬱射的突厥兵團趕出五原,拓地一千余裡。

這一年在唐與突厥的關係史上,是比較關鍵的一年。由於當時大唐帝國尚未完成一統中國,故而李淵盡量避免與突厥發生大規模的衝突,甚至不惜犧牲一部分利益,以羈縻頡利可汗,應該說這個策略是很有效。到了武德七年(624年),李靖鏟除宋帝輔公祏,平定江南,大唐完成統一全國的偉業。隨著軍閥割據的結束,歷史的重頭戲便從群雄爭霸轉為唐與突厥的全面交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