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9年了,還好,他終於懂我了

汽車智能到頂是什麽樣子?

——或許你會回答,是L5的無人駕駛。

畢竟這是眼下全球汽車廠商集體努力的方向。

你也許不知道,L5的無人駕駛還是一個長達至少89年的幻想。

人類第一次對於這種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想象,出現在1930年一個非著名科幻短篇Paradise and Iron《島與鐵》之中。

主角被一艘自動駕駛輪船帶到了一座滿城盡是自動駕駛的神秘島上,其中就有自動駕駛的汽車Sappho——一輛輪子足有四英尺高、散熱器無比巨大、大燈長在車頂的綠黑色跑車。

輪子都高成馬了,還能如何維持跑車的姿態,這確實是謎一樣的操作。

拋開外觀不論,Sappho幾乎為後世的無人駕駛樹立了發展的方向:沒有方向盤,完全自動運行,內置地圖導航,碰上亂穿馬路的行人和隨意奔跑的大卡車,還可以瞬間減速避讓。

理論指導實踐,關於智能汽車的設想很快就在行業先驅的努力下照進現實。

1940年,美國先鋒工業設計師Norman Bel Geddes在他的書作Magic Motorways中就提出,人應當從駕駛過程中排除出去。他還預測,這在1960年代就會變成現實。

而到了1950-1960年代,的確是爆發過一小波相當亮眼的嘗試。不過當時的主流方案是基於自動化路線來進行引導。路表下嵌入了探測電路,會向金屬車輛發送脈衝信號,來指導車的行駛狀態,甚至可以決定行駛速度。可這和我們所想的完全智能的L5,不是一回事。

真正意義的無人駕駛實車,直到80年代才出現。首先是在德國,由慕尼黑聯邦大學的實驗小組設計的原型車,能基於視覺進行自動駕駛。但是最高時速僅有63公里,並且是在沒有其他車輛的路況下才能進行。

與此同時,美國的ALV項目也造出了一輛試驗車,在雷射雷達、電腦視覺、自動機器人控制等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最高時速31公里的無人駕駛路程。

雖然從行駛效率來看都十分弱雞,但這是一個樂觀的信號,證明無人駕駛不是浪漫主義的空想。之後,越來越多汽車公司和研究組織,著手無人駕駛原型車的研發,在這項築夢大業中添磚加瓦。但過程就像前40年一樣,從不缺乏磕磕碰碰。

2002年,美國DARPA(相當於現實版神盾局)發起了一個獎金鋼彈100萬美元的“大挑戰”,邀請頂尖研究機構造出一輛無人駕駛車穿過莫哈韋沙漠,總行程142英裡(大約228.5公里)。而在兩年後的比賽中,15支挑戰隊伍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取得最佳成績八英裡後,車就戲劇性地燒掉了。這對於人類的無人駕駛夢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

直到2009年,谷歌(現在成了Waymo)的無人駕駛項目浮出水面,才又讓這個話題重新回到舞台中心。八十多年之後,Waymo自動駕駛汽車讓我們觸及了最初的智能汽車想象。

去年,基於這樣的無人駕駛小車,Waymo推出了首個商用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僅在美國鳳凰城及周邊城市開展。不過速度慢、守規費時,並不討當地居民的喜愛。

你看,我們還在往Sappho努力靠攏。可是如果讓你列出世上最智能的汽車,這樣的Sappho一定還只是剛入門檻而已,因為它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和人的關係。Sappho仍舊只是一種交通運輸工具。

而在我們心中稱得上高級的智能汽車,應該是像霹靂遊俠中的基特,或者鋼鐵俠中的Jarvis,不僅能自己駕駛,還具備自我意識,能和你建立有意義的溝通,偶爾也能和你吐槽打趣。這樣的汽車不是工具而是一位全能而忠實的朋友。

這種對智能的認知,嵌在我們意識的底層。換句話說,在“智能”屬性上,人始終還是在期待人性,希望即便是汽車,也可以提供一種“理解萬歲”的溫暖。

而為了將這樣的交通工具付諸更智能的想象,無數汽車人開始對此進行嘗試。比如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1969年AI之父John McCarthy提出“由電腦控制的汽車”時,就將其形容為“自動化的司機”。雖然當時McCarthy的重點在於AI能夠通過“使用人類相同的視覺輸入的攝影頭輸入”進行導航,但是現在AI在車內的應用正在逐漸滲透到更細致的體驗上。

無獨有偶,在當下,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哈弗也在探索智能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向,並在去年11月推出了一款“AI智能網聯SUV”哈弗F7。

一輛真正讓人感覺智能的汽車,不僅僅要滿足出行需求,更要符合大眾對情感的訴求。而哈弗F7對大眾智能互聯需求的首要洞察,便是使大家在行車過程中舒享智能駕駛的樂趣。

比如,哈弗F7搭載的智能網聯繫統,就體現出一種對情感交流的探索。其中,“AI語音識別功能”擁有超級語境,只需通過語音操控的方式,便能夠輕鬆對冷氣機、車窗、導航等系統進行操控,不需要繁瑣的指令,只需倆字“我冷”,系統便能自動把冷氣機調到舒適的溫度。它的語音識別率鋼彈97%,並且識別速度、抗噪音識別率,都在行業領先。優秀速度的反饋,是保證用戶不脫粉的第一步。

AI語音識別功能亮眼,但哈弗始終不忘科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在哈弗F7的車聯網系統上,可以通過手機遠程操控汽車進行開/關車門、鳴笛閃燈、開/關引擎、開/關冷氣機等功能。數九寒天,你可以遠程提前預熱,當你進到哈弗F7的環形智慧座艙內就能溫暖如春。這樣的汽車,不止於懂你,還懂你的生活。

因為懂得,所以它才是專屬我們的玩伴。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早已被0和1馴化的現代人,哈弗F7貼心考慮到我們的娛樂社交屬性需求,提供2000萬+在線QQ音樂、10萬檔考拉FM電台節目、4G+wifi,在線氣象/新聞等功能,這早就超出了一個移動工具的自我要求,而是嘗試為每個人打造一個樂於相處的路上夥伴。

這樣高級的智能化,是哈弗品牌對研發探索矢志不渝追求的成果。隨著哈弗技術中心的不斷成熟和技術的不斷精進,哈弗品牌未來的智能化之路值得期待。此外,過去6年,長城汽車在研發上總投入超過130億元,平均每年近30億。截止到2017年底,長城累計申請的專利就達到7480項,授權專利5704項,申請覆蓋了歐盟、北美、俄羅斯等60余國家和地區。

也是在2017年,長城汽車還發布了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i-pilot”(智慧領航系統)。目前,i-Pilot 1.0的樣車已經在國內進行了超過50萬公里實路測試;而基於i-Pilot 2.0打造的樣車,已經獲得美國密歇根州無人駕駛路試牌照並進行相應的測試;到2020年,i-Pilot1.0系統將實現美國SAE L3+的高度自動駕駛。想想只是在一年後,這套系統或許能接過人類駕駛的控制權,期不期待?也許我們和L5的距離已經不是那麽遙遠了。

我們對未來的汽車有著清晰的概念,它一定不會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個體,也不止於移動的3萬多個零件組成的機械產品,哈弗F7就是例證。汽車不再是簡單的出行工具,而是有溫度有思想的朋友,是大眾生活的延展,出現這種變化是成千上萬汽車人的不懈努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