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0年過去了,在美國的華人還是永遠的外國人嗎?

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華裔美國人楊安澤的總統路Ⅱ

華裔美國人楊安澤的總統路Ⅰ:黑馬!美國華裔總統候選人發起草根運動 短短數月人氣飆升

“Thoroughly Modern Millie”(《摩登茉莉》), 這部講述1920年華人開黑店販賣白人性奴的“戲劇”近日在長島幾所高中上演。劇中,華人頭插筷子,講著蹩腳的英文,從事著非法而下作的生意。這部有著濃厚歧視、扭曲華人形象的戲劇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然而,2019年4月5日和6日兩天,位於長島Suffolk郡的Huntington高中(亞裔比例1.9%)和Nassau郡的Division Avenue高中(亞裔比例8.8%)同時上演了這部劇。這件事在華人社區掀起了軒然大波,由於Huntington學區的學監對此事態度不端,事態正在繼續擴大。

大概兩年前,同樣在紐約州,《紐約時報》編輯Michael Luo在與家人朋友漫步曼哈頓街頭的時候,被一個拿著蘋果手機、衣著得體的種族主義者當面叫囂“滾回中國去”。Michael Luo之後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封給這個人的公開信,一時間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

類似的事件並非偶然,2012年,加州灣區Campbell市的華裔副市長羅達倫(Evan Low)走在市內的大街上被一位婦女用手指著做開槍狀,並大喊“滾回中國去”。值得一提的是羅達倫已經是在美國出生的第五代華人。

西方人眼裡的華人還是當年的“傅滿洲”嗎?

看到這些讓人極度不適的例子,人們不禁要問:“從第一代華人登上這片土地起的兩百年以來,華人在美國的形象和地位是否有實質的改變?”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回顧一下歷史上華人在西方人眼中僵化,甚至被恣意醜化以後是什麽樣子。時間回到1913年,英國小說作家薩克斯·羅默創作了一個虛構的華人形象:傅滿洲。按照書中描述,傅滿洲是一個瘦高禿頭,倒豎長眉,面目陰險的華人,雖然博學多才、智慧超群,但卻是中國人奸詐取巧的絕佳象徵。傅滿洲這個人物的出現並非偶然,這是西方人對亞裔的極度不了解而產生恐懼,進而仇視的產物,他們把東方人描繪成 “會對白人造成生存危機的、數量龐大的、長相怪異的、無名的、黃色原始部落人”,“黃禍(Yellow Peril)” 一詞也從此而來。

仔細對比,其實狡詐的傅滿洲與販賣白人性奴的摩登茉莉類似,都是典型的醜化華人形象的陳腐觀念所延伸的產物;不能無視的是,當這種觀念到達頂峰而演變成歧視和恐懼的時候,將會導致什麽惡劣的後果。例如,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應運而生,而這部法案,也是迄今美國法典上唯一一部分針對一個特定族群的章節。

回到開頭的問題,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華人在美國社會的政治地位有了怎樣的演變?我們用這一百多年走了多遠?今天,華人是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大學教授,醫生,律師。華裔(亞裔) 家庭收入中位數(Median Household Income)甚至超過了白人。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華人終於打破了頭頂的“竹製天花板”,從而昂首挺胸邁進了美國主流社會,也並不意味著,在經濟上已經擁有一席之地的我們,在社會和政治領域也同樣成績斐然。

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是,作為一個整體,華人在美國社會所遭受的偏見和無視依然明顯,正如Michael Luo給那個讓他“滾回中國去”的種族主義者的公開信所言,“這不是我第一次受到的(歧視性)的侮辱和挑釁,任何一個在美國的亞裔,他們都會告訴你在學校操場上,在大街上,在超市裡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 他進而點明為什麽這次的經歷卻讓他如此震撼:“也許你(種族主義者)並不知道,你的言語辱沒直接擊中了我們的內心,那就是,長期伴隨我們的讓我們顯得格格不入的異族感(otherness)!無論我們多麽成功,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交友圈子,我們並不屬於這裡。我們永遠是‘外國人’,永遠不是‘美國人’!”

這種意識形態上的異族感在華裔心理上產生了明顯的消極情緒,其實所謂的異族感在主觀上就是缺乏歸屬感,而歸屬感,則需要一方在融入,而另一方在接納。為什麽在踏上了這片土地的兩百年後,我們仍然在討論歸屬感的問題,個中緣由,除了美國社會存在但並非主流的極端種族排他文化以外,華人本身在政治上的低參與程度也是原因之一。換言之,我們一向認為,政治不過是“事不關己”的遊戲罷了(political irrelevancy)。

楊安澤的出現會給華人帶來什麽影響?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位華裔政治新人在政壇刮起一陣旋風。楊安澤,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候選人之一,他提出的標誌性綱領是用每個成年公民每人每月發1000美元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 來應對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對勞動力市場的挑戰,他的競選口號是“以人為本”(Humanity First)。

楊安澤競選綱領讓美國選民聽到一種不同的聲音,一種不同的想法,因而獲得不少美國各個族裔選民的支持。在短短幾個月裡,楊安澤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轉身成為電台,電視台,報紙爭相邀請的名人。一時之間,美國社會都在津津樂道於他的聰明睿智、他的敏捷善辯,以及他大批互聯網上的“楊幫”(Yang Gang)粉絲。而楊安澤的參選和進而在大批美國選民中迅速走紅,其意義並不僅僅在於一個華人面孔終於出現在美國最高的政治角逐舞台上。

楊安澤的參選打破了美國主流社會對華人根深蒂固的偏見之餘,網上一篇文章“Andrew Yang’s Chilling Message to Asian Americans”(“楊安澤對亞裔美國人發出讓人膽寒的訊息”)更一針見血地指出,總統候選人楊安澤的出現意味著華人不再是對政治漠不關心,不再是事不關己的“模範啞裔”,華人更不會一面受到美國社會的無視和擠壓,一面又勤勤懇懇地充當少數族裔不被歧視的例子而讓種族主義者良心可安。

因為,一旦這個“不與政治沾邊”的名聲傳揚開來,所有針對亞裔的打壓甚至暴力都不會在社會上激起任何漣漪。更讓人不寒而栗的是,由於美國現任的兩個黨派其實對華裔群體都不甚了解也沒有興趣加深了解,或者兩黨的政客都對中國存在著長期的敵意,華裔社群所遭遇的不公都會被視作理所當然,這種不公,可以滲透到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個層面;這種不公,也不會因為華人是商界精英或者是學術泰鬥而有所改變。

而楊安澤的出現,是對美國社會發出的一個正面積極的信息。這個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就是,對華裔美國人而言:“美國是我們的國家,我們有著同樣的作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我們不僅參與這個國家的建設,我們也將可以領導這個國家前進。”

這就是為什麽,無論所屬哪個黨派,楊安澤的參選已經成為了華人賴以驕傲的表率,同時也被各個族裔的美國人所接受。在支持他的集會上,可以看見各個年齡階段、各個族裔的“楊幫人”在為他歡呼為他打氣。楊安澤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政治素人迅速轉變為引人矚目的2020總統大選的一匹黑馬。

撰文:Lucy Lu/Steven Chen

編輯:Jing/薄霧

本文獨家供稿騰訊平台,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