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醫大師開講:針灸治療面癱這樣選穴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俗稱「面癱」,是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炎引起的面神經癱瘓,是臨床上常見的面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屬於中醫風中經絡之「口眼歪斜」範疇。

中醫針灸治療此病,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確切療效,郭誠傑教授在幾十年的臨床工作中,在繼承經典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以下觀點。

一、對病因病機的認識

此病的病因病機,歷代中醫認為是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冷風趁虛而入,筋絡失養所致。

郭誠傑教授在此基礎上,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面癱的出現還與其所在部位有很大關係。因面部經常暴露於外,而其他部位卻可以保護起來。因此,面部更易受到六淫邪氣的侵擾。特別是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者,更易被邪氣所擾。如在過去,司機突然打開車窗,使面部與外界的冷空氣迅速接觸而發病。另外,顏面部主要分布手、足陽明經(多氣多血之經),以及手、足少陽經(多氣少血之經),故當脈絡空虛時,面部陽明經和少陽經氣血逆亂,故見口眼歪斜。

郭老認為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熱毒侵襲

如咽炎、牙齦炎、牙痛、中耳炎等面部鄰近器官炎症,常常累及面部神經,而不僅僅是冷風的原因。所以各種口腔、顏面及五官的炎症除積極治療外,平時亦應做好口腔清潔。

2.病毒性感冒

外感疫毒邪氣,邪入經絡,除口眼歪斜外,常見耳後乳突疼痛及發熱等症。

3.情志

臨床上還可見到因生氣後出現面癱的病例。

4.外傷

各種外傷引起的面部骨骼受損也易導致面神經損傷,這類面癱都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外傷史。

5.外感六淫邪氣

這是周圍性面癱臨床最常見的病因,初春及深秋入冬時常見此類病例。患者起病多有一側面部受冷風的經歷,老年人及嬰兒常見,體虛的青年也多見。

二、辨證論治

1.基礎取穴

郭老根據「穴位所在,主治所在」和辨證取穴原則,多從患側面部陽明經和少陽經選穴。第一組:頰車和地倉互相透刺,陽白和魚腰透刺;第二組:下頰車和下地倉互相透刺,魚腰和絲竹空互透,取手陽明經合谷、足厥陰經太沖。為了防止穴位適應性,以及局部皮膚受損,兩組穴位需交替應用。

另外在治療時,當病初發,邪在面部經脈,經筋淺部,故用斜刺、淺刺法,僅將針刺入皮下,或達淺部肌肉層即可,以祛浮在肌表之邪氣。針刺除取患側局部穴位外,選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合谷,為循經遠端取穴,仍效典籍「面口合谷收」,以疏散風熱,行面部氣血而通絡。翳風位於面神經管出顱附近,取之,以增疏風散邪之功。關於本穴的刺激量,多年的臨床治療體會是急性期宜小,2周後可適當增大。

2.辨證選穴

在基本取穴的基礎上,結合病人的病症表現,加減選穴,規律如下:

(1)風寒型面癱應加上灸法,以溫經散寒祛風。如感受熱毒疫邪,或外感風溫引起的面癱可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製劑,如板藍根、大青葉等,針刺穴位取外關、崑崙。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的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崑崙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針刺兩穴,可祛除風熱疫毒之邪。

(2)內傷情志,肝氣鬱結者,除基礎取穴外,還可配合內服活血和疏肝理氣的藥物,如柴胡、鬱金、當歸、芍藥等,針葯同治,促進經脈氣血的通暢。

(3)外傷引起的面神經受損所致面癱者,在傷後恢復的初、中期,及時針灸能夠很好地促進神經生長,若要提高療效,亦可在穴位上注射神經生長因子或甲鈷胺等。面癱時耳後痛者可用翳風,伴有感冒而引起頭痛、耳後痛者,可用太陽、風池。

(4)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給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一般的面癱病人對疾病都有恐懼心理,特別是年輕人。應該給患者解釋周圍性面癱的病因、發病過程,使患者認識到此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同時,針灸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鼓勵患者堅持治療,積極配合。

另外,郭誠傑教授在此病的治療過程中,特彆強調患者的飲食起居調護,如在針灸治療期間及疾病恢復的初期,囑患者注意麵部保暖、防風,外出時有風或室外溫度較低時,盡量戴口罩。平時可用手搓臉,並用熱水洗臉以促進顏面部血液循環;另外,需注意預防感冒,避免勞累,起居規律,少熬夜。

三、注意事項與預後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病,早期乾預效果好。郭誠傑教授認為早期治療時應用輕刺手法,不要加電針,取穴少一些,同時告知病人病情,本病發病有一個過程,六七天后病情才能穩定,起初治療可能沒有效果,甚或加重。1周後才可用電針,電量不能太大。可據病情預測在大約幾個療程後好轉,如病人面神經細胞的凋亡多,頭痛、耳後乳突痛,同時舌前1/3感覺失常,味覺消失,流眼淚,說明病情重。因面神經冠狀分段下段神經中斷,耳鳴,舌前1/3 感覺失常,神經上段受阻出現流淚者,或多或少可遺留後遺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