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綿延兩千多年的天下第一貴族,中國僅此一家

1

1920年2月23日,為了保護一個即將出生的嬰兒,整個曲阜城如臨大敵。

此前三個月,作為孔子第76代嫡孫、同時也是第30代衍聖公的孔令貽(1872-1919)突然在北京病逝,享年47歲。作為從北宋就開始世襲封承的貴族,“衍聖公”是一個只有孔子的嫡系男系子孫才能繼承的爵位,但孔令貽生前只有兩個女兒,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孔令貽的小妾王氏此時已懷有身孕。

為了防止王氏即將出生的孩子被掉包,保護有可能是第31代“衍聖公”的傳人,時任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特地派出軍隊包圍整個孔府和產房,並派一位將軍坐鎮孔府,時任山東省省長屈映光和孟子、顏回、曾子三氏的奉祀官也同時在場監督。

當嬰兒順利出生,並且是一個男嬰的消息傳開時,整個曲阜全城震動了,隨後,曲阜全城開始燃放鞭炮,北洋政府也下令在曲阜鳴放13響禮炮,以慶祝“聖裔不輟”。

同年6月,當這位被命名為孔德成的嬰兒滿百日時,時任民國總統徐世昌特地下令,封繈褓中的孔德成為襲封第31代衍聖公。

這,就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

2

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世襲時間最長的貴族家族,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

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東巡郡縣時,特地封孔子9代孫孔鮒為魯之文通君,文通君僅僅只是名譽稱號,並非祭祀孔子的專門封號,然而秦始皇卻開了封賞孔子嫡系子孫的先例。

漢高祖時期,劉邦在公元前195年經過魯地,又封孔子的9代孫孔騰(孔鮒之弟)為“奉祀君”,專主孔子的祭祀諸事。

到了漢元帝時期,公元前43年,漢元帝又封孔子的13代孫孔霸為太師,並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號褒成君,以所食邑奉孔子祀,這也是孔子後裔世襲爵位奉祀的開始。

從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孔子家族的地位越發顯赫,此後成為歷代王朝都極為尊崇的貴族世家,到了北宋,由於北宋為了防止自唐朝中期以後軍人割據亂政的傳統,開始極力推行“崇文抑武”,在這種背景下,公元1055年,宋仁宗正式封孔子的46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此後,衍聖公這一世襲爵位封號歷經北宋、金與南宋、元、明、清、民國,一直延續到第31代、也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時,已經流傳了800多年。

宋代時,衍聖公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朝初年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禦道上行走。而歷代衍聖公所居住的衍聖公府(今孔府),更是全國僅次於明清皇宮的最大府第,作為世受封爵的貴族世家,孔子嫡系家族的顯赫與尊崇,自古無二。

3

儘管後世地位顯赫,但孔子家族剛開始卻是人丁凋零。

從孔子開始,孔子家族連續七代單傳,一直到第八代孔謙才生了三個兒子;到東漢章帝劉炟(57-88年)時期,孔子家族20歲以上的男丁只有60多人,而此時,距離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生活時期已經過去了500多年。

即使到了唐朝末年,當時定居今天山東曲阜一帶的孔子後裔也只有十戶左右,但是五代十國後期,孔子後裔開始大幅增長起來,不僅曲阜正統的人丁大增,就連外遷的人口也逐漸增多。

在孔子家族的傳說中,孔子家族走向旺盛的轉折點,與一宗駭人聽聞的滅族屠殺案有關。

後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由於恰逢五代十國亂世,作為孔子家族世襲的奴仆後代孔末(原姓劉,跟隨孔子家族改姓孔),看到孔子後裔所享有的世代榮華富貴眼紅不已,隨後帶領暴徒將在曲阜居住的孔氏家族進行滅門屠殺,史稱“孔末亂孔”,當時,孔子的第43代嫡孫孔仁玉只有9個月大,由於剛好在外婆家而躲過一劫。

在將孔子嫡系家族滿門屠殺後,孔末隨後開始冒充孔子嫡孫進行招搖撞騙,一直到17年後的後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年),有人將孔末冒充聖裔之事訴諸朝廷,經過核實,最終後唐朝廷將孔末誅殺,17歲的孔仁玉才得以回歸曲阜孔府,而孔仁玉也因此被稱為孔氏家族“中興祖”。

儘管歷史考古等資料對於“孔末亂孔”事件的真實性存有爭議,但是孔仁玉振興孔家,卻是不爭的事實。此後到元朝前期的孔子53代孫時,孔子嫡系後裔子孫已達84人,連同上下幾代共有334人——相比五代十國以前,孔子家族歷經一千多年發展卻始終人丁凋零的局面,從五代十國的第43代嫡孫孔仁玉開始,孔子家族人口開始了大發展。

到了明朝57代孫時,孔子家族人丁(不含女性)當時已超過萬人;清朝乾隆年間,孔子後裔子孫突破了10萬人;到了民國時期,這一數字增加到56萬人;而到當代,孔子後裔子孫已有400多萬人,並廣泛散居到全球各地,其中光韓國就有孔子後裔7萬多人。

4

但作為王朝道統和國家意識形態的象徵,孔子家族在亂世中,注定顛沛流離。

北宋靖康之變後,1128年,作為孔子第48代嫡孫的“衍聖公”孔端友帶著孔氏族人,護佑著孔家的“世傳珍寶”——孔子夫婦楷木像及畫像,跟隨宋室一起南遷到了浙江衢州,第二年(1129年),宋高宗禦批孔端友在衢州興建孔府、孔廟,這也是孔氏南宗的開端。

與此同時,為了爭奪國家道統的正統性,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則冊封孔端友的同父異母弟弟孔端操襲封衍聖公,以主持曲阜孔廟祭祀,這也是孔氏北宗的開始,從此,孔氏家族開始出現南北宗之爭。

元朝滅亡南宋後,孔子家族的南北宗之爭也擺到了忽必烈的眼前。當時,忽必烈有意成全本為最嫡系正統的孔子53代嫡孫、南宗的衍聖公孔洙回歸山東曲阜,解決孔子家族嫡傳的衍聖公南北宗之爭。

但孔洙卻主動表示,孔子南宗當時在浙江衢州已經有五代先祖入葬(第48代、49代、50代、51代、52代),他自己實在不忍心、難以離棄先祖,況且北宗孔氏家族畢竟也是嫡系子孫,在亂世中守護曲阜祖業也勞苦功高,因此自己願意放棄南宗衍聖公的封號爵位,解決孔子家族的南北宗之爭。

當時,作為衍聖公所享有的世襲榮華富貴,是天下其他家族所夢寐難求的,但孔洙卻主動放棄,這讓忽必烈感慨不已,他稱讚孔洙“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公後也”。

為了杜絕日後孔子南宗子孫與北宗奪嫡,為此,忽必烈也特地做了安排,命人專門製訂了衢州孔氏南宗家規,張掛在南宗孔氏家廟,聲明作為孔子北宗的曲阜子孫襲封千年不易,如孔子南宗子孫妄起爭端,將被“置之重典,永不敘錄”。

5

但孔子家族的顛沛曲折並未結束。

為了護全共和國體,1935年,民國政府作出決議:廢除一切封建爵位,並將“衍聖公”孔德成的爵位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頭銜;對於早已沒落多時的孔子南宗、浙江衢州孔子嫡系子孫,則任命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為了爭奪作為中國道統象徵的衍聖公,日本人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夕,開始屢次派人前往曲阜,試圖誘惑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前往日本。

為了保護中國的“道統”,1937年12月,就在曲阜淪陷之際,蔣介石特地派出國軍七十二師師長孫桐萱,連夜保護當時已經17歲的孔德成逃離曲阜。

孔德成離開孔府僅僅兩個小時後,日軍攻佔曲阜孔府。

後來,孔德成的堂弟、同為孔子77代裔孫的孔德墉回憶說:“現在看來,蔣介石辦了一件好事,若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起碼會把他綁架至日本,供奉成有名無實的‘偽聖人’。”

如何對待作為中華文明象徵的曲阜孔廟,早在日軍進佔曲阜之前,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高田真治就上書日本軍部說:

“山東作戰,如破壞曲阜古跡,日本將負破壞世界文化遺跡的責任。”

為此,日本軍部特地命令前線部隊避開在曲阜一帶的戰鬥,日軍攻佔孔廟後,儘管在其他地方犯下滔天罪行,但對曲阜孔廟卻始終畢恭畢敬。

曲阜當地百姓回憶說,曲阜淪陷期間,日軍在當地見到孔府的汽車都會鞠躬行禮,進入民宅後,發現牆上有孔子像也會鞠躬致敬。

曲阜淪陷期間,當時隨父親孔令煜一起守護孔府的孔德墉回憶說:

“120名日本兵佔領了孔家大院,他們在孔府還算老實、規矩。大院內凡貼上‘內宅,止步’的字樣,若沒上級批示,日本兵一般不敢貿然闖入。”

“我接待過一位少將,他不敢坐在我的上邊,只要我坐在上邊的話,他一定會自動地坐在下邊。當官的坐在他的旁邊,其余的全部都要在外邊站著。”

孔令煜回憶說,日本人長期經受中華文明世澤,也有尊孔傳統,為此,在曲阜淪陷期間,日本人也將孔府奉若神明,即便是日本軍方組團參觀,也要規規矩矩地排隊。

6

但時代,即將給予孔子家族以狂風暴雨的一擊。

1949年,為了爭奪中國的“道統”象徵,蔣介石在實施“搶救大陸學人計劃”之外,將作為儒釋道三家象徵的孔子77代嫡孫、末代衍聖公孔德成,以及作為道教第63代天師的張恩溥,還有藏傳佛教系統的第七世章嘉一起遷往台灣。

從此,此前國內公認的孔子嫡系衍聖公後裔也漂洋過海,到了台灣。

此時,革命的暴風雨也即將襲來。

1966年11月,來自北京的紅.衛.兵.隊伍浩浩蕩蕩開進了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

隨後,孔氏先祖墳墓,以及作為中華文明道統象徵的孔廟、孔府、孔林被摧殘破壞,孔德成父母的屍體被侮辱。遠在台灣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傷透了心。

此後,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後,一直到2008年去世前,儘管大陸方面多番邀請,末代衍聖公孔德成至死,都沒有再回過大陸。

儘管孔德成人在台灣,但孔德成卻有一位姐姐孔德懋在大陸居住。由於歷史原因,孔德成沒有回歸大陸,這就使得1949年後姐弟兩一直不能相見,就在分隔整整41年後,1990年,孔德懋得知弟弟、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將到日本麗澤大學講學後,隨後趕赴日本,並來到孔德成演講的地方,等候在他必經之路的走廊裡。

歷經整整41年的山海阻隔之後,這兩位已入暮年的孔子嫡系子孫終於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再次相逢,看到姐姐後,孔德成一時哽咽,隨後淚流滿面,與姐姐孔德懋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1993年,人在台灣的孔德成特地寫了一幅對聯:“風雨一杯酒,江山萬裡心”,並托人寄給了人在大陸的姐姐孔德懋,委託她去父母的空墳前磕頭燒紙。孔德懋則將弟弟孔德成的這幅對聯掛在了客廳,每每睹物思人。

2008年孔德成在台灣去世後,由於孔德成的兒子孔維益已於198.9年先行病逝,2009年 ,由民國政府改封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最終由末代衍聖公孔德成的嫡孫、孔維益的獨子孔垂長繼承。

此後,原本全職經商的孔垂長,作為孔子的第79代嫡孫開始投入到宣揚儒家文明的事業中來,對於自己特殊的血脈所蘊含的使命,孔垂長說:

“我在成長過程中知道自己有個與生俱來的使命時,內心裡是有些抗拒的,但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就是命運吧。”

而作為孔子家族血脈的延續,2006年,孔垂長的兒子、孔子第80代嫡孫孔佑仁也在台灣出生。

為了給這位天賦使命的曾孫取個名字,當時仍然在世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前後想了一個多月,最終給曾孫取名為:

孔佑仁。

“佑”是輩分排序,而“仁”則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要義。

7

而在大陸,孔子南宗嫡系傳人、孔子第75代孫孔祥楷,也於1947年被民國政府委任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1956年,孔祥楷高考後被錄取到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工程系,大學畢業後,孔祥楷輾轉被分配到河北唐山的金礦任技術員,由於長期在偏遠的礦上工作,孔祥凱竟然因此奇跡般地躲過了歷次政治運動。

後來孔祥凱回憶說:“我能度過····大劫,可能得益於我一直做普通人,始終與工人工作生活在一起。”

浙江衢州的同鄉則說:“如果沒離開衢州,‘批林批孔’時,老孔(孔祥楷)肯定會被打死。”

在歷經坎坷曲折後,1993年,浙江衢州市委在經過與孔祥楷工作的中國黃金總公司多次協商後,最終將自從1956年後就離開故鄉的“南宗末代奉祀官”孔祥楷迎回故裡。

後來,有學者表示,作為孔子南宗的嫡系傳人,孔祥楷應該將自己作為孔子“嫡長世系”的身份報告上去,對此孔祥楷則說:

“謝謝了!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而對於去世後落葬於台灣三峽公墓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孔德成的堂弟、世界孔子後裔宗親聯誼總會會長孔德墉則表示:

“我們的願望是他能夠落葉歸根,葬在曲阜的祖塋孔林內。這裡一直給他預留著墓地。”

而同時期的孔祥楷則做了一件事,在修繕位處浙江衢州的孔子南宗家廟時,對於如何題寫孔子的牌位,有人建議仍然按照舊例寫成:“大成至聖先師之神位”。

但孔祥楷卻拒絕了,他說:

“夫子說‘祭神如神在’,可見孔夫子並不認為有‘神’,連孔夫子都不認為有神,那他自己會是神麽?所以,此處牌位不應寫‘神’字。”

那時,距離孔子去世,早已過去了2400多年,而他的後裔子孫,早已在海峽兩岸乃至全球各地,散落天涯。

參考文獻:

余世存:《家世》,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年版

《孔子世家:世界第一貴族世家的百年沉浮》,《mangzine·精英》2007年第9期

劉炎迅:《孔子墓蒙難記:紅衛兵小將搗毀中華文化命脈》,《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第九期

嚴紅楓:《孔德成病逝 大陸南宗奉祀官孔子75代孫仍在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