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達摩院最新架構完整曝光:兩年網羅13位“掃地僧”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誰在驅動達摩院?

阿里達摩院,這是馬雲一手發起創辦、並且是退休前最看重的人才聚集地。

號稱要 3 年投入超1000 億人民幣,重點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

如今,2年已過,達摩院驅動下,阿里也有了新標簽新定位:

2019年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稱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AI公司

每天AI調用超1兆次,服務全球10億人,日處理圖像10億張、視頻120萬小時、語音55萬小時及自然語言5千億句。

實際上,2年源流演變,達摩院正在承載起阿里巴巴前沿技術中台的角色。

一方面是探索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另一方面則為諸多業務輸出技術,比如在平頭哥AI芯片誕生中就功不可沒。

但達摩院中究竟聚集了怎樣一批“掃地僧”?他們又都有怎樣的司職、履歷?

我們開動挖掘機,一一梳理。

5大領域,13個實驗室

達摩院下方,一共分為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金融科技、X實驗室(量子計算)5大領域。

其中,最為強大的領域是機器智能領域,下轄5大實驗室,分別是:

語音實驗室、視覺實驗室、語言技術實驗室、決策智能實驗室、城市大腦實驗室。

不僅人才眾多,也有大量研究成果問世。

官方信息,截止2018年,已經在各個頂會/期刊發表論文53篇,斬獲了12項世界冠軍。

其次是數據計算領域,下轄計算技術實驗室、智能計算實驗室和數據庫與存儲實驗室。

機器人領域,目前只有智能交通實驗室。金融科技領域有金融智能實驗室、區塊鏈實驗室和生物識別實驗室。

X研究領域,號稱是是達摩院探索科技領域最前沿的技術的陣地,目前下設量子實驗室。

院長張劍鋒,十三“掃地僧”

達摩院的各大實驗室,大部分都有頂尖業內專家掌舵。他們或是來自阿里巴巴體系內的研究機構,或者是新近招攬加入。

至今,阿里巴巴達摩院架構已經初步搭建完成,形成了以院長張建峰為核心,13名業內頂級專家匯聚的強大陣容。他們分別是:

智能研究領域:金榕、鄢志傑、任小楓、司羅、華先勝

數據計算領域:元尊、周靖人、李飛飛

機器人領域:王剛

金融科技領域:蔣國飛、漆遠、張輝

X研究領域:施堯耘

也不難發現規律,都是找到具體領域的大牛,再以大牛招攬小牛的方式,不斷壯大架構。

目前組織架構中的每一個人,都足夠能打。

金榕

達摩院智能研究領域負責人,也是達摩院常務負責人,直接向張建鋒匯報。

而且金榕也是阿里開建研究院的功勳老將了。

2014年,阿里在矽谷成立 iDST(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金榕是最早加入的大牛之一,並且統領iDST美國研發中心。

金榕長期致力於統計機器學習,重點關注大數據分析及其在信息檢索、電子商務等領域中的應用,比如手機淘寶中的“拍立淘”,就是出自金榕團隊之手。

履歷方面,金榕本科畢業於天津大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博士。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他是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曾擔任NIPS、SIGIR等頂級國際會議領域主席,及KDD、AAAI、IJCAI等頂級會議高級程序委員會委員。

還曾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Career Award,有超過200位諾貝爾獎得主都獲得過這個獎金的資助。

鄢志傑

達摩院語音實驗室負責人。

2008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長期擔任語音領域頂級學術會議及期刊專家評審,並擁有多項美國及 PCT 專利。

也是IEEE senior member、及CCF語音對話與聽覺專業組委員,此前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語音團隊主管研究員。

現在主攻智能語音技術研發,其帶隊研發的成果阿里巴巴智能語音入選MIT Technology Review 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是唯一上榜的中國公司。

任小楓

達摩院視覺實驗室負責人,目前也是高德首席科學家。

任小楓是杭州人,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然後在史丹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目前還是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客座教授。

2013年開始任職於亞馬遜無人零售店Amazon Go部門,領導計算機視覺算法團隊,是亞馬遜最年輕的資深主任科學家之一。

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擔任iDST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

司羅

達摩院語言技術實驗室負責人。

本科碩士都就讀於清華大學,2006年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進入普渡大學計算機系任教。

數年內發表100余篇論文,並在2012年成為普度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

先後擔任ACM信息系統(TOIS),ACM 互動信息系統(TIIS)和信息處理與管理(IPM)編輯委員會的副主編,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擔任重要職務。

2014年,司羅結束8年的學術生涯,加入阿里巴巴擔任iDST NLP團隊負責人,帶隊打造AliNLP平台。

華先勝

達摩院城市大腦實驗室負責人。

高中畢業於黃岡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2001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之後加入微軟工作十四年。

先是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寫了200篇以上的論文,之後調崗去必應做圖片搜索引擎,最後在微軟美國研究院做圖像識別方面的應用研究。

2015年,被老領導王堅挖角,加入阿里巴巴iDST,擔任副院長,目前主要主要研發城市大腦、工業視覺、智能健康、智能設計等相關視覺智能技術。

曾獲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美國計算機協會ACM2015年度傑出科學家、MIT TR35大獎(全球35位35歲以下的傑出青年創新人物)等榮譽,也曾擔任ACM Multimedia大會的程序委員會主席。

在在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250余篇,擁有60余項授權專利,將擔任ACM Multimedia 2020聯席大會主席。

元尊

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也是阿里平頭哥首席科學家。

1997 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之後在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分別在1999年和2002年獲得電機工程系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年博士畢業後,在IBM擔任微電子部門全球設計中心的谘詢工程師。

2003年,加入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計算機系,於2008年獲得終身教職,2012年提升正教授。

之後加入AMD,負責組建和領導AMD北京研發中心的研究部門。2014年轉入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擔任電機與計算機工程系(ECE)正教授。

發表了近300篇研究論文,獲得多個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以及NSF CAREER award,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等。2014年獲得IEEE Fellow的榮譽。

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集成電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和嵌入式系統設計。發表過近300篇期刊和會議論文。

雲尊是中國在芯片硬體架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榮譽等身,實現了UCSB名人堂大滿貫。

周靖人

達摩院智能計算實驗室、大數據智能計算和搜索推薦平台負責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200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前微軟研發合夥人。

擁有16項相關專利,並在國際多家權威期刊發表了50多篇頂級論文,2018年入選IEEE Fellow。

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負責達摩院智能計算實驗室、大數據智能計算平台、搜索推薦事業部。

研究領域包括基於大規模分布式系統的數據計算處理方法和機器學習算法平台。

李飛飛

達摩院數據庫與存儲實驗室負責人。

高中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之後就讀於清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2007年博士畢業於波士頓大學。

2011年進入猶他大學大任教,之後成為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曾獲ACM、IEEE、Visa、Google、HP、華為等多個獎項。

獲IEEE ICDE 2014 10年最有影響力論文獎、ACM SIGMOD 2016最佳論文獎、ACM SIGMOD 2015最佳系統演示獎、IEEE ICDE 2004最佳論文獎、美國NSF Career Award、2018年ACM傑出科學家等。擔任多個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的編委、主席。

2018年5月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成為數據庫團隊負責人,也是達摩院數據庫與存儲實驗室負責人,也負責阿里雲

主要研究方向為新一代分布式數據庫、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數據安全、智能化數據庫等。

王剛

達摩院智能交通實驗室負責人,菜鳥ET實驗室聯合負責人。

2016年,因在深度神經網絡設計上的貢獻,成為MIT評選出的10名亞洲區35歲以下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得主之一。

2017年3月加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理解的研發工作。2018年,阿里確認布局自動駕駛,由王剛率隊研究。

蔣國飛

達摩院金融科技研究領域負責人,生物識別實驗室負責人,螞蟻金服副總裁。

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達特茅斯學院。

2004年加入NEC,之後工作12年8個月。2017年2月加入螞蟻金服前,擔任NEC集團的副總裁,負責NEC美國研究院。

發表160多篇頂級論文,曾獲SIGKDD等會議最佳論文獎,研究領域有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計算機安全和軟體定義網絡等。

漆遠

達摩院金融智能實驗室負責人,螞蟻金服螞蟻金服首席AI科學家、副總裁。

2005年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之後在MIT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7年加入普渡大學,2013年成為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統計系的終身(副)教授。

擔任過機器學習權威雜誌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的執行編輯以及機器學習會議ICML的領域主席,並獲得微軟牛頓研究獎和美國科學基金NSF Career獎。

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也是iDST的創始人之一。2015年轉崗到螞蟻金服,負責打造建立金融智能中台等業務。

張輝

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螞蟻金服區塊鏈部門負責人。

1996年本科畢業於湖南大學,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碩士學位,2005年博士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讀博期間曾在貝爾實驗室實習。

博士畢業後,加入NEC工作十多年,曾擔任NEC Labs America部門主管,專注於高性能分布式系統與網絡的研究以及產品開發,特別是P2P網絡算法。

2017年8月加入螞蟻金服,負責區塊鏈部門。現在也是IEEE Senior Member,發表40多篇頂級學術論文。

施堯耘

達摩院量子實驗室負責人。

福建晉江人,1993年高中畢業於泉州五中,之後考入北京大學計算機系。

1997年畢業之後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先是在加州理工學院的量子信息中心做博士後研究後,之後加入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歷任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研究涉獵量子信息科學的多個領域,包括量子計算複雜度、量子計算經典模擬和量子密碼學。

2017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負責量子實驗室的籌建與領導。

達摩院人才思路和啟示

核心一句話:找具體領域最牛的人,再大牛招小牛。

在達摩院成立以前,阿里在2014年就開始建立iDST等企業內部研究組織,招攬學術領域大牛展開前沿研究。

而金榕、漆遠、閔萬裡、華先勝、任小楓等都是那一時期加入阿里的。

但企業內部設立研究院,全球都有通病和挑戰:

如何平衡研究部門和產品部門的關係?

因為研究部門通常不承擔營收壓力,也多與實際業務脫節,屬於花錢部門。

但產品部門也有技術研究團隊,或者直接與研究部門緊密配合。

於是時日一久,有營收會賺錢的產品部門,可能就會在話語權上佔據上風。這也是企業研究院風光招攬學術大牛,但後來難免得而複失的核心原因。

不過在阿里達摩院,這個問題現在被解決得不錯。

一方面,因為馬雲親自重視,而且放話:“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長”、“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必須面向未來、用科技解決未來的問題”。

而且阿里體量和營收能力,現在並不擔憂投入。

另一方面,從達摩院建立第一天起,馬雲就強調要做有用的研究,不搞純研究,與實際業務結合。

阿里自身的多元業務和經濟體,也提供了跑馬場。

之前達摩院定位,或許還處於阿里自說自話階段,但現在2周年之後,可以更加清晰看出演變形成的角色:

前沿技術研究中台、頂級人才中台。

這個“中台”,可以各個業務提供支撐。

於是一些交叉任職和負責人重心變動的現象,也就見怪不怪。

比如漆遠,因iDST而加入,也是達摩院一員,但同時目前更知名的身份是螞蟻金服首席AI科學家、副總裁。

以及任小楓,如今雖然還在列達摩院官網,但重心已遷移至高德業務中。

此外,阿里也在探索達摩院在“虛”與“實”之間的平衡。

比如核心打造了天貓精靈的阿里AI實驗室,最初隸屬達摩院。

但伴隨天貓精靈業務進展和承擔業績營收考核,在2018年11月的阿里架構調整中,阿里AI實驗室轉入了集團創新業務事業群,負責人陳麗娟(淺雪)也轉向CEO張勇匯報。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已經匯聚了眾多垂直領域大牛,但達摩院依然還有多個關鍵職位空缺,比如數據計算領域、機器人領域、X研究領域的各大負責人等等。

達摩院在其官網明晃晃放著這些空缺,像是一種昭示——劇透還將進入的新領域和新方向。

也像一種人才吸引的方式:

仍有上車機會,仍然虛位以待。

活動推薦 | 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節

10月24日-26日,一場開發者的盛會。

120+國內外專家學者,20+場高峰論壇;10000平米AI黑科技互動展區,更有AI公益音樂節、AI公益健康跑助力!

掃碼可獲取量子位專屬福利,進入原價1024元的【免費票】通道

喜歡就點「好看」吧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