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習近平:這項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省考察調研。在莫高窟實地考察、在敦煌研究院座談、在嘉峪關關城察看並聽取介紹、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察看實物和圖片……不難看出,文物保護研究和優秀歷史文化傳承弘揚,是習近平此行關注的一個重點。

習近平一直非常重視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從古城正定到榕城福州,再到首都北京……習近平從政以來身體力行推動這方面的工作,並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牽之念之30多年

1982年,習近平來到正定工作。縣內有九處國家級文物,但卻長久失修。習近平很痛心:“我們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後人。”他推薦作家賈大山當了文化局局長,並為正定爭取到了古建修繕專用款172萬元,正定隆興寺方丈院、天王殿、戒壇等得以進行了修繕和彩繪。

來到福建工作後,習近平推動了對林覺民故居、林則徐故居、萬壽岩史前遺址等的修複和保護工作。林覺民故居修繕完成後,被辟為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開館當天,習近平參加剪彩儀式,還親自給省外客人當起了講解員。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文物保護的思路更加系統、成熟。他提出要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係,拆遷改造把文物古跡搞得蕩然無存是非常可惜的,“推陳出新”不是胡亂“拆舊建新”,要做到保護第一、開發第二。

到中央工作後,文物保護依然時常牽動著習近平的心。對於文物保護的相關報告,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對正定古城情況的報告,他批示:“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對籌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報告,他批示:“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對反映731遺址群破損情況的報告,他批示:“務必抓緊進行維修,切實做好保護、利用工作”。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文物,在習近平的心中分量很重。在他看來,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

2014年2月,習近平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他表示,“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在珍貴館藏文物展台,習近平提醒因為忙著拍照而離文物過近的記者們:“小心別碰到,砸了我得負責”,幽默話語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這裡圍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陳列的文物都是歷史、是文化”,2017年4月,習近平赴廣西考察,首站就來到北海市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他強調,“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這一次在甘肅省,習近平考察了莫高窟、嘉峪關等文物古跡,再次強調文化傳承。在敦煌研究院,習近平強調,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要給予支持和扶持,保護好我們的國粹。在嘉峪關關城,習近平指出,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通過文物,不僅可以傳承文化、提振自信,還可以回憶歷史、解讀初心,連接中外、增進情誼。習近平深知文物的重要性和保護文物的必要性,他強調:“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讓文物說話”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2015年2月,習近平到陝西省西安市調研時指出,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讓文物說話”,類似的話習近平不止一次說過。2014年2月,習近平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時強調,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2017年4月,習近平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參觀時再次強調,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在習近平看來,不能隻滿足於領略文物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他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2014年9月,習近平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時表示,“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守護歷史文物,延續文化命脈。習近平其情至真,其意至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