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終於等到了,年度最佳懸疑片

今年年初,一部小成本懸疑片引爆聖丹斯電影節。

一舉奪得「下一代觀眾」和「阿爾弗雷德·斯隆長片」兩項大獎。

引起好萊塢各大公司紛紛摩拳擦掌,爭先搶購。

最終,索尼影業拔得頭籌,以 500 萬美元拿下發行權,換來了 7000 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沒想到的是,到了今年年末,這片竟然被引進了

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魚叔這就再來安利一下——

《網絡謎蹤》

Searching

最近,被稱為奧斯卡風向標的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將此片列為「年度十佳」。

豆瓣十一萬人打出了8.5的高分,牢牢鎖定了今年懸疑片的第一位置

縱觀影史,好於 96% 的懸疑片,甚至能和希區柯克的名作《後窗》並駕齊驅。

爛番茄以100%的新鮮度開局,至今仍維持在92%,209 家媒體中 193 家都給出了高度評價。

權威電影媒體Playlist評價「整個觀影的體驗堪比希區柯克電影」;

作為奧斯卡前哨的Indiewire更是讚美,「電影與觀眾保持著近乎完美的聯繫,導演用了一種相當獨特的敘述技巧來編織了獨一無二的電影」。

之所以能同時俘獲普通影迷和專業影評人的厚愛,得益於該片的別出心裁,打破了傳統的電影語言。

將所有情節都通過電腦螢幕來呈現。

沒錯,這是一部完全在電腦上發生的電影

其實,像這樣的「桌面電影」已經有過嘗試,但之前更多只是借助獵奇的視角玩概念;

而《網絡謎蹤》絕不僅僅是炫技,還有跌宕起伏的懸疑故事。

影片圍繞一起少女失蹤案展開。

男主大衛是一個單身父親,自從兩年前妻子癌症去世後,便和女兒相依為命。

但他不知道的是,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女兒就和他漸漸疏遠了。

以致於女兒徹夜未歸,電話簡訊全都聯繫不上,更不知道從何找起

他去詢問女兒的鋼琴老師,才得知女兒很早之前就已經退班了;

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根本一點也不了解女兒的生活狀態。

無奈之下,只好報警。

前來協助的探員是個叫維克的女人,她需要更多失蹤者的資訊,才能盡快破案。

此時的大衛只能求助於女兒落在家裡的筆電電腦這是他現在進入女兒生活的唯一入口

通過各大社交平台上留下的痕跡,女兒的真實生活狀態慢慢鋪展開來。

原來看似活潑開朗的女兒,一直獨來獨往,連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沒有。

所有人對她的印象都是,沉默、孤僻、不合群。

雖然很早就中斷了鋼琴課,但她每周仍在索要鋼琴課的學費,並在失蹤之前把錢全部轉入到一個陌生账戶

看來這個账戶的持有者,跟失蹤案有莫大的牽連,很可能就是這個人勒索並挾持了她。

本以為通過這個陌生账戶,就可以找到女兒的行蹤;

誰知,這不過是女兒偽造的虛假身份,通過這個手段把錢轉給自己,看上去像是洗錢,而這麽做的目的,很可能是進行毒品交易

大衛這個時候意識到,自己完全不了解女兒,從網絡世界看到的這個女兒跟印象中的那個已經不一樣

通過這些線索,女警探維克把這起人口失蹤案定性為畏罪潛逃

但作為一個父親,大衛還是不相信女兒會這麽做;

不滿這一結論的他,決定獨自展開調查……

由於是一部懸疑片,魚叔就不過多介紹劇情了。

但可以確定,抽絲剝繭的懸念,層層遞進的反轉,讓整個觀影過程非常過癮

這樣一個父親通過社交網絡尋找失蹤女兒的故事,全程以電腦桌面為載體呈現出來,內容和敘述手法更是相得益彰。

以至於美國著名雜誌《綜藝》評價導演找到了一種新語言;《滾石》更是讚美這部電影是一個「技術奇跡」。

當然這些口碑來之不易,要知道電影拍攝不到兩個星期,後期製作卻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

儘管全片看不到一個特效鏡頭,但為了還原最真實的桌面效果,可謂細致入微。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連滑鼠都會演戲的電影

打字速度的變化,刪刪減減或是寫寫停停,又或是一氣呵成奮筆疾書。

觀眾只需要通過輸入法游標的移動和網頁資訊的瀏覽,就可以在內心構造出角色所營造的心理狀態和面部表情。

既給了大家細致的引導又給了充足的想象空間。

可以說這部電影中的每個鏡頭,每個文字都有它存在的具體含義,讓你隨著主角一起參與解密

本片的男主,大衛的扮演者是亞裔演員約翰·趙,人送外號「好萊塢周杰倫」。

有些角度確實和周杰倫非常相似,難怪常常被網友調侃成「周杰倫失散多年流落異國的親哥哥」。

有趣的是,「周董夫人」昆凌本尊也在社交平台上為該片打call,聲稱這是她最近看過最好的電影。

約翰·趙在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相比其他電影可以通過演員之間的互動來帶動彼此的情緒,本片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他一個人對著螢幕演獨角戲,這需要加倍地發揮想象力。

其實,最初接到這個電影,他是猶豫的,擔心拍完之後像是個Youtube影片。

這也是90後導演阿尼什·查甘蒂的困擾。

很難遊說別人相信他,能通過一塊小螢幕來敘述一個大銀幕的故事。

沒有資金支持,沒有團隊輔助,為了完成這部長篇處女作,還辭掉了谷歌的高薪工作。

最初拉讚助也只能靠他一人分飾電影中的所有角色,拍出100分鐘的試映片,才說服投資人出資。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以至於驕傲地放話,「我們竟然這麽年輕就在革電影的命了。」

現在他的心願是希望他的偶像印裔導演M·奈特·沙馬蘭能看到這部電影。

因為他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正是緣於8歲時在《印度西部報》上看到了沙馬蘭的文章。

為了向偶像致敬,他把電影中FB上出現的高中生名字,都以沙馬蘭電影中的角色命名

其實,電影中隱藏著大量這樣的迷影情節

譬如開場六分鐘快速展現媽媽的一生,跟《飛屋環遊記》的感人開頭是異曲同工。

如果二刷甚至三刷,就能夠挖掘出更多這樣的彩蛋。

《網絡謎蹤》原名Searching,直譯為「搜索」,而港台的翻譯是——

人肉搜索

這在正常語境下是個貶義詞,但在影片中,卻成了破解案情的重要手段。

科技在現在的許多電影裡扮演的都是非常負面的東西,譬如《黑鏡》《機械姬》,都在告訴我們,科技會毀了人類

但《網絡謎蹤》的立場卻很中性它可能會切斷一對父女的交流,也可能會讓他們彼此更加了解

在當下這個網絡時代,想要認識一個人,也許看Ta的動態比起交流更加迅速準確。

通過Ta的朋友圈、微博、抖音等是這些細碎隱秘的痕跡,就足以拚湊出一個具體的人。

任何人在網絡之下都無所遁形。

但歸根結底,科技只是工具,網絡只是媒介。

它到底是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還是疏遠,關鍵在於人類自己。

火種會毀滅森林,也會照亮大地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