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們能在《知否》裡煥發第二春嗎?

看正午陽光的劇有一個樂趣,就是考據那些你曾經注意過、又很久消失不見的演員們。

前兩天去電影院看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40分鐘媒體提前版片花,主角是趙麗穎、馮紹峰加朱一龍。

但我的注意力更多在配角們身上,全程腦內都有彈幕在說:“誒?是他!”

先給沒看過小說的人大概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算古代家庭題材,趙麗穎演的女主盛明蘭是家裡庶出,排行老六,母親生二胎的時候難產早逝,她無所依傍,只能靠隱藏鋒芒過日子。

盛明蘭那早逝的母親是劉希媛演的,看起來戲份隻算客串,去世前交代女主要低調求生存,因為生孩子累得一臉汗都發都糊在臉上,眼睛也化妝成腫眼了,我差點沒認出來。

暴露年齡的說,她和高圓圓一起演過一部古早青春劇叫《實習生的故事》,講剛畢業的學生到幼稚園去實習當老師,裡面還有許還幻,那是我最早關於漂亮小姐姐的記憶。

這張校服照15年之後她們幾個又重新拍過一張,不但沒人顯年紀,還都比青澀的小時候更嬌俏了。

當年覺得劉希媛是裡面最美的,比高圓圓更好看,大眼睛鵝蛋臉,後來一度把她和劉圓圓搞混過,別說兩個人長得有點像名字也像,再後來換台的時候在《魔幻手機》這種腦洞劇裡隱約見過她幾次,再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查了一下發現她並沒有退圈,只是資源不行,只能在抗日神劇裡打轉,才沒了存在感,微博才六萬粉,我數了好幾遍位數才確定真的不是六十萬,太低調了。

她比高圓圓還小兩歲是81年的,今年37歲正是當打之年,保養得也不錯。這次在正午的戲裡看到她,竟然有點替她高興,有一種自己喜歡過的人終於要被發掘了的感覺,畢竟正午用熟了的演員就會經常用。

還有劉琳,在《知否》裡演盛明蘭父親的大房妻子,老想端著正妻的範兒,奈何智商不夠,只能被侍妾欺負,是個有點蠢萌的角色,屬於這部戲裡的快樂源泉,觀眾看著可愛,但是其實很難演。

目前放出來的片花裡,她只有幾個鏡頭,但那種搖頭晃腦眼睛圓睜的戲精感覺很到位。

劉琳是《香樟樹》的三個女主角之一,也是《父母愛情》裡梅婷的小姑子江德華。這次《知否》的片花裡,她一出來彈幕就有人刷“是你嗎,德華”,充分說明不管是不是主角,好演員遇上好角色就足夠能在觀眾心裡留下光彩。

前兩天孟老師推薦改革開放劇的時候,這兩部都有人提名,前者是講三個大學閨蜜一起創業的故事,後者是年代戲裡的小清新。

劉琳嘴唇厚,氣質土土的,打扮一下是溫婉的姐姐,總被安排演淳樸型的角色,但其實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科班出身,有個很打破次元壁的事情是,她的工作室今年4月1號發了她在《夜半歌聲》劇組和張國榮、黃磊的合影。

正午對角色的延續一直貫穿到海報裡,這夫妻倆連拍照都是一副塑料夫妻忍你很久了的不耐煩表情。

而欺負她的侍妾是高露演的,《家的N次方》裡的栗子姐。

這個女演員讓我記住,是因為她是國產女演員裡少有的有職場氣質的類型,看起來很聰明,像讀過書上過班的樣子。不過我以為她只能演知性路線,這次演一個心思很多的“狐媚娘子”,乍一看竟然也對味。

她還官方宣傳演了另一部阿耐原著小說改編的正午劇《都挺好》,和姚晨、倪大紅、郭京飛搭檔。

還有男主馮紹峰父親的續弦,是王一楠,她在《北平無戰事》裡演過祖峰崔中石的老婆,她老公高鑫是《琅琊榜》裡的太子。

說起來現在都流行組宇宙,正午的戲也該能組成一個正午宇宙了。他們不怎麽用流量來吸引觀眾,相反一直是成就演員的那一個,正午的戲是很多演員事業上的重要轉折點。

《琅琊榜》的梅長蘇對於胡歌的重要性不用說了,意義遠遠超過一個角色。梅長蘇重生的故事線和他出車禍後又復出的過程暗合,連他臉上的傷疤都成了輔助角色的一部分,他和梅長蘇互相成了彼此人生起落的注腳。對於演員來說,一輩子能遇上這麽一個命定一般的角色,該是多幸福的事情。

劉濤原本擺脫不掉賢妻定位,海清沒轉成功的型,被她通過霓凰郡主和安迪實現了,成了幹練女性的代表。

這裡想插播一個題外話,很多人都說正午的班底全是直男,不會拍女人戲,但我覺得正午的劇裡,女性角色難得的都很女權,獨立自主。《琅琊榜》裡的霓凰郡主、冬姐,《琅琊榜2》裡的蒙淺雪、林奚都是在感情裡有柔情有擔當和伴侶互相成就,在事業上又能獨當一面的女性,沒有一個人依附男人。

就連《父母愛情》這種家庭劇,男主疼老婆的方式也是尊重她,心甘情願被她感染和改變,而不是以愛的名義綁架女主給她當牛做馬生孩子。

所以《知否》的原著小說有個被吐槽的地方是,女主還是要迎合封建制度裡母憑子貴的價值觀,一心要生兒子。對於這一點,我一點都不擔心正午改不好。

還有《戰長沙》裡的霍建華,《琅琊榜2》裡終於去油成功的黃曉明……在別處是戲借用演員的熱度,在正午這裡,是這些演員要來證明自己。

靠譜的劇組並不怕用什麽樣的演員,關鍵是有能力控制局面。孔笙說過,好的劇組要讓演員看得見你是在認真做事的,他身為一份子也知道不敢怠慢。

霍建華也說過,《戰長沙》劇組甚至會給群演講戲。在這樣的氛圍裡,你再不用心創作,臉上會掛不住。

正午的戲我最愛看的都是支線,有很多部戲我都覺得意味是在支線人物身上。

我以前寫《琅琊榜2》的時候說過,我覺得《琅琊榜》第一部的戲眼其實在梁王身上。這部劇之所以能那麽成功,和副線人物身上恰到好處的閑筆也有很大關係。梅長蘇在蕭景睿的生日會上扳倒了他的父親,事後梅長蘇和他道歉,他說,我沒有理由要求世界圍著我轉,這才是二代該有的豁達氣度。還有太子和譽王互相爭鬥得你死我或,卻又在太皇太后葬禮守喪時分享乾糧。

同理《父母愛情》裡男女主的生活幸福溫馨,但是一晃而過的角色身上不時顯露時代對個人的碾壓,劉奕君演的歐陽懿摘掉右派的帽子的時候,喝多了在飯桌上痛哭,讓江德福不要叫他老歐,那種知識分子的自尊被撕碎的感覺,點到為止,大家都懂了。

正午總能把有演技卻不紅的人挖出來放在合適的位置,這當然前提是劇作本身上能做到配角不是功能性角色,而每個都有自己的筆墨。

所以看他們的戲,我最喜歡看的是群戲,這次《知否》也是一樣,盛明蘭姐妹眾多,又由聯姻串聯起城中幾大家族,各個都有不同的處境和故事。

原著小說有一百三十多萬字,用不少閑筆構建了一套自己的生活圖卷,《知否》把這些更細化了,角色們在園林中生活。

吃飯

學習,家裡女孩們和男孩一樣上學堂。

好多場戲主角們在前面說台詞,後面還有隨從在整理院子,生活氣息落在實處。

這樣有古風的劇,很適合在冬天看,就讓自己沉浸進另外一個世界。《知否》今晚開播,《大江大河》還要再播十天左右,這個檔期對追劇黨來說好忙。

最近大家都在說流量失靈,回溯一下這幾年,正午這個團隊精品率超高,有些作品有爭議,但失手的沒有,也從沒做過用流量犧牲品質的事。有一句很俗的話說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你現在回頭看,就知道在隨便用流量就能換熱度的時候,還堅持做品質是一件多難的事情。

從《偽裝者》爆紅開始,就聽好幾個做記者的朋友說過,很想採訪正午的靈魂侯鴻亮,但是他一直不太想曝光自己,都拒絕了。這次看片,侯鴻亮提起他們團隊做的每部戲,都說是他完完整整看完小說,確定是好戲才想拍的,時間花在創作上而不是鑽營上,每一點用心觀眾都看得見。想想更佩服這個人和他的團隊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