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辣椒會上火?關於辣椒的5個誤解,你中了幾個?

辣椒作為一種兼具蔬菜和調味特性的食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辣椒或辣椒製品,不少人甚至到了“無辣椒,不下箸”的地步。

有的人覺得,辣椒這麽常見,我們一定對它很了解。但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對辣椒有著不同程度的誤解。

比如,我們食用辣椒的歷史才只有短短的300年。比如辣味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再比如我們中國人其實並不是很能吃辣……

為什麽這麽說呢?《中國食辣史:辣椒在中國的四百年》這本書可以告訴你答案。

《中國食辣史》的作者是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後曹雨,現任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近年來,曹雨的研究領域為華僑華人研究和飲食人類學,尤其關注食物傳播與烹飪口味和移民之間的聯繫。

這本書從中國食辣的起源、中國文化中的辣椒、辣椒與階級三個部分,講述了辣椒是怎樣進入中國、融入中國飲食文化,並被中國文化賦予其他層次含義的。書中通過大量的文獻和數據資料,為讀者展現了辣椒在中國作為食物的演變,同時破除了我們關於辣椒的一些常見誤解。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關於辣椒比較常見的5個誤解以及實際的情況是怎樣的。

1、辣椒400年前才傳入我國,食用歷史僅有300年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菜品種類繁多,光是最有代表性的流派就有八大菜系,更不用說其它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豐富的物產,加上各類香辛料以及各味可食用的中藥材,讓我們的先輩們烹製出了無數“鮮、香、麻、辣”,口感豐富的菜肴。

俗話說“眾口難調”,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面對如此豐富的味道,不少人卻在吃“辣”這一點上,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們國內的食辣人口達到了5億之多,並且還在持續增長。

不少人以為,我們食辣人口這麽多,辣椒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一定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但實際上,就在400年前,我們的先人還不知道辣椒是何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辣椒才得以從美洲傳到我國和其他各地。

萬歷十九年((1591年),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中《燕閑清賞箋·四時花紀》一篇首次出現了關於辣椒的記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可見當時辣椒還只是被當作觀賞植物。

直到300年前的康熙六十年(1721年),才始見辣椒用於食用的記載。《思州府志》中這樣描述,“海椒,俗稱辣火,土苗用以代鹽。”

相比西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的薑、蔥和花椒,明代才進入中國的辣椒簡直就像一個“毛頭小子”。

但是,這個“毛頭小子”卻憑借著熱情活潑的“個性”後來居上,一舉成為調味料“家族”中極其重要的一員。

如今,大大小小的餐館裡的桌子上,都會備著一小罐辣椒油或辣椒醬,辣椒的魅力可見一斑。

看來認識“朋友”並不分來得早還是來得晚,性格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才是最重要的。

2、中國人並不是很能吃辣

看到這個標題你是不是嚇一跳?什麽?假的吧!農業部發布的資料不是說中國的辣椒產量世界第一嗎?

等等,先別著急啊。農業部發布的資料確實沒錯,但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署的資料,中國辣椒產量排名世界第二,遠少於印度的產量。

為什麽會產生這種差異呢?

原來啊,農業部是把不含辣椒素的甜椒也算進去了。2015年,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辣椒產量中的90%為不含或者很少含辣椒素的蔬食品種。聯合國糧農署卻把作為蔬食用的辣椒和作為調味料用的乾製辣椒分開了。

截止到2014年,中國國內的吃辣人口在5億人左右,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0%。在吃辣人口中,年人均乾製辣椒消費量為580克,如果按13.75億的總人口計算,人均才只有210克。

而印度的年人均乾製辣椒消費量高達800克,泰國約為700克,墨西哥約為520克,他們在吃辣的濃度上要遠遠超過中國。

所以,實際上,我們國家的人們是吃辣比較普遍,吃辣人口上升比較快,但是總的來說,吃的並不是很辣。

其實,認為我們國家的人能吃辣的,並不是只有我們自己,不少外國人也會產生誤解。

本書作者曹雨就舉了他在加州訪學時候的例子,他受朋友之邀,做主廚宴請當地人時,眾人都很驚訝他準備的菜肴中沒有辣椒,因為他們都以為辣味是中國菜的特徵。

3、辣味不是味覺,而是痛覺

我們常說“酸、甜、苦、辣、鹹”,這是我們熟知的五味。但是《中國食辣史》卻告訴我們,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

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酸、甜、苦、鹹這些味道,是因為我們舌頭上的味蕾。當這些調味料進入我們的口腔時,味覺細胞會受到刺激,刺激經由神經傳遞到大腦,進而產生味覺。

但是辣“味”卻不是這樣,當人們在攝入含有辣椒素的食物時,辣椒素會刺激口腔和咽喉部位的痛覺受體,再通過神經將信號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切到了很辣的辣椒後,手會感覺到火辣辣的,要用冷水沖洗片刻,才能得到緩解。

但是如果你是抓了一點鹽或糖撒到鍋裡時,你的手指並不會感受到鹹味或甜味。

想起來我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劇的名字已經記不清了。隻記得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廚師,他被人陷害、失去了味覺,吃多少辣椒都感覺不到辣,為此差點放棄了做廚師。幸好他後來恢復了味覺,得以繼續自己熱愛的事業。

想不到就連編劇也有這麽大的誤解,那時候的自己也沒有懷疑,還為男主角難過了很久。現在再想想,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4、吃辣椒不一定會上火

很多人不吃辣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吃辣會上火”。如果吃了辣椒,他們可能就會出現長痘、嘴角長泡或者咽喉腫痛之類的“上火”症狀。

吃辣椒到底會不會“上火”,其實因每個人的體質、習慣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很多四川的姑娘都很愛吃辣,但是她們的皮膚仍然很好。

實際上,“上火”只是一種民間說法,不管是中醫還是現代醫學,都沒有這樣的籠統的對病症的辨認和定義。中醫理論認為,民間概念中的“上火”泛指人體陰陽平衡失調出現的內熱症。

本書的作者曹雨曾經在廣州老城區做過一次調查,受調查者有本地居民也有外來居民。受調查的人中有103位都一致認為吃辣會導致上火,僅有剩餘的3名醫護人員,不認可這一說法。

另外,參與調查的廣州本地人表示他們幾乎完全不吃辣。因為他們覺得廣東的“地氣”太熱,如果再實用辣椒這種熱性的食物,就會“熱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火”。同時,他們也表示,如果是在北方的話,食辣就沒有問題。

所以,作者認為,大家對辣椒會引起“上火”的這種食療認知,其實有著深刻的文化認同因素,也是不同地區的人們對自身飲食習慣的一種合理化解釋——我們不過是想利用中醫理論給自己的飲食偏好找一個合理的理由罷了。

5、愛吃辣椒,原來是因為窮

不少人以為,辣椒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全國擴散開、並受到這麽多人的喜愛,純粹是因為它好吃。

但是,最初開始吃辣椒的地區,其實是因為太窮、用不起鹽,才拿辣椒來代替的。

前面說過的“土苗用以代鹽”,指的就是貴州當地的土民和苗民用辣椒代替鹽食用。

我們國家的人們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在物資匱乏、糧食產量很低的年代,一般的民眾為了飽腹,不得不將大部分田地都用來種植澱粉類的雜糧主食,很少種植蔬菜、水果等副食。

為了吃下粗糲的雜糧,他們需要重口味的副食,遮蓋掉劣質食材的味道,才能“下飯”。

當時的鹽產量很低,加上官鹽壟斷、運輸慢,貴州等地常年吃不到鹽,鹽的價格甚至高到“一石米換一斤鹽”的程度。於是當地人民開始用酸、辣代替鹹味,製成酸辣的副食“下飯”。發展到現在,形成了貴州獨特的酸辣口味菜肴。

對於辣椒的“重口味”,有人喜歡就有人嫌,因為它會破壞掉高級食材原有的味道,貴族世家的大廚們都很不屑使用辣椒。

關於貴族不吃辣,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時,下屬官吏想了解他的飲食偏好,取悅曾國藩,便賄賂了他的夥夫。夥夫往曾國藩的碗裡撒了些許辣椒粉,卻遭到官吏的責備。

原來這名官吏誤以為曾國藩的口味很高貴,不會使用辣椒這種廉價的調味料。

正是因為這種“偏見”,曾國藩才“偷偷”吃辣,不想讓別人知道。

儘管辣椒進入中國才只有短短400年,但是作為蔬菜和調味料,辣椒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同時也成為我們的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文化符號。

《中國食辣史》這本書依據現代人類學的研究路徑和理論,將各地方志中“物產志”以及稗官野史和文人的隨筆中關於辣椒的部分鏈接成書,為讀者展現出辣椒在中國四百年作為食物的演變,幫助大家更系統、深刻地了解有關辣椒的歷史,破除了我們對辣椒的許多誤解,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科普讀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