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裡耶秦簡講述秦朝“小城故事”

圖為遷陵縣政府就啟陵鄉任命郵人(郵差)回復公文的秦簡(局部)。

《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近日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縣級博物館的文物以專題形式在國博展出,尚屬首次。

裡耶戰國——秦代古城遺址所在的裡耶鎮處於沅水的主要支流酉水岸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境內。受湖南省文物局委託,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於2002年4月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

2002年6月,在遺址的一口古井內,發現一枚帶有文字的竹簡,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就此拉開序幕。多枚簡牘陸續被運上地面,大多簡牘上明確寫著秦代日期,“遷陵”這個地名也頻繁出現……一號井呈正方形,規模宏大,深14.30米,井壁四周用厚30厘米的木板以榫卯結構疊砌成,每一面用木頭42塊。第五層出土的、有楚國文字特點的竹簡上有“遷陵公”字樣,說明楚國晚期可能在此設有遷陵縣,並使用至秦朝末年。

出土於一號井的3.7萬餘枚和城北護城壕中的51枚戶籍類簡牘,引起學術界特別是秦漢史學界的轟動。傳世的秦代史料十分匱乏,裡耶秦簡為秦朝洞庭郡遷陵縣遺留的公文檔案,年代為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為我們認識秦史與秦文化提供了極有意義的新資料。

《史記》記載秦統一後置三十六郡,具體是哪三十六個郡,或是有更多的郡,兩千年來眾說紛紜,裡耶簡文中記載有秦郡名25個,其中洞庭、蒼梧、巫,是古人從未有認定為秦郡者。簡文明確記載秦朝有洞庭郡、蒼梧郡的設置,遷陵設縣在秦始皇二十五年,“今遷陵廿五年為縣”,以卅四年記“今蒼梧為郡九歲”,正好是王翦“遂定江南地”,故洞庭郡、蒼梧郡在此年建立,遷陵設縣與其同時。

這批秦簡均為毛筆墨書,書寫材料絕大多數為木質。簡牘形製最多見的是長23厘米,寬1.5—5.0厘米,形態規整的簡牘之外,還有笥牌、封泥匣、封泥。在簡文中保存有二十五年三月時秦中央公卿的情況中,我們可知當時的丞相是啟和王綰,而李斯是典客,裡耶簡對他在統一前一年的狀況略有記錄。

難得的是簡文記錄有當時秦朝各級職官的名稱。一縣之長為令或長,也稱縣嗇夫,設縣尉以分掌武事,令下有佐。郡、縣皆設監禦史。縣遷設主簿以職掌文書,少內管一縣之財務。又設分管各種事務的曹,遷陵有尉曹、司空曹、倉曹、戶曹等。還設田官、畜官、倉、庫、司空等機構。縣下有鄉,遷陵共有三鄉,即都鄉、貳春和啟陵三個鄉,鄉最高主管為嗇夫,鄉下又分為若乾裡,裡有典。鄉以外還有亭,有“閻亭”“唐亭”。亭有校長、求盜、求捕等職……這些資料揭示了秦國的管理。

當時已有醫療和教育等機構設置。設有負責縣學的“學佴”,名亭。有官學,也得有教材,簡牘中的九九表應當是供學童學習記誦。有專職的醫者“遷陵醫靜”和醫方。

簡文中與農業生產相關的資料令我們詳細了解當時的社會經濟。當時田地有公田和民田之分,秦的公田是國家擁有的部分田地,由官府來管理,收成全歸官府。公田還分為左、右公田,管理公田事務是其主要職責。民田即黔首田,簡文中有“都鄉黔首田”“黔首墾草田”等記載。秦實行“行田”製,即把國有土地劃分成小塊後頒發給黔首,黔首沒有所有權,不可以買賣。黔首使用田地,按規定受田者要向國家交田租,裡耶簡記載畝租為“一鬥三升九百一十三分升二”。

槎田,是當時使用較普遍的一種特殊耕作技術,實際上是農田的休閑製,“燔田”是“槎田”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遷陵每年春天有“燔田”的活動。

農作物的品種見於簡文者有:粟、菽、麥、稻和芋等。小自耕農的生活狀況並不太好,維持簡單的生活和再生產都有一定困難。最常見的就是缺乏種子和食糧,“貧無種”的記載較多,遇到這種情況,由官府給予幫助。當時在遷陵一帶,商業可能還不太發達,因而農民棄本逐末的現象並不突出,“黔首習俗好本事,不好末作”。遷陵一帶種桑養蠶,種植漆樹和橘樹,簡文中有“漆園”和“橘官”。秦除田租外,還有戶賦,遷陵居民交納蠶繭以充當戶賦,“卅四年……當出戶賦者志:見戶廿八戶,當出繭十斤八兩”。

文獻記載和秦漢簡牘很少記錄有刑徒從事的具體勞動。今據裡耶簡文,徒隸多從事土木工程,如修城、築路等。刑徒除參加田間農業勞動之外,還可作園、捕羽、為席、牧畜、庫工、取薪、取漆、輸馬等,乃至擔任獄卒或信差的工作,行書、與吏上計或守囚、執城旦。

裡耶秦簡是一部兩千多年前遷陵的地方志。從簡文中,我們看到的既是遷陵一地微觀具體的社會史意義的小城故事,又管中窺豹了解到整個秦王朝的地方行政控制、基層社會管理以及賦稅徵收、徭役調發等方面資料,秦代縣廷行政運作的日常呼之欲出。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0日 05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