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丕建立曹魏後,為什麽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這一年的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作為東漢王朝的丞相,曹操基本上架空了漢獻帝劉協。在丞相的基礎上,曹操又受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的基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魏文帝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正式建立了魏國。由此,對於曹操、曹丕父子,都擔任過丞相這一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官職。不過,在曹丕建立曹魏後,卻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比如司馬懿、陳群等曹魏大臣,都沒有成為曹魏的丞相。那麽,問題來了,曹丕建立曹魏後,為什麽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丞相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秦國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設立相邦,自秦武王開始,設左丞相、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此後相邦與丞相一直同時存在。到了秦朝和西漢初期,則是丞相與相國並存。漢惠帝劉盈、呂後至漢文帝劉恆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隻設一位丞相。丞相作為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領百官,輔佐皇帝處理朝政。不過,丞相權力的擴大,逐漸對皇帝形成了挑戰甚至威脅。所以,到了公元前1年,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也即取消了丞相這一官職,將權力分散到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等三公上。

在此基礎上,自漢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也即公元前1年到公元208年這200多年的時間中,漢朝都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當然,公元208年,曹操為了更方便地的掌握東漢王朝的大權,所以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在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魏文帝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正式建立了魏國。由此,對於曹操、曹丕來說,正是在丞相的基礎上掌握了東漢王朝的大權,並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以此建立了曹魏。所以,曹丕對於丞相這一官職自然是非常警惕的。

因此,在建立曹魏後,魏文帝曹丕選擇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以此避免曹魏的大權被手下的大臣所篡奪。對於丞相這一官職的正式廢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朱元璋廢丞相。但是,實際上,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乃至會隋朝、唐朝、宋朝等時期,也是大部分沒有設立丞相的。比如唐朝時期,實行”群相製“,三省長官都被視為宰相,《新唐書·百官一》載:“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朝政,以宰相職也。”所以,對於魏文帝曹丕來說,廢除丞相這一官職是比較符合當時潮流的是,比如蜀漢在丞相諸葛亮去世後,也沒有人再擔任丞相這一官職了。

最後,那麽,問題來了,曹丕在廢除丞相後,用哪些官職來代替丞相呢?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魏明帝曹丕在位時,中書監(令)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對於曹丕設立的中書監和中書令,在隋唐時期逐漸演變為了中書省。除了中書監和中書令,在三國時期,尚書令,錄尚書事也在分擔以前丞相的工作。比如曹丕的四大托孤大臣中,陳群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而司馬懿則擔任過尚書、尚書右仆射等官職。由此,在吸取了丞相獨掌大權的教訓後,曹丕用中書監(令)、尚書令,錄尚書事等多個官職來承擔丞相原先的工作。不過,在三國時期,限制兵權顯然要比限制相權更加重要。在司馬懿掌握兵權後,最終篡奪了曹魏的大權。對此,你怎麽看呢?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